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王朝:康熙疯狂试探太子,这段细腻的对话,看懂受益终身啊
迪丽瓦拉
2025-08-16 22:05:09
0

追比国库欠款的工作,正式开启,就田文镜的办事风格,欠钱最少的陈文盛差点被气到领了盒饭,欠钱最多的魏东亭更是四处挪借,唯独胤祥给了该有的礼敬,积极想办法,到处筹银子。

奈何,魏东亭早就因为身份特殊而注定了死局,胤祥的努力并没有换来结果,唯有使出最后一招。

胤祥问了,什么办法,能不能管用?

管用,管用,您放心,这法子

我使

出来,连皇上都会帮我的。

胤祥忠厚,哪能听懂魏东亭的暗语;死局已定,魏东亭只能以死谢之。

魏东亭自缢身亡的消息传来,康熙皇帝不免感伤,但有张廷玉在,这场简单的对话便又成了“职场教科书”一般的存在。

康熙:魏东亭欠国库多少银子。

张廷玉:听说是三十五万两。

听说?

为什么是听说?如果是确定的语气,那就说明张廷玉详细掌握了魏东亭欠款的情况,既然如此,别管你有钱没钱,你没帮忙就是错,最起码也是不太讲究!

听说,就是不明确,既然不明确,我帮不帮都没错!

朕两次南巡住在他家,用的银子何止百万,他的死,朕亦有过。

领导开始检讨自己了,甚至开始往自己身上招揽责任了,你该怎么办?

基本原则:领导从来不会错!基本方向:拼命将领导的责任撇出去!

且听张廷玉给出的教科书回应:

张廷玉:魏东亭受恩深重,借皇上南巡之幸,略尽孝心,也是天理人情之所致,总怪他不善持家,才落下这般亏空,皇上,您千万不可以此而自责。

首先,皇上待魏东亭恩重如此,他不应该表示表示吗?

再者,皇上南巡,接待工作从来都是巨大的荣宠,太多的人求之不得,魏东亭能有这个机会已属不易,哪还能抱怨什么花销!至于魏东亭欠债的事情,那都是因为不善持家,和接驾花销没有半点关系!

只是,康熙皇帝最是清楚魏东亭的作用,毕竟于心不忍,自然会有相应的弥补措施:

康熙:虽然如此,朕毕竟不忍,李德全。

李德全:奴才在。

康熙:从大内拿四十万两银子,三十五万代他归还国库,剩下的给他家里贴补。

那么,问题来了,康熙皇帝明知道魏东亭背下如此巨债,而且还都是因为自己,那他为什么置若罔闻?就连同样清楚的皇四子胤禛,为何也要将魏东亭往死路上逼?

因为魏东亭身份特殊,影响巨大,因为魏东亭极具代表性,这就决定了魏东亭具备“杀鸡儆猴”的基本特征,既然都成了“鸡”,那就必然注定了“死”的结局。

当然,“鸡”只能有一个,如果震慑效果达不到,那就只能康熙皇帝亲自出马,面对吵嚷着要面见圣上的老臣们,康熙皇帝便有过一出经典的安抚戏码,用精湛的演技告诉我们,别人只能算“演皇帝”,而焦晃老师绝对是“当皇帝”。

康熙:李德全。

李德全:奴才在。

康熙:你领宫里的人都歇着去。

李德全:皇上,这儿不能没人伺候啊!

康熙:叫你们去,你们就去,有什么事,他们就不能伺候朕啦。

闻听此言,老臣们纷纷表示“能够伺候”、“愿意伺候”,但康熙皇帝的一个小安排就能先将这场对话的氛围固定,更能将君臣之间的亲密关系确定,让人不得不服!

找到合适的地方,再看康熙皇帝给出的开场白:

好啦,现在没外人啦,咱们君臣几个坐下来聊聊。

什么叫没外人了?

咱们是自己人,别人就都是外人!能让领导给出如此认定,老臣的心中定然倍加温暖,接下来的劝说自然能够事半功倍!

然后,便是康熙皇帝的经典名场面:

朕一生自信,自信人生一百年,会当纵横九万里,除鳌拜,平三藩,平噶尔丹,收复台湾,和俄国老毛子干,大伙儿从来没怕过,朕也是,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怕。

先奠定基础,先明确态度,先肯定诸位老臣的功劳,我先告诉你们,原本呢,我是不怕的,我也知道你们不怕,但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什么事呢?

