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2月16日讯近日,在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举办的全省“百个村史馆”遴选活动中,滕州市级索镇级索村史馆入选山东省社科赋能乡村振兴平台。
据悉,级索村史馆总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室内布展面积800余平方米,由农耕文化厅、村史教育厅、红色记忆厅、书画艺术厅及梅花碑廊5部分组成,展出各类实物、文献资料340余件,获评“山东省乡村记忆博物馆”“滕州市党性培训基地”“滕州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级索社区党员教育基地”。
农耕文化厅。村史馆内的一座青砖琉璃瓦的“暗楼”,建于清朝末年,现成为级索村村史馆民俗展厅,陈设了织布机、纺棉车、大犁、犁耙、胶轮车、土牛子、拖车、構子、辘轳家什、抬筐、大(小)荆蒌、油篓、小蓆篓、扁担、铡刀、牲口耕地拉车的套、蓑衣、石磨、砘子、拐磨子、碓、铁、木工的主要工具,小煤油灯、锡灯、马灯、汽灯、罩子灯、锡壶、沙壶、黑碗及部分票证等文物236件。暗楼和陈列实物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最好的教科书。
村史教育厅。村史教育厅展示为民俗文化和历史沿革,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首席小麦专家余松烈在级索镇开展高产栽培攻关照片,还有级索籍在外知名人士、17位博士信息等,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了级索的往昔和今朝。
书画艺术厅。收录村内名人字画40余幅,用丹青翰墨集中展现了新时代级索人的文化传承和崇文尚学、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有级索籍国家级书画家孔维国、周启军的水墨山水画、梅兰竹菊、花鸟鱼虫写意画等多幅作品,栩栩如生;有级索籍省级书法家龙兴顺、龙敦玉的作品《离骚》《岳阳楼记》《沁园春 雪》等,还有诗人王杰的题词《级索村史馆颂》等。
红色记忆厅。展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级索本土的感人故事。为铭记历史,教育后人,军门大院2015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抗战旧址,级索村被山东省列为红色教育特色村。
梅花碑廊。建有梅花碑系列碑文,篆、真、草、隶四种字体刻于其上,背后盛传着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明末清初,明朝将领颜而梅为躲避清肃杀,来到级索籍举人颜闲知家中避难,两人成了挚友。多年后,旧友重逢,颜而梅为感谢挚友当年的帮助,作了一首《梅花诗》相赠。后人黄宜员将梅花诗用4种字体刻于石碑上,珍藏住这段珍贵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