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为什么一定要杀掉岳飞?岳飞的死,其实就是赵构给金国人递的一张投名状。当年金兀术给秦桧写过一封信,信上面有这么一番话: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金兀术的言下之意就是你秦桧天天叫嚷着要跟我们大金国和谈,可是你知不知道,你们的岳飞天天以河北之地做战略规划,要进攻我们大金国。你们宋国想和谈,必须先杀了岳飞,否则一切免谈。
金国人,他已经把和谈的筹码摆到南宋人的面前了,不杀岳飞,一切免谈。所以,赵构想跟金国人媾和,他就必须先杀了岳飞。那么对赵构来说,为什么一定要跟金国人和谈呢?
赵构为什么一定要和谈?
他不能跟金国人开战吗?开战这个选项对于赵构来说,那真的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他是不想跟金人闹到鱼死网破的地步,赵构从心里面是非常惧怕金国人。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出使金营,他是亲眼见识过金人那个强悍的战斗力的。
▲靖康之耻
相反,你再看北宋这边的军队,在靖康之耻后,赵构成为了河北兵马大元帅,当时汴梁城来勤王的兵马号称已经来了100万人,但是这百万大军到汴梁城那可不是为了勤王,全是来占便宜的。不管是汴梁城中的百姓被金人杀害,还是被掳走的徽钦二帝,这百万大军全都站在一旁看戏,金国人要是真的来打他们,他们随时准备脚底抹油开溜。这一幕赵构当时看的那是真真切切,人家金人是虎狼之士,而我们宋国这边,全都是乌合之众。所以,赵构他一边是惧怕金人,另一方面,他对宋军的战斗力是完全没有信心的,等于赵家就剩他们这一支血脉了,而身边的文臣武将,又没有一个人能指望上他,没有人可以依靠。
赵构为什么不信任武将?
到了后来,赵构又经历了苗刘兵变。苗傅跟刘正彦这两个武。人以武力胁迫赵构退位,所以赵构对北宋这些武人的印象那是极差的,不但战斗力不行,忠诚度也很有问题。这些经历也造成了赵构对宋朝武将有着天然的隔阂跟戒备心。
▲苗刘兵变
绍兴六年,南宋又发生了影响力非常坏的淮西兵变,南宋的将领郦琼杀掉了当时的兵部尚书吕祉,带领着手下的4万兵马跟近20万的百姓投靠到了金国人的怀抱之中。这件事儿对宋廷的震动是非常大的,本来之前宋廷是打了几场胜仗的,打破了金人不可战胜的神话,但是这一下可好,我方的二三十万人,全都投靠了金人,而且这一投靠还直接导致了宋朝的战略由攻转为了守势。而这么坏的结果是谁造成的呢?就是力求这个反复无常的武将。所以这一桩桩一件件事,对赵构心理的冲击是非常之大的,当岳飞的势力他越来越大的时候,赵构的疑心也是越来越重的。
秦桧对宋高宗赵构的灵魂三问
当岳家军北伐一路顺风的时候,被宋高宗赵构十二道金牌劝回,秦桧功不可没,而秦桧的灵魂三问彻底让赵构对岳家军失去了信任。秦桧第一问:这才不过短短十几年啊。当岳家军北伐一路顺利时,捷报传来,赵构是高兴的,但秦桧是恐慌的,因为秦桧是主和派。捷报传来,秦桧问赵构:皇上,这才不过仅仅短短十几年啊。赵构瞬间想到靖康之耻的宋军羸弱,赵构反问到,岳家军应该有这个实力吧?
秦桧第二问:陛下还记得淮西军变吗?绍兴六年,南宋又发生了影响力非常坏的淮西兵变,南宋的将领郦琼杀掉了当时的兵部尚书吕祉,带领着手下的4万兵马跟近20万的百姓投靠到了金国人的怀抱之中。赵构反问:岳飞应该是个忠臣吧?秦桧终极第三问:高祖应该也是个忠臣吧?这一问彻底将赵构炸懵,后周重臣、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宋取代了后周政权,所以,宋朝一直重文轻武,文官管武将。也就是这第三问,宋高宗赵构发出十二道金牌,岳飞撤军,同时也起了杀岳飞之心。
赵构为什么对岳飞痛下杀手?
岳家军从最早的千人一直发展到了十万人的规模,这么多的兵马都由岳飞控制,岳飞还这么不听话,花钱还贼多。岳飞光收复襄阳六郡,临行前就预支了金五千两,银十万两,钱20万贯,米六万石,这大大超出了战前做的预算。养军队的钱朝廷出,军队却全部归你岳飞控制。你想一想,一直对武人不信任的赵构,他心里面能爽吗?岳飞如果说他打输了,金国人也就攻过来了,岳飞打赢了,这皇位也不一定是他赵构的。岳飞曾经上书让赵构这个不育君王早立太子,你想,这北边当时那么多皇室成员,他会不会学苗刘这二将另立新君呢?所以对赵构而言,不管岳飞是打赢还是打输,都是他不想看到的局面,既然不用岳飞,那只剩一条路,就是跟金人谈和了,谈和的基础金人也给你开好了,就是必须要杀掉岳飞。所以对于赵构来说,他是没有第二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