可是前不久,黄河发大水,决了好多个口子,一夜之间,好几个省,上百万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一百万人,两百万人,聚在一起,这支队伍多大呀!你没有住的,他们可以睡在棚子里,睡在路边上,没有吃的,他们就会铤而走险,古往今来,为什么那么人会起来造反呢,没有吃的,他才造反,没有生路,他才造反。

真正的武装对抗,你们不怕,我更不怕;但如果灾民因为饿了肚子而闹事,你们或许还是不怕,但我是怕了,因为我知道古往今来的历史发展规律,但凡有造反的情况出现,总是因为类似原因。造反一旦出现,皇权就会动摇,朝廷一旦垮台,你们哪还有什么富贵可享。

道理很是浅显,老臣们真就不明白?

只是不愿明白而已!但康熙皇帝说了,道理才是道理,老臣们就必须听!

一番道理的陈述,惹得老臣们纷纷哭泣,但康熙皇帝随即又改变了话风:

这也不能全怪你们,连朕的儿子,也不能体谅朕的苦衷。

表面上看,这是康熙皇帝对大家的安抚,但实际上,仅就这句“连朕的儿子都不能体谅”就是对老臣明确的批评和指责。翻译一下就是:儿子不体谅,老臣们也不体谅,老臣们还好意思不还钱?还好意思向康熙皇帝哭穷?

只是,老臣们随后的回应,算是彻底震碎了现实的理想模样:

皇上,都是奴才不好,奴才这就回去把庄园卖了,抵还国库的银两。

我不是没钱,只是不愿意卖了自己的庄园!

奴才也愿意把京里那座大宅子变卖还债。

我不是没钱,只是不舍得出手我的大宅子!

奴才们就是一贫如洗了,只要皇上安安乐乐,无忧无虑,死也瞑目了。

一贫如洗?

怎么可能!只是不愿意开了这个先河,借钱如果还要还,将来怎么办!康熙皇帝当然清楚背后的真相,但他又能如何,胤禛于前,已经成为“孤臣”,康熙不能于后,再成“孤君”。

所以,该有的敲打必须要有,该有的安抚同样不能少:

不,朕已经对不起一个魏东亭了,朕不能再眼睁睁地看着你们这些跟朕出生入死的人,老无所依。

奈何,就算如此,就算康熙皇帝到处填补,追比国库欠款的工作仍然进展不太顺利,有人以死相逼,有人变卖家当,终究是超出了康熙皇帝最初的想象。

情况如此被动,又该如何解决?

康熙皇帝叫来了太子胤礽,原本想着让胤礽插手助力,但终究是白付了厚望。

康熙:胤?在前门大街卖家当,还打了田文镜,你知道。

胤礽:儿臣知道了。

康熙:一大帮子老臣到朕这儿来哭的事,你也知道。

胤礽:儿臣也知道。

康熙:朕不明白,欠债还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干起来就这么难办,居然还有人以死抗争,我大清的官员都穷到这个份上了,这个债再追下去,不知道还会出什么事儿。

都知道,都没管,而且还略带理直气壮,康熙皇帝心中的失望,足能想见!

只是,康熙皇帝的最后一句话,真就是准备终止追比欠款的工作?

当然不是!他希望太子胤礽能够插手干预,能够给予胤禛必要帮助,最起码要先稳定混乱的局面,保证胤禛能够继续后续的追款。

奈何,太子胤礽终究是曲解了康熙皇帝的意思,竟然给出了如此回应:

皇阿玛圣明,追比国库欠款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儿,要说弄到今儿个这局面,只怪四弟做事太操切了,再加上他推荐的那个田文镜,性格怪癖,不通人情天理,把一件原可慢慢办好的事情给弄砸了。

闻听此言,康熙皇帝还能说什么?

除了无奈,也就只能继续给出暗示:

你是太子,底下人做

不对,你说说嘛。

康熙皇帝所言之“底下人”,真就是说的胤禛和田文镜?

类似以死相逼的魏东亭呢?等同“逼宫”的一帮老臣呢?赶往前门大街变卖家当的皇十子胤俄呢?

太子胤礽到底是误会了,终究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永远填不上坑。

难怪,康熙皇帝随后会有如此感叹:

这就是我大清将来的皇帝吗?

