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22日,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张运逸将被俘的国民党整编第八十四师少将副师长杨团一从国军被俘的将领中专门“提“了出来,暂扣在了我华东局指挥部的所在地。
并随后给华野联络部长吴宪发了一份电报,商讨对这位被俘的前国军将领的处理意见。
这位国民党整编第八十四师少将副师长杨团一到底做了什么事情,竟然让我华东军区的副司令员张运逸“大动干戈”的征询意见,对他进行处理呢?接下来,文者就结合文献资料来阐述解析这背后的故事。
人心浮动
1948年9月,经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同意,华东野战军对山东的省会济南城发起了攻势,当时,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兼山东省政府主席的王耀武集结了11万国军固守济南城。
面对国军固守的态势,我华东野战军为了树立攻城作战的决心和斗志,除了山东兵团作为全部攻城主力外,还调集了18万的阻援大军,这就使得我华东野战军在攻取济南城上有了更多的底气。
同时,我华东野战军的联络部还与我济南城的地下党员取得联系,希望他们能够做国军守城将领的工作,使得他们能够认清时局,作出正确的选择。
在此期间,国民党整编九十六军军长吴化文已经和我济南城的地下党员取得了联系,双方就吴化文部起义之事,进行了多次商讨,但是吴化文却显得比较犹豫,使得起义之事曾一度搁置。
而与此同时,吴化文的下属国民党整编第八十四师少将副师长杨团一知晓这个事情后,却和吴化文“有不同的打算”。
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攻城部队总指挥许世友一声令下,我解放军部队向济南城发起了全线总攻,解放军的炮兵部队向济南城的国军防御阵地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猛烈轰击,吴化文在指挥部看到解放军发起攻势之后,心里七上八下的,深知起义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乎,吴化文就擅离了指挥部,开始到各旅进行活动,为起义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而这一切,都被杨团一看在眼里,他本想向王耀武进行告发,但想到自己与吴化文的“同袍之情”,就没有向王耀武进行告密。
当时,王耀武曾打电话打到吴化文的指挥部,追问吴化文的去向,杨团一也是用谎言搪塞了过去,使得王耀武并没有生疑。
而吴化文则还在个旅进行奔走,做着最后的起义谋划,而在这个过程中,却出了纰漏,在9月19日傍晚的时候,吴化文手下的一个上校团长成为了告密者,他独自一人来到了王耀武的指挥部,将吴化文的起义之事,上报给了王耀武,王耀武一听,才知道一直找不到人的吴化文一直在谋划起义之事,为此,王耀武直接骂了娘,破口大骂起了吴化文。
而国民党整编第八十四师少将副师长杨团一虽然说他没有向王耀武进行告密,但是等到国民党整编第八十四师起义之后,他趁着周边的人员不注意,悄悄的脱离起义部队,独自一人跑到了王耀武的指挥部,找到王耀武上报道:
本人不同意吴化文的叛变行为,同时我的家眷也住在城内,我不愿跟他去,所以我就下决心回来了。
王耀武看到起义后“返归”的国民党整编第八十四师少将副师长杨团一之后,心中大喜,连忙对杨团一进行了安抚,并且让他返归国军序列,为后续的作战做准备。
“返归”国军序列的杨团一,被俘时狼狈不堪
从9月20日到9月24日,济南城内的国军残余部队与我解放军部队进行了激烈的巷战,双方互不相让,而杨团一则是一直躲在自己居住的地方,不敢出门,他个人深知济南城是守不住的,到最后他还是会成为解放军的俘虏,因此他决议不在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了逃命要紧。
于是乎,杨团一脱下了自己的国军将领服,换上了老百姓的服装,鼓足了勇气,走出了自己居住的房屋,他来到街上之后,发现解放军已经将整个济南内城攻下,到处都是解放军的战士在巡岗。
他夹杂在逃难的人群中逃出了济南城,独自一人去往青岛的方向,但是在去往的路上,被解放军战士在例行检查的时候,给抓了出来,至此,这位前国军少将最终还是成为了我解放军的俘虏。
杨团一被俘之后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我华东野战军的指挥部,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张运逸知晓这个事情后,当即就给华野的联络部长吴宪去了一份电报,电报的内容这样写道:
前八十四师副师长杨团一化装由济南赴青岛,在张店附近被我查获,据报,吴文化起义时,杨团一曾向王耀武告密,故将其留住,希望你处研究办法,必要时可以征询吴化文的意见。
而华野的联络部长吴宪接到电报之后,当即做了回复,将杨团一暂扣在华东野战军的指挥部。
杨团一被俘之后,是极为狼狈的,年仅6旬的年龄令他躬直不了腰,一脸的疲惫之意,让人看了既同情又怜悯。
当时,解放军的指战员问他为何在起义之后选择了逃跑?回到了国军的序列之中这个问题的时候,杨团一这样回答道:是吴化文命令我去向王耀武报告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这个副师长还能不听军长的命令吗?
而这些话语一听就知道是杨团一的狡辩之语,他为了推诿自己的罪责,将所有的责任推给了自己的老上级吴化文,但是吴化文毕竟和杨团一共事许久,都是出身于西北军,自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让杨团一难堪,因此并没有在这个事情上,站出来指证杨团一说慌,这就使得杨团一后续并没有因为这个事情受到任何处罚。
后续,杨团一被送到了高俘团进行改造和学习,由于杨团一当时的年龄已近6旬,是高俘团里年纪最大的国军将领,因此他在高俘团里以老大哥自居,让高俘团里其他被俘的国军将领称呼他为“大哥”。
但是高俘团里的国军将领并没有喊他大哥,反而是称呼他为“老色鬼”,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高俘团里的国军将领喊他“老色鬼”呢?
杨团一来到高俘团之后,每天的业余生活,一个是找人下棋解闷,一个就是逢人就讲“黄段子”,他讲“黄段子”的时候,可谓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因此就有了“老色鬼”这个称呼。
当时,高俘团的解放军干部和管教为了这件事情,特意还对他进行了思想教育,但是杨团一却笑着说道:我年纪一大把了,没什么可教育的,活几年就算了把,你们不释放我,我就是吃一天够本。
1955年的时候,杨团一被送到了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和学习,到了1960年11月28日的时候获得了第二批特赦。
而这个时候的杨团一已然是一个步入暮年的蹉跎老人,看看他先前国民党整编第八十四师起义的同僚和下属们早已是解放军的将领,也在新中国建立之后,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为新中国的建设事宜作出了必要的贡献。
而反观杨团一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如果当初他和他的老上级吴化文一起行起义之事,他必然不会是现如今这个结果,而造成这一切结果的就是杨团一个人的觉悟不够深,不能够审时度势。
始终都是蒋介石集团的忠实拥护者,等到他进入到战俘管理所的时候,他才知晓到他一直先前所做的事情都是错误的行径,虽然说他经过改造和学习,最终选择了与蒋介石集团划清了界限,站在了人民的这一边,但是等到他获得特赦的哪天时,他走出战俘管理所的那一刻,他才发现自己失去了最为美好的时光。
因此这位前国军将领的故事,告诫了我们一定要走好正确的路,而不是固执己见,坚持错误的事情,给自己的后半生带来了这么的一个影响!
下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如何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