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大年初二,驻扎在河北省曲阳县武家湾村一带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三分区第二团,正在与当地群众召开军民联欢晚会,忽然接到民兵送来的紧急情况:日军大江方若部队已由40里外的灵山镇出发,正向北进犯,具体路线不明。
这个大江方若是二团的老对手了。
1940年反“扫荡”期间,在阜平县王林口战斗中,二团曾歼灭了大江方若手下一个加强中队,并缴获了山炮一门。
为了报复二团,大江方若曾率部偷袭二团的军事哨和团指挥所。没想到他们的行动被二团哨兵发现,及时鸣枪示警,大江方若只得狼狈逃窜。
这次大江方若再度来袭,团长肖思明(江西永新人,1955年少将)立即指示前方警戒部队迅速查明情况,命令联欢部队立即返回驻地待命。
十一点多,侦察员前来报告:“定县之敌乘20余辆汽车到灵山后,已出发北来,行进的具体路线待查。”
肖思明分析,这次敌人北进的行动诡秘,兵力比较多,很可能是远距离奔袭。
他当即命令各营在下半夜三点前吃饭,做好一切战斗准备,并命令一营加强对中作、口头村方向的警戒,防止敌人由野北村方向突入根据地。
凌晨三点钟,一营营长吴生荣报告:“中作村和口头村的巡逻队已与敌人接触,敌人的行动很诡秘。”
肖思明要一营密切注意敌人的动向,准备随时投入战斗。
根据几年来与日军作战的经验和大江方若的作战特点,肖思明和政委黄文明估计敌人可能在天亮之前轰击武家湾一带,然后对我军形成包围圈逐渐压缩,决定各营迅速查明情况,相机占领阵地。
随后,肖思明命令二营营长丁振愈速派一个班去掩护县委机关转移,并让两名通信员先骑马先去通知县委机关。
张大山、杨高应等两名骑兵通信员接到命令后,立即驰马奔向目的地。
百团大战后,二团的装备焕然一新。骑兵通信员骑的是缴获的日本大洋马,穿的是日军的皮大衣、大皮鞋,戴的是日军皮军帽。
当张、杨二人进到王家庄村口时,日军哨兵误认为是来了两个骑马的日本军官,未加阻拦。
二人走到王家庄村内时,赫然发现大队日军正在集合,意识到他们即将对我军发起偷袭,便迅速调转马头往回跑。
再经村口时,哨兵已发现他们不是日本军官,便一把抓住杨高应的大衣,向后猛拉。杨高应的大衣扣子没扣,大衣被扯下。虽然人未落马,但其他日军已拼命赶来。
张大山见情况紧急,便将马一横,堵住了路口。他高声大喊:“快跑,快回去报告!”
杨高应看了一眼张大山,咬咬牙,打马一直跑回团部报告:“快走!快走!敌人到门口了!”此时张大山已经日军包围下壮烈牺牲。
打仗一贯沉着冷静、足智多谋的肖思明问明情况,马上命令一营迅速占领东石门东北山;令背靠青山、虎山的三营主力向团部靠拢,随团行动;令二营、团直属队马上穿插出去。
另外,他命令六连占领上高堡山头,掩护三营随团指挥所插到有利地带;令五连摸上武家湾制高点,打乱敌部署,迸一步查明情况。
五连是个能打硬仗的连队,能攻善守,敢于刺刀见红,在反“扫荡”战斗中,虽然条件极其困难,但都能胜利地完成任务。
连长张福生受领任务后,立即带领全连迅逮隐蔽地从山的左右两翼摸上山头,充分发挥善于拼刺的优势,奋勇冲入敌群。
这真是一场恶仗!
二班长李长江会武术又善刺杀,平时身上总是背着个长刃梭镖。他指头刺脚,指腿刺胸,杀得敌人晕头转向,连续刺死五名日军。
周占山、王新荣、赵青、李柱等刺杀能手也大显神威,刺得敌人血染军衣,心惊胆寒。
炊事班在这紧要关头,急中生智,把带到阵地上的热腾腾的饺子和饺子汤向敌人头上泼去,烫得日军呲牙咧嘴。
天亮后,敌人以猛烈的炮火轰击武家湾南山的山头———团预定指挥所,并气势汹汹地从四面八方合围过来。
当敌人到达光光的山头时,才知道上了当。正当敌人犹疑不定之际,一营在东石门北山上,二营在上高堡一线山上,团直属队和三营在范家庄南山上,对敌人形成了反包围。
日军掉转方向,疯狂地向各营阵地进攻。
在一营三连的山头阵地上,敌人连攻三次,均被击退。
在七连主阵地前沿,敌人不惜付出重大代价,先后派出两个中队多次冲击,均未得逞。
日军另一个中队猛攻三营十连阵地,企图打击团指挥所,被十连打得更惨。
参战民兵也表现了英勇顽强、不畏强敌的精神,他们除了协同部队完成掩护群众转移、坚壁清野的任务,还随部队参加了战斗。
扁豆角村民兵队长李殿冰和董长庆巧妙地埋设地雷,炸得敌人胆战心惊。
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敌人伤亡惨重。精心策划的包围战没能成功,却反倒八路军包围,这让大江方若非常沮丧,他命令部队在进行一阵炮击之后,向灵山方向撤退。
二营紧紧尾追,一营、二营也配合行动。敌人一溜烟地猛跑,沿途受到连续打击。路经太平庄时,遭十二连猛打;路经竹林村时,遭四连和民兵的猛击。
在我军的前堵后追下,日军狼狈逃回灵山。
在开国少将肖思明的巧妙指挥下,这一仗二团指战员不仅粉碎了日军精心策划的包围战,还对日军实施了反包围,最终取得了胜利,共击毙日军8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