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朝开始,民间的评书、小说等艺术形式开始兴起,形成了一个奇特的文学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历史上的人物可以完全摆脱自己之前的身份,成为另外一个人。
可能在评书里出现的忠义贤良,在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还有甚者,在小说里是忠臣,在历史上实为奸臣。
这件事在评书界更为常见,就譬如在清朝评书界的“人气天花板”——《呼家将》系列评书中的主角呼延庆。
他在小说里是一位忠君爱国的北宋忠臣,但是历史上,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国家罪人。
呼延庆在历史上干了些什么?为什么他会被称为“北宋罪人”?
评书里的呼延庆
呼延庆这个人物在评书里的形象可谓是极其正义,呼家将系列是唯一能超越杨家将系列的评书,是清朝名气最大的历史人物。
民间百姓们不研究历史,对于历史的来源也就是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消遣,因此在清朝的百姓认识秦始皇的人,可能都没认识呼延庆的人多。
那么呼延庆这个在历朝历代都不怎么出名的人,怎么到了清朝一下子成了“国民顶流”?事实上,呼家将的出现并非在清朝,其实宋朝就已经有了呼家将的民间传说。
宋朝人难道不知道呼延庆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他们可能还真不知道,因为宋朝的呼家将只有第一代。
最早的呼家将其实并没有呼延庆这样一个人物,呼延庆确实是清朝才会出现的。最早的呼家将是曾经出现在杨家将中的呼延赞。
呼延赞可是真实存在的名将,但是他的后人就不一定了。
评书里呼延赞的儿子名为呼延丕显,呼延丕显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呼延守用,一个叫呼延守信。
呼延守用的儿子才是呼延庆,呼延庆也是清朝呼家将里最热门的武将,有关他的故事也是最多的。
其实从这里就能看出来,评书里的呼延庆完全就是虚构出来的,并非根据历史上的那个呼延庆改编而来,因此他们根本就是同名的两个人罢了。
呼家将系列评书里的呼延家已经自成一脉,不管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呼家将或者杨家将,都不会影响到评书里这一脉的生老病死,评书的呼延氏已经自成一家,脱离了历史上的呼延家。
而历史上这位不怎么出名的呼延庆,又干了些什么的坏事,污了呼延家的威名?
宋金“海上之盟”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不仅是宋朝的一次奇耻大辱,更是中原汉人的一次大灾难。靖康之耻的发生是必然,也是偶然。谁也没想到完颜阿骨打会在这时候去世,这便是一场偶然。
宋朝在进攻契丹的战斗中根本没起到什么作用,军队羸弱不堪,因此与金军一触即溃,这是一种必然。
在北宋与金国开战之前,他们曾在短暂的时间内成为友军,站在了对抗辽国的统一战线上,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次作战,让金国见识到了大宋的“实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辽国都是一个不可战胜的国家,北宋只能靠着和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才能勉强维持和平。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兴盛的王朝也要趋于覆灭。
等到辽国进入暮年之后,地处辽东的女真人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国,并且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甚至威胁到了辽国的统治地位。
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女真人开始快速侵占契丹人的地盘,同时宋朝也注意到了金国的崛起,并且试图利用金国夺回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是被后晋的“儿皇帝”石敬瑭献给契丹人的,宋朝想拿回来但是却一直没能成功。
宋朝见金国如此勇猛,便想着联合金国一同消灭燕云十六州的辽国驻兵,然后再想办法将燕云十六州全部拿回来。
要想完成这次联合,北宋必须得先跟金国建立联系,但是当时的陆路已经被辽国占领,他们根本过不去,于是就只好靠海上交通建立联系,这也是“海上之盟”的由来。
当宋徽宗准备向金国派出使者时,呼延庆就要登场了,他可以说是宋金之间结盟的最大功臣,也是后来宋金发生矛盾的始作俑者,靖康之耻的间接发起人。
如果没有呼延庆的东奔西跑,靖康之耻还有可能在晚些时间再发生,结果可能就会发生变化。
宋金之间的较量
宋徽宗一开始找使者的时候,找的并不是呼延庆,而是一个叫王师中的官员。
但是当这个王师中带着官员们到了女真人的领地后,根本不敢上岸说话。女真人还以为他们是来挑衅的,开着船出来就要打他们,吓得王师中赶紧逃走了。
他没能完成任务,回去之后挨了宋徽宗一顿责骂。骂完他之后就又该让宋徽宗头疼了,这事该派谁去呢?
王师中为了在宋徽宗面前戴罪立功,就向皇帝推荐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时任平海军指挥使的呼延庆。
王师中这次出门用的就是平海军的船,因此与呼延庆也相处了一段时间。
呼延庆这个人博学多才,文思敏捷,而且他还会说女真话和契丹话,这样的人担任使者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宋徽宗便派出了呼延庆和他的同僚马政,两人带着一些官员,伪装成买马的商人,登上了女真人占领的港口。
他们的任务是和女真商议联合之事,这事可不能让外人知道。
但是他们刚一上岸,就被女真的使者看出问题,还以为他们是北宋派来的间谍,直接就把他们给抓了起来。
等到他们到了隐蔽的地方,呼延庆想拿出令牌证明自己的身份,结果他身上的包裹和值钱的物品全被女真士兵给抢走了。
呼延庆急着把东西拿回来,还被女真士兵绑起来打了一顿,随后他们就被送到完颜阿骨打那里去了。
就当这些士兵要处决他们的时候,完颜阿骨打的侄子发现了他们。呼延庆终于见到了一个讲理的人,赶忙将他们的身份说了出来。
完颜阿骨打接见了他们,在听完宋朝这边的请求之后,他与大臣们商议了很久,最终决定跟宋朝建交。
但是有关联合进攻辽国的事,他们还需要考虑一番,随后完颜阿骨打也派出了几位使者,让他们跟着呼延庆回京面见宋徽宗,双方也算是礼尚往来了。
金国与北宋正在友好交流的时候,却有一条不怎么好的消息传了回来。说是辽国的君主给金国的君主封了王,他们已经率先联合了。
宋徽宗不太高兴,他认为金国并不是诚心诚意地合作,于是将派往金国的使者召了回来,只派遣呼延庆将金国的使者送了回去。
呼延庆回到金国后,却被完颜阿骨打给扣下了,被囚禁了半年。因为完颜阿骨打也很生气,他是真心实意想跟宋朝合作,结果宋朝却这么不讲道理。
第一,宋朝皇帝既然想两国交好,自然是要送国书过来,怎么让人拿过来的是诏书?这不是侮辱人吗?
第二,辽国确实派了使者前来,但是那时候的金国已经决定跟北宋合作,所以果断拒绝了辽国的封赏。
不仅如此,完颜阿骨打还命人打了这个使者一顿,彻底断绝了与辽国合作的可能,结果宋朝却因为一番流言就停止了与金国的合作,陷金国于不利之地。
半年之后,呼延庆带着完颜阿骨打的要求返回了大宋。宋徽宗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再次派出了使者与金国交流,两国之间的关系也进入了最好的阶段。
但可惜的是,这种情况自完颜阿骨打去世后就不复存在了,他的孙子完颜宗弼十分看不起北宋,并一手指挥了金国对北宋的侵略。
而且正是因为呼延庆那半年间的努力,双方才签订了《海上之盟》,也正是因为这个盟约,让北宋羸弱的事实摆在了金国面前。
因此也提前引发了北宋和金国之间的战争。就因为这个事,叫呼延庆一声罪人没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