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色足迹 弘扬渡江精神” 渡江胜利纪念馆实践活动
迪丽瓦拉
2024-11-03 04:36:59
0

原标题:“寻访红色足迹 弘扬渡江精神” 渡江胜利纪念馆实践活动

晨报讯(通讯员 刘敏 溧屏宣)渡江胜利纪念馆,是记录和传承南京解放渡江战役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重要场所。为了让孩子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4月20日,溧水白马镇大树下村党总支、大树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大树下村妇联、大树下村关工委共同开展文明实践春风行动·纪念南京解放75周年暨“寻访红色足迹 弘扬渡江精神”渡江胜利纪念馆实践活动。

活动中邀请纪念馆专业讲解员带领大家深入了解渡江战役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详细讲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刚进入纪念馆,就能远远看到由49根红色柱体排列组合成的“千帆竞渡”群雕,最高处是49.423米,通向展馆大门的木质栈桥“胜利之桥”,也是49.423米。所有数字,都共同指向那个特殊的日子——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日。

在主场馆,大家依次从“运筹帷幄,坚决‘打过长江去’”“决战千里,百万雄师过大江”等5个部分参观学习了渡江战役的历史。展馆运用大型雕塑、沉浸式电影以及互动展项,对当年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战役进行了生动再现,充分展现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和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感人事迹。大家在展馆内缓步参观,感受75年前的壮阔史实,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历史是民族的记忆,是国家的根基。渡江胜利纪念馆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通过这次参观活动,让辖区青少年认真学习了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的历史过程,深切缅怀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刻感悟了“坚定信念、革命到底,军民团结、奋勇争先,攻坚克难、勇于牺牲”的渡江精神。从而更加珍视历史,传承文化,共同为社区的和谐与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郭... 在中国近代史的长河中,军阀混战的场景频频上演,倒戈叛变的情节屡见不鲜。然而,在1924年到1925年...
原创 靠... #历史开讲# 犹太人,欧罗巴人种,远祖亚伯拉罕,原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附近,后来迁移到迦南...
在三千年典籍中读懂中华文脉 展览现场。本文图片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展览现场。 《山海经》。 熹平石经《尚书·尧典》残石。 ...
原创 以... 蚂蚁庄园2024年9月20日庄园小课堂知识问答的最新问题是以下哪件文物有“天下第一剑”之称?越王勾践...
南大“雪域寻音”团队 开展进藏... 今年7—8月,南京大学新中国史研究院师生组成的“雪域寻音”实践团队前往四川、重庆、陕西、贵州、浙江等...
原创 慈... 引言 清朝末年,在慈禧太后的一手操纵下,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早已摇摇欲坠。当时,老百姓早已民不聊生,...
原创 “... 公元1399年,大明帝国的天空阴云密布,一场由燕王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变,彻底改变了明朝的政治格局。在这...
云南一批少数民族文字古籍首次“... 彝文、东巴文、方块瑶文……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字种类丰富却鲜有人知,如今,随着云南古籍数字化提速,公众...
原创 从... 19藩属国、1316万平方公里领土,清朝是怎样走上巅峰,完成扩张的?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有过好几次...
原创 满... 生活在各个朝代的公主们,虽然都是皇帝的女儿,皇宫中的金枝玉叶,但是她们所处的环境和遭遇却是完全不同。...
又一史料文献公开!侵华日军七三... 在“九·一八”事变93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与日本学者松野诚也联合发布了...
原创 为...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宏达的战争,在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轴心国发动以后,一共有61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被卷入...
原创 非... 文l张飞 编辑l张飞 前言 让我们从这样一个事实开始: 这个无处不在的短语几乎只适用于非洲:“前殖民...
原创 为... 每每提及我国的淡水资源都会让广大网民想起并叹息的名字一一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究竟有什么魅力,让网友频频...
原创 原...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上元节。在唐朝,上元节是全国百姓的国庆节,更是情侣们浪漫相...
原创 “... “九锡”是我国古代皇帝赐予有功之臣的一种礼遇,而且是臣子所能享受到的最高礼遇,《公羊传》中记载“诸侯...
“中华第一塔”有多高? 揭秘“... 永宁寺塔作为北魏洛阳城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年),由笃信佛法的灵太后胡氏主持修建。...
原创 他... 导语:他立过10次一等功,有56枚勋章,太爱闯祸只当了粮站站长 中国的历史发展上,有过许许多多的英雄...
原创 苏... 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弗兰格尔,1878年8月27日—1928年4月25日,波罗的海德意志族人, 沙俄...
原创 清... 《偈颂一百零四首》曾言:“家丑岂容外泄,刚被儿孙告讦。”古往今来,我国便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的说法,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