-
很多人将司马懿篡魏的胜利,归因于他的隐忍狡诈。实际上忽略了政变当天,他的背后站着三个不引人注意的身影……这本《篡魏:司马懿和他的夺权联盟》为我们展现了从高平陵政变开始司马家篡夺曹魏政权的完整过程。其中险情重重,大起大落,充满变化和意外。现在,就让我们开始这段探索之旅。
-
高平陵之变在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也是司马家取代曹魏建立晋王朝的起源性事件。对于司马懿能赢得高平陵政变,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宋人叶适就认为“极是异事”,当皇帝在外,他关闭城门,形同谋反,而当时的司马懿“虚位无权,势同单庶”,怎么就取得了成功呢?
-
《晋书·宣帝纪》载,司马懿“假司徒高柔节,行大将军事,领爽营……命太仆王观行中领军,摄羲营”,然后“亲帅太尉蒋济等勒兵出迎天子,屯于洛水浮桥”。
-
曹爽以及兄弟曹羲都领有禁军,他们出城扫墓时,在城中还留下了部分人马。司马懿让司徒高柔、太仆王观控制、接管了这两支部队,然后和太尉蒋济一道出城,在洛水屯兵,应对曹爽有可能的反扑。此三人都是曹操时期就出仕魏国的四朝元老,到高平陵之变时,也都身居三公九卿的高位。
-
其实,司马懿在发动政变时,根本不是“势同单庶”,他有自己的盟友;他赢得胜利的原因也不只是,甚至不是他个人的狡诈隐忍,而是他这个行动的合法性。蒋济等四朝元老都在等着他发动政变,等他拯救曹魏政权。
-
曹爽在位期间,将蒋济、高柔、王观等元老等都排斥在权力核心圈子之外,启用夏侯玄、何晏这些权贵二代,年轻新进。既然曹爽不用元老,司马懿就捡了起来。何况他原本就是元老集团的一分子,与他们有共同的利益和价值观。所以,高平陵政变,最终不是司马懿赢得了对曹爽的个人胜利,而是他代表的元老派赢得了对曹爽少壮集团的胜利。
-
很多人以为司马家赢得了高平陵政变,基本就奠定了嬗代的基础,后面不过是走流程而已。实际上,从高平陵政变到西晋建立的公元266年,还有长达16年共涉及三代人的努力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