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唐朝可以说是我国在历史上最为巅峰的时期
,大唐辉煌的文化和繁荣的经济塑造起了中国人的灵魂,但其实大唐也因为复杂又晦涩的政治斗争而闻名。
先不说大臣们之间的党派争斗有多么激烈,
只看李唐皇室的争斗就相当激烈且残忍,
皇室成员为了争夺皇权可以说是全家出动,男女老少齐上阵。
难怪人们有时候会调侃唐朝是
“政变继承制”
,就是因为唐朝的皇位继承从一开始就几乎没有平稳过渡的,基本上都要经过政变夺位。
而多次政变就导致了唐朝有数量远超其他朝代的“太上皇”
,那么唐朝的太上皇都有谁呢,他们退位之后的生活又过得如何?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唐高祖李渊:开国皇帝无奈退位
在其他朝代,开国皇帝的地位一般都是非常稳固无法轻易动摇的,
然而在唐朝,这一惯例却被打破了
,因为唐高祖李渊实在是给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丢脸了。
李渊原本是隋朝的皇亲国戚,但是随着百姓对隋炀帝的昏庸统治不满至极,开始奋起反抗,
于是李渊也乘了这股东风开始建立自己的功业。
在他打天下的那些年间,
他的长子李建成和二儿子李世民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甚至可以说他们的功绩比李渊自己还要大,因此李渊也非常倚重他们。
公元618年,李渊正式称帝并建立了唐朝,
但是建国之后他在决定太子人选的时候却为今后埋下了祸根。
在李渊起义的过程中,
立下最多功绩的无疑是他的二儿子李世民,并且李世民也凭借战功收揽了很多人心
,很多朝廷中很多臣子都是向着李世民的。
然而因为先人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
李渊立太子的时候并没有将功绩更加明显的李世民立为太子,而是让长子李建成当了太子。
李世民为唐朝的建立出了那么大力但是却没得到应有的地位,可想而知他会有多不服气,
于是他终于在武德九年的时候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在这场政变中,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都被诛杀
,这个结果让李渊无奈至极,于是
他只能将李世民立为了太子,随后又将皇位禅让给了李世民,自己成了颐养天年的太上皇。
退位后的李渊被安置在太极宫,
虽然他名义上是太上皇,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所有权力
,甚至只能任由李世民将大部分宫女遣散,让李渊生活在孤寂之中。
后来李渊又被迁往大安宫,父子鲜少见面,但幸好李渊身边有他的妃子陪伴,因此即使精神上受到了很大打击,但生活和物质上是没有问题的,
最终在贞观九年的时候,李渊以70岁高龄去世。
二、武则天:史上唯一女太上皇
天授元年,
武则天在扫清了自己登基路上的障碍之后,终于成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
,开启了自己的统治。
然而武则天并没有稳稳将皇位坐下去,她登基之后竟然任用自己的男宠胡作非为,从而引发了朝廷动荡。
因此在她登基十五年的时候,以张柬之为首的大臣们联合李唐王室成员发动了
“神龙政变”
,诛杀了二张兄弟,
此时年老病重的武则天也只能被迫退位
。
在武则天退位之后,她的儿子李显再次登上了皇位,
而退位后的武则天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迁居上阳宫,实际上成为了太上皇。
武则天退位之后的生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逸,虽然女人称帝在人们眼中非常大逆不道,
但是她比起李渊来说仍旧保持了一定的地位和尊严。
比如李显隔段时间就会率领文武百官给她问安,给足了她体面,只不过此时的武则天实在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健康了,
因此退位仅仅十个月之后,八十二岁高龄的武则天就离开了人世。
三、唐睿宗李旦:两度登基又两度退位
唐中宗继位之后,在位时间却没有多少年
,因为他的妻子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想要效仿武则天登基称帝,
于是唐中宗就被这对母女毒死了
。
但是朝堂大臣们和李唐宗室成员肯定是不能同意的,因此景龙四年的时候,
相王李旦就在儿子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的支持下
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等人,随后复位为帝。
然而李旦一向胆小怯懦,实在不是当皇帝的料,加上当时太平公主权势滔天,李旦身为皇帝都不能与之抗衡,
于是在位仅仅两年之后就将皇位禅让给了儿子李隆基,自己当了太上皇。
李旦退位之后的一段时间中其实还大权在握,加上太平公主的权势,
让李隆基即使身为皇帝也只能缩手缩脚。
因此为了彻底夺权,
李隆基在先天二年发动了“先天政变”,赐死了姑姑太平公主
,由此彻底消除了宫廷内部瓜分皇权的隐患。
而李旦在太平公主死后也彻底无法和儿子抗衡,
于是正式将皇权全部交给了李隆基,开始过上了颐养天年的生活,直到55岁的时候寿终正寝。
四、唐玄宗李隆基:从盛世明皇到太上皇
大唐的巅峰就是唐玄宗在位时期达到的“开元盛世”
,这让唐玄宗的前半生光辉无比,然而紧接着在盛世巅峰发生的
“安史之乱”却不仅打碎了唐玄宗光辉的形象,更让大唐走上了下坡路。
天宝十四载的时候,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叛军逼近长安,
李隆基在逃往蜀地的途中被迫将皇位传给儿子李亨,自己成为了太上皇。
皇位虽然已经不是李隆基的了,
但是在他逃往蜀地的途中以及后来在程度的时候,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权力和影响力
。
但等他回到长安后,形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亨为了夺权就将他软禁在了兴庆宫,后来又被李辅国等人强行迁往太极宫甘露殿。
这时候,曾经尊贵无比的唐明皇身边就只剩下了几十个老弱病残的下人,
李隆基失去了往日的威严与自由,变得形容枯槁、心如死灰。
于是在
宝应元年,78岁的李隆基在忧郁与思念中于长安神龙殿去世
,结束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
五、唐顺宗李诵:短暂而悲剧的太上皇生涯
以上四位太上皇至少在退位之后多少都是留有一点体面的,但是
在安史之乱之后才登基的
唐顺宗李诵就没有这个好运气了,一生都相当悲催。
李诵出生的时候正值安史之乱期间
,彼时的大唐刚刚失去了盛世的绚烂,因此皇室感受到的反差巨大,甚至皇权也被宦官势力瓜分了。
唐德宗在位期间,李诵当了二十六年的太子,
一直到大历十四年唐德宗驾崩之后才终于成为了皇帝
,然而他的在位时间却非常短暂。
在他登基的同年八月,宦官俱文珍等人就谋划将他的儿子李纯立为太子,
并逼迫李诵退位为太上皇。
于是无权无势的李诵就只能将皇位让了出来,并且在退位之后还被软禁在了宫中不能自由行动
,可想而知失去了所有的权力的李诵只能任人宰割。
于是第二年的正月,他就突然去世了,年仅四十六岁
,虽然说是病死,但是真实原因已经淹没在了历史中。
结语
唐朝这五位太上皇的故事
深深反映了唐朝宫廷斗争有多么残酷,更显示出了权力更迭背后的复杂人性
,在巨大的诱惑面前,皇室的亲情完全是不值一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