有了如此交代,太子胤礽随即赶到了追比欠款的现场,开始了一套完全错误的操作。

经过胤禛的努力,经过康熙的劝说,群臣纷纷表示要立马还钱,但太子胤礽立马给予了阻止并给出了一下说明:

你们想想,泱泱大清帝国的皇上,把自己一点体己的银子都拿了出来,让臣下门还债,这个债

还能还

吗?那么,是不是说,欠国库的钱就不还了呢?要还,怎么个还法?我的意思,以两年为期,第一年还一半,第二年再还一半。

好不容易争取的成绩,好不容易换来的局面,仅凭太子胤礽轻飘飘一句话便彻底落了空,化成了泡影。

更要命的是,太子胤礽还有最后一句:

当然了,我还没有向皇上请奏,我相信,以皇上的圣明,一定会恩准。

当着群臣,给出了这句话,你让康熙皇帝如何面对这份奏请?

不同意?那就是不圣明,甚至连太子胤礽都不如!

同意?原本十天就能完成的工作,硬是拖成了两年之久!

太子胤礽,绑架绑到了康熙皇帝的身上,结果会如何,我们已经能够预见!

只是,可怜了皇四子胤禛,辛辛数日,徒留一个“孤臣”结果,甚至都不如太子胤礽的一句话。

皇上圣明,太子圣明,唯独皇四子胤禛冷酷无情!

幸而,这就是康熙皇帝想要的效果,朝局已然如此,未来的皇帝唯有如此,方能重振朝纲,才能保证盛世的发展和延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古代的牛车是一种出行神器 北魏时期,乘坐“牛车”出行是荣耀和时尚。牛车跑得虽慢,但颠簸更少更舒适,对讲究“坐有坐相”的古人来说...
原创 1... 1956年的冬天,南京无线电生产厂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那就是前来视察中国无线电发展状况和工人生活状...
原创 一... 明军 明末有一个特殊现象,作为爷们的将军纷纷落水当汉奸,从李永芳开始,继而有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
原创 隋... 如果说秦始皇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那么隋唐大运河就是为了连接。 它不仅打通了南北的经济走廊,也促进了南...
原创 三... 标题:三国时刘备看错人,孙权也会看错人,为什么刘备最后还是用了他?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三国鼎立...
原创 此... 标题:荒唐的皇权:皇帝拒赐孙名的离奇理由 在古代,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言行举止往往被视为天...
原创 罗... 1949年,全国解放的号角即将吹响,党中央即将搬至北平之际,罗瑞卿临危受命,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任公安...
原创 此... ###标题:朱元璋与廖永忠:帝赐忠臣的末路之谜 **第一章:风云初起**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
原创 清... 在探讨清朝灭亡不过一百余年,满族人口上千万,而满语却迅速消亡的复杂现象时,我们不得不深入剖析其背后的...
原创 陈...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的故事总是令人心潮澎湃。 陈赓,这位性格活泼、随和的大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原创 《... 《三国演义》中,黄忠属于最容易被人遗忘的武将。虽然名列五虎上将之中,但由于出场时间较晚,且出场之时已...
原创 重... 薛刚反唐的故事是薛家将系列小说的后续,是以薛刚反唐拥护庐陵王李显为主题的故事创作。这个故事既采纳了当...
原创 8... 刘伯承元帅是中国的开国元首之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回顾中国曾经的百年动荡历史,可谓是腥...
原创 白... 秦昭襄王即位之后,继续贯彻执行商鞅的变法国策,推行军功爵制,在这种背景下,“善用兵”的白起得到丞相魏...
原创 曹...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枭雄并起。在这个群雄逐鹿的乱世之中,曹操凭借着超人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一步步走...
原创 深... 在抗日战争初期,乃至抗日战争后期,日军死不投降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在人类战争史上!极少见到的,为什么他...
原创 郝... 前言 过去男子和女子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一度还有“ 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说法,因此女子很难和男子一般...
原创 8... 新中国建国之后的第一次授衔仪式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当时许世友得知自己只被授予上将军衔时觉得有些委...
原创 武...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皇帝,武则天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她和李世民、李治父子俩的故事也常被人们提起,说...
原创 建... 前言 徐向前 ,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始终没有忘记曾经的战友许继慎。 许继慎,一位在革命浪潮中做出过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