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2月20日讯近日,巍峨的龙泉塔下,2024中国古代科技遗产与中华文明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在滕州市胜利举行,这是一次共襄中华古代科技文化的盛会,给滕州树立了高高的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地标。处于东夷文化核心区域的滕州,自古就是文化昌明之邦。今天的墨子纪念馆和鲁班纪念馆正默默的讲述着墨子、鲁班的故事。
曾任齐鲁大学教授的王献唐在考证小邾国时指出:春秋战国之间,科技最先进的地区首推三邾,因为这里自古就有“邾娄百工”之乡的称号。今天的滕州,正是古代滕国、小邾国、薛国的核心地区。
家喻户晓的鲁班从小就生活在这片古老的热土上,他聪颖好学、热爱钻研。《辞源》注解:鲁班,春秋时期鲁国巧匠。《文选·汉·答宾戏》记载:“般输,巧於斧斤”。充分说明他斧技很高,通过实践发明改进了锯子、曲刀、曲凿、曲尺、墨斗、刨子、锁等工具,提高了技艺水平和生产效率。为了解决人民生活问题,发明了研磨工具——石磨、碾子。鲁班擅长把手工工艺和机械相结合,制造了许多工艺精巧的器具,如“削木为鹊,成而飞之”,在军事上发明了舟战之器——钩,攻城器具——云梯等。鲁班从小到精巧的手工艺品玩具、到生产生活器具石磨、大到桥梁、建筑、军事设备,无不显示着他的智慧光芒,不愧为“百工之祖”。在灵泉山下,自今有鲁班造磨处,后世人民为了纪念鲁班,在灵泉山上建造了“鲁班功德堂”。
墨子,是鲁班同时代人,又是老乡,他们都是“邾娄百工”的后裔,继承了先人良好的技艺水平。《墨经》一书包含了光学、力学、数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逻辑学等诸多学科的“百科全书”。著名的小孔成像原理在其中得到了科学的阐述。关于力的定义“力,形之所以奋也”,比牛顿第二定律早了两千年。解释了杠杆的力学原理。《墨子·鲁问》指出: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意思是科学技术是要为人的发展服务,为人民造福。
墨子和鲁班进行了世界上最早的“兵棋推演”,分别用自己设计的攻防器具在楚王面前进行攻防推演,最终让楚王打消了攻打宋国的念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止楚攻宋”的故事,更是一件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科技力量的较量。中国科学院杨尚奎教授认为:在自然科学领域,一部《墨经》能超过整个希腊。墨子是中国自然科学的代表人物,是举世公认的“科圣”。2009年,国学大师季羡林把鲁班和墨子一同题誉为“善国双圣”。
而今,新时代的鲁班们用大国工匠精神创造了遍地的桥梁、建筑、隧道,为国人赢得了“基建狂魔”的称号;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国的高铁、动车、新能源车辆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鉴古而知今,今天的墨子纪念馆、鲁班纪念馆已成为“中华科技文化寻源地”,是青少年研学的好地方,映耀在历史长河的科学之光已然成为善城滕州最高的精神地标。(通讯员 龙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