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皇帝: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勤政又反腐惩贪最狠辣的皇帝
迪丽瓦拉
2025-08-16 22:04:14
0

清朝雍正皇帝一生以勤政著称,批阅了大量的奏折,仅收录在《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的朱批奏折就有约35000多件,另外尚未公布的满文朱批奏折约6000多件。每天的生活几乎千篇一律,白天与朝臣商议政务,晚上在养心殿批阅奏折。经常批阅的奏折中的批语都多达几百字甚至上千字。在位期间,自诩“以勤先天下”,不巡幸、不游猎,日理政事、终年不息。仅以朱批奏折而言,雍正朝现存汉文奏折35000余件、满文奏折6600余件,共有41600余件,在位接近13年,实际约4247天,平均每天批阅奏折约10件,多在夜间,亲笔朱批,不假手于他人,有的奏折上的批语竟有1000多字。

康熙晚年碍于九子夺嫡,倦与朝政,导致吏治腐败、国库空虚。康熙病逝时国库不足800万两白银,修黄河、振饥民都捉肘见襟,更不用说用兵西北、打击青海叛乱。雍正痛恨贪腐渎政,立志济世安民,“为君难,为臣不易!为君为臣原是一苦境,不过尽此天地父母所生之身,利益社稷苍生,造他日之福耳”。雍正皇帝即位之初,一手抓整顿吏治,一手抓财税改革。

康熙末年,贪官污吏,无视民瘼,懈怠公务,“念念只营功名,时时只顾身家,刻刻只虑子孙,而国家之安危,民生之休戚,毫不相关”。吏治之腐败废弛几乎不可救药。雍正认为若官吏不做事,不认真做好事,甚至做坏事,“在一县则害被一县,在一府则害被一府,岂止杀人及盗之比”。所以“治天下之道,惟在察吏一事”。1723年(雍正元年),查出山东省巡抚“鲸吞蚕食”217万两。1727年(雍正五年),查出山西巡抚贪污400万两。应抓尽抓,应杀尽杀。

雍正皇帝不仅对贪官毫不留情,而且对贪官的亲属、好友一并株连,满门抄斩,宁可错杀,也绝不使一个贪腐分子漏网。对贪官的家产、财产全部查抄,一律没收充公,贪官的子孙后代不是充军流放,就是贬为贱民,或连坐杀头。雍正时期,很多贪官污吏的后代,或被卖到青楼,或被发配边塞充军,或被贬斥为奴,一下子震慑住了贪官污吏!雍正朝,每杀贪官污吏及其亲属,或者满门抄斩的时候,一定都会把本地所有的官员叫过来观斩,用贪官血淋淋的人头,来警示其他为官者----贪腐没有好下场,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1724年8月,雍正加大对亏空者的量刑力度,“那(挪)移一万两以上至二万两者,发边卫充军;二万两以上者,虽属那(挪)移,亦照侵盗钱粮例拟斩。”清查亏空,割断官僚集团的不法利益,凡是抄家得来的赃款,在补全了亏空后,剩余部分则全部入封桩库,严密堵住国家漏洞。

雍正严查国库亏空,追逼欠款,耗羡归公后,官僚们失去了生财之道,为防止官僚阶层贪污,雍正决定建立养廉银制度:接官职高低、事务繁简、用度多寡,向各级官僚发放养廉银----每年,总督2万两、巡抚1.5万两、布政使1万两、按察使8000两、道府5000两、州县官员1000~1500两。耗羡归公后,充盈了国库,杜绝了官僚揩油敛财,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养廉银制度,让官员收入趋向透明化、制度化,使各级官员财产公开化,利于监察监督,贪腐之风被极大地遏制住了,养廉银制度功不可没!

为了打破贫富两极分化的怪圈,雍正皇帝实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铜禁政策等,铁腕重拳切了官绅阶层的利益蛋糕。雍正八年财政收入达8051万两白银,在雍正病逝时国库尚存白银7000万两。在云贵桂地区,废除土司制度,实行了改土归流;同时还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保证了边疆安定。

雍正皇帝经常告诫大臣:“好好做官……千古声名要紧,时刻不可偷安,勤苦任事方不负朕大恩也!”为了时刻提醒自己和大臣们丝毫不能懈怠政事,雍正亲撰对联,悬挂于正大光明殿:“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警示自己——与苍天有着同样的爱民之心,要早起晚食,勤于政事。

