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如何诞生的
迪丽瓦拉
2025-08-17 02:32:55
0

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人身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统编中国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知识拓展”栏目“国歌、国旗、国徽的由来”谈到,“政协会议在应征的数千件国旗图案中,对上海的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图案进行修改,然后将它确定为国旗图案。五星红旗象征全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团结”。实际上,新中国国旗的诞生过程颇为“跌宕起伏”,从图案征集到精挑细选,整个过程充分发扬民主精神,经历了多次会议讨论。

从“参11号”到“复字第三号”或“复字第四号”

1949年6月16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第六小组负责拟定国旗、国歌、国徽方案。7月12日,新政协筹备会制定了《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条例》。7月15日起,经毛泽东、周恩来修改审定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在《人民日报》、《北平解放报》等报纸上刊登。启事就国旗注意事项提出要求:中国特征(如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政权特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形式为长方形,长宽三比二,以庄严简洁为主;色彩以红色为主,可用其他配色。启事社会反响热烈,一个月内收到国旗应征稿件1920件,图案2992幅,投稿人有干部、学者、艺术家、军人、在校师生、工农群众等。

第六小组国旗国徽初选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中了16幅国旗图案。1949年8月24日,第六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对国旗的整体构图统一了认识:国旗图案中有左上方留四分之一的形式,因与美国和国民党旗帜相似,不拟采用;避免与苏联相同,不采用斧头、镰刀形式;一致认为“初选第十一号”较好,红白二色分配适当,红星在角上,旗不飘开亦能看见,样式与其他国家不雷同,在象征上也适合征求条例;慎重起见,把复选提出可供参考的图案也一并提请常委会审核,共计17幅。8月26日下午的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中,第六小组提出,“参11号”国旗图案比较合适。

后来,陈嘉庚对“参11号”提出异议,理由是:与印尼国旗相似;上面白色,在太阳底下看不见;没有表示工农联盟的意义。陈嘉庚认为,最好用中国式斧头、镰刀和星,红旗绝不能配其他白、黄等色条,会让人误解革命不彻底。陈嘉庚的意见起了作用。1949年9月14日召开的第六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达成决议,选出国旗图案第17号和第11号修改图,提供给常委会参考;把来稿中较好的图案印成小册子,分发给政协全体代表讨论。9月2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编印了《国旗图案参考资料》,38幅国旗备选图案分别标记为“复字第一号”至“复字第三十八号”,同日召开的第六小组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复字第三号或复字第四号”。实际上,“复字第四号”就是上文谈到的第六小组最初比较中意的“参11号”的修正图,只不过最上部分的白色替换成了更具东方意义的黄色。第六小组对这两个图案的评价是:构图庄严,简洁美观,涵义基本合乎征求条件。

“复字第三号”和“复字第四号”领跑备选图案

1949年9月23日,政协会议代表被分为11组,专门讨论国旗等问题。认为较好和认为可供参考的放在一起来统计,最终,赞同“复字第三号”的最多,有185人;赞同“复字第四号”的129人;赞同“复字第一号”的112人;赞同“复字第二号”的77人。总体来看,大多数代表都同意红旗角上有一星和一黄条的样式,但对于星的颜色,黄条的粗细、位置、长短和象征说明略有不同意见。

不管怎么说,“复字第三号”和“复字第四号”的得票率一直遥遥领先。1949年9月25日,九三学社主要发起人之一吴藻溪给周恩来写信,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从光学看,红黄两色在日光和照相中,很难鲜明表现出来,而且在一个整体上画一条横直线,无论这线的起点和终点到头与否,都不免引起一种分裂的直觉。

“复字第三十二号”脱颖而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在分组大讨论的时候,“复字第三十二号”(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原稿大星中有镰刀、斧头,第六小组复选时删去)支持者并不多,只有15人。

1949年9月25日,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召开,毛泽东、周恩来都参会。毛泽东说,“过去我们脑子老想在国旗上画上中国特点,因此画上一条,以代表黄河。其实许多国家国旗也不一定有什么该国家特点,苏联之斧头、镰刀也不一定代表苏联特征,哪一国也有同样之斧头、镰刀,英美之国旗也没有什么该国特点”,“我们这个五星红旗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陈嘉庚和梁思成随即发表赞同意见,紧接着其他与会人员也一并赞成并鼓掌通过。

1949年9月26日,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拟采用国旗图案参考资料第三十二号图,并改正其说明。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代表着国家的权威和尊严。五星红旗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崛起和繁荣富强,赋予每个人奋进的力量,如今正激励着中华儿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作出贡献。

(作者系温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9日 第06版

作者:刘玉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吕... 标题:吕不韦到底是不是秦始王的父亲?他权财并重,可惜终归难过美人关 XXXXXXXX年XX月XX日...
原创 他... 此人是最特殊的地下党,投靠国民党麾下,迎娶蒋介石之女,不费一兵一卒,成为敌军最高统帅的乘龙快婿! 可...
在杨浦这座百年大学,探寻历史建... 杨浦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正在有序推进 其中,有一处复查点位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沪江大学近...
党史百年天天读 ·12月20日 重要论述 1926年12月20日 毛泽东在长沙出席湖南全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代表大会联合举行...
原创 朝... 1950年10月,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了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其实早在这之前,中国就已经...
原创 王... 西汉末年,已经深处高龄的太皇太后王政君正坐在自己的宫殿里。她是汉元帝的皇后,极其长寿,已经送走了三任...
原创 司...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临... 公元前179年,大汉丞相陈平在临终前对儿子说:“我一生多采用阴谋诡计,这对天地有伤害,也触犯了禁忌。...
原创 清... 在中国历史上,要说哪一朝的皇帝被后世抹黑丑化最多,明朝肯定是最有力量的候选者之一,以至于出现“明朝皇...
原创 孙... 在公元200年,孙策的不幸遭遇导致江东一片混乱,而这个动荡的时刻,发生在富春县的一场小插曲却在历史长...
原创 张... 匈奴与华夏的交锋历史不是短暂的几百年,而是横跨千年的长篇战争史。根据《史记》的记载,匈奴起源于夏后氏...
原创 被... 《封神演义》在中国可谓是经久不衰,不断的被翻拍重现,而随着这部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一起兴起的,还有剧...
原创 同... 解放战争时期,老蒋的军队在军衔方面有些特殊,少将、中将搞得很随意,门槛不一,如指挥数十万大军作战的杜...
国内首次发掘元代国家漕运仓储遗... 十四仓遗址2024年考古发掘区全景 考古现场绘图 专家观摩出土文物标本 出土元代重唇板瓦...
原创 专... 专家:拆除毛主席纪念堂雕像,士兵:你敢 毛主席纪念堂的兴建之路是一个历经沉思和审慎考虑的过程,它标志...
原创 周... 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个个是孙权倚重的人才。然而,他们后代的表现却大相径庭。周瑜、鲁肃...
原创 7... 1972年,毛主席的好知己陈毅去世,新中国再次痛失一名开国元帅。听闻噩耗,毛主席情绪低落,硬是撑着病...
原创 元... 最近网上出现两种意见的讨论,一种意见是对清朝和元朝全盘否定,认为清朝和元朝不是汉族正统,属于外族入侵...
原创 周... 邑姜是姜子牙之女,为周武王之妻,被认为是“乱臣十人”之一,但邑姜是否为伯邑考的前妻并无定论. 邑姜是...
原创 中... 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以后,都有一种寻根情结,而对于中国人来讲,寻根的载体就是姓氏。因为姓氏背后连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