为了严格要求自己,勉励时刻勤政而不懈怠,命人制作“朝乾夕惕”印玺,时刻提醒自己不可懈怠。现故宫博物院藏有雍正一朝的寿山石“朝乾夕惕”印玺五枚。曾著诗“听政每忘花月好,对时惟忘雨阳匀。宵衣旰食非干誉,夕惕朝墘自体仁”。雍正皇帝在位仅13年以说是中国古代最为勤勉的皇帝,在位期间,雍正从不贪图享乐,一天只睡4-5个小时。目前存世的雍正批阅的奏折、部本、通本就达到了30万件,上面有雍正留下的1000万字批注。

在位13年里,每年365天,除了生日这天彻底休息之外,包括春节、元宵这样的传统节假日,雍正皇帝也从不放松。在位13年里,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过四五个小时。忘我而执拗地勤政,确实使吏治风清气正,社稷牢固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风气也变得好起来了。

乾隆时著名史学家章学诚评价说:雍正帝澄清吏治,裁革陋规,整饬官场,惩治贪墨,实为千载一时。彼时居官,大法小廉,殆成风俗,贪冒之徒,莫不望风革面,时势然也。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评价雍正皇帝:“他的为政之道,使人不敢欺,亦不可欺。内肃权贵,不分亲疏。外坚守纲常,如烈日照耀。凭此维持国家的稳定,任何人都不敢与之争锋。他睿智地奠定了清朝江山,留给后世一个可供子孙自主发展的国家。他绝对可以被视为历代职业皇帝中不可替代的杰出人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古代的牛车是一种出行神器 北魏时期,乘坐“牛车”出行是荣耀和时尚。牛车跑得虽慢,但颠簸更少更舒适,对讲究“坐有坐相”的古人来说...
原创 1... 1956年的冬天,南京无线电生产厂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那就是前来视察中国无线电发展状况和工人生活状...
原创 一... 明军 明末有一个特殊现象,作为爷们的将军纷纷落水当汉奸,从李永芳开始,继而有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
原创 隋... 如果说秦始皇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那么隋唐大运河就是为了连接。 它不仅打通了南北的经济走廊,也促进了南...
原创 三... 标题:三国时刘备看错人,孙权也会看错人,为什么刘备最后还是用了他?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三国鼎立...
原创 此... 标题:荒唐的皇权:皇帝拒赐孙名的离奇理由 在古代,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言行举止往往被视为天...
原创 罗... 1949年,全国解放的号角即将吹响,党中央即将搬至北平之际,罗瑞卿临危受命,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任公安...
原创 此... ###标题:朱元璋与廖永忠:帝赐忠臣的末路之谜 **第一章:风云初起**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
原创 清... 在探讨清朝灭亡不过一百余年,满族人口上千万,而满语却迅速消亡的复杂现象时,我们不得不深入剖析其背后的...
原创 陈...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的故事总是令人心潮澎湃。 陈赓,这位性格活泼、随和的大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原创 《... 《三国演义》中,黄忠属于最容易被人遗忘的武将。虽然名列五虎上将之中,但由于出场时间较晚,且出场之时已...
原创 重... 薛刚反唐的故事是薛家将系列小说的后续,是以薛刚反唐拥护庐陵王李显为主题的故事创作。这个故事既采纳了当...
原创 8... 刘伯承元帅是中国的开国元首之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回顾中国曾经的百年动荡历史,可谓是腥...
原创 白... 秦昭襄王即位之后,继续贯彻执行商鞅的变法国策,推行军功爵制,在这种背景下,“善用兵”的白起得到丞相魏...
原创 曹...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枭雄并起。在这个群雄逐鹿的乱世之中,曹操凭借着超人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一步步走...
原创 深... 在抗日战争初期,乃至抗日战争后期,日军死不投降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在人类战争史上!极少见到的,为什么他...
原创 郝... 前言 过去男子和女子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一度还有“ 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说法,因此女子很难和男子一般...
原创 8... 新中国建国之后的第一次授衔仪式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当时许世友得知自己只被授予上将军衔时觉得有些委...
原创 武...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皇帝,武则天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她和李世民、李治父子俩的故事也常被人们提起,说...
原创 建... 前言 徐向前 ,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始终没有忘记曾经的战友许继慎。 许继慎,一位在革命浪潮中做出过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