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裂土封王到酎金夺爵,看西汉诸侯和统治者之间的权力斗争
迪丽瓦拉
2025-08-17 08:02:47
0

虽然秦始皇自认千古一帝,但秦朝的统治并没能如他想象中的那般流传万代,他身死后不久,秦朝就被农民起义灭亡了。当时有能力将其取而代之的,主要有两股势力,一方是项羽代表的前楚国势力遗留,另一方就是刘邦代表的新势力。

刘邦此人虽然文武皆不成气候,但他具有极高的管理天赋和政治能力,相比之下,项羽虽然军事才能极其优秀,却没能在和刘邦的争斗中取得最终的胜利。刘邦正式登基后,裂土封王,西汉出现了许多诸侯。

西汉建立后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郡国制和分封制给予诸侯极高权力

“诸侯”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周朝的统治者将土地分封给自己信任的臣子,将封地内的各项权力基本都交给臣子们。这种制度其实对王权十分不利,诸侯很有可能会在自己的封地内拥有超过王权的权威,从而威胁到王权的统治。

西周后期的动乱,也确实和诸侯各自在封地内割据为王有关。按理说,有西周这样的例子在前,刘邦这样的聪明人不应该再重新选择这样的制度。

但是刘邦手下,有很多精明能干的将领,这些将领追随刘邦,本来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裂土封王。而且在刘邦打天下的期间,他曾经多次向自己的追随者许诺会给他们分封土地,如果刚一上位就违背自己的诺言,那么刘邦的统治很难维持下去。

更何况,在刘邦称帝之前,有很多将领就已经在实际上成为了自己封地内的“王”,这些人需要的,只是一个身份上的合法性。即便刘邦称帝后拒不承认这些人身份的合法性,他们也一样在实际上掌控着自己封地内的一切。

西汉建立之前,中原地区刚刚经历了秦末的混乱时期和楚汉之争,各个方面内耗严重,此时根本经不起新一轮的战争。为了避免过度消耗,刘邦上位后开始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更何况,刘邦如果不承认自己之前的许诺,必定会激起几乎全部异姓王的反抗。

刘邦是一个知人善任的领袖,他选出来的将领们,都是个中翘楚,如果这些人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刘邦,那么以刘邦个人的军事能力,根本不可能招架得住他们共同的反抗。

综合来说,刘邦之所以选择采用分封制,主要是为了安抚人心,同时收拢这些推自己上位的功臣们的忠心,以免他们心怀不满制造祸端。不过刘邦也很担心诸侯的权力过大会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所以在分封制之外,他还同时实行了郡国制。

郡国制,是为了维护王权;分封制,则用来封赏功臣。郡国制是以统治者个人为核心的政治体系,而分封制更倾向于让各封地的领主臣服统治者即可,在各自的封地内,这些诸侯拥有极高的军政权力。

西汉的封地,分为两种:一种是王国,另一种是侯国。从名字中就不难看出,王国更像是一个独立的小国家,而侯国更像是西汉治下的一个区域。

王国拥有独立的军事权力和政治权力,而侯国只不过是接收当地的税收而已。单从权力上就不难看出,王国对西汉统治者的威胁,远远大过侯国。而且诸侯在各自封地内过高的权力,使得西汉统治者很难了解到各个封地内的真实情况。

自刘邦晚年开始统治者对诸侯猜忌之心愈重,后因削藩爆发七国之乱

侯国的情况或许还好一些,因为分封制和郡国制并行,所以侯国内部会有隶属于统治者的官员管理日常事务。虽然仍然存在这些官员会被当地诸侯收买的可能,但毕竟统治者仍然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和实际情况。

王国的情况特别糟糕,因为封地内的诸侯具有的权力过多过大,所以基本已经形成了封地内部的诸侯专制。统治者想要通过派遣某些官员的方式来了解情况甚至架空诸侯,但收效甚微。

西汉初建立时,诸侯也还没有在封地内扎下深厚的根基,再加上休养生息迫在眉睫,所以解决诸侯和王权之间的矛盾暂时没有提上日程。到了刘邦晚年时,他个人对异姓诸侯王的怀疑之心愈重,自此西汉历代统治者开始了针对诸侯的诸多行动。

扶持刘邦上位的功臣们,最后只有张良一个人得以善终,但张良的府邸内常年没有多少仆人侍候,他本人又深谙功成身退之道,后期基本处于不问世事的状态,这才躲过了针对功臣的清算。

刘邦能够上位的最大功臣——韩信,被各种猜忌怀疑,最后在长乐宫内被诛杀,其他的功臣,也大多因各种理由被处置。从刘邦对待这些功臣的态度中,不难看出上位后,尤其是晚年的刘邦对功臣的猜忌之心有多严重,同时又针对这些人做了多少防范措施和行动。

他本人对功臣的猜忌之心加重,很可能是因为人越接近死亡,权力欲越重,但后来的西汉统治者们猜忌诸侯,完全是因为诸侯的势力已经发展起来了。

文景之治时期,西汉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各个诸侯国的实力也在逐渐增强。或许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和各个功臣之间还有兄弟情义在,所以这些异姓诸侯对刘邦的统治并没有太大异议。

不过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文景之治后的诸侯和统治者个人之间已经没有这种情义牵绊了,诸侯们对统治者产生不服心理也很正常。这一时期,不少诸侯国都曾经爆发过叛乱,最严重的时期,甚至出现了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是七个诸侯国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行叛乱之实的一场战争。其实地方诸侯和西汉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但七国之乱是一次爆发式的矛盾,让原本在削藩之事上准备徐徐图之的西汉统治者下定了削藩的决心。

统治者和诸侯之间的矛盾最终爆发,汉武帝因酎金案件夺爵超过百人

其实七国之乱的爆发,也和西汉统治者的削藩举动有关。已经意识到诸侯国实力越来越强的西汉统治者,开始着手削藩,准备一点点将诸侯的权力和封地收回。

早就习惯了在封地内呼风唤雨的诸侯们,根本无法接受这样的削藩举动,他们对外宣称统治者决定削藩一定是受到了小人的蛊惑,所以才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揭竿而起。

七国之乱后,继任的统治者是古代历史上以强势闻名的汉武帝。按照汉武帝的性格和诸侯与统治者之间已经十分严重的矛盾,汉武帝本来是想直接进行削藩处理的,无奈边境匈奴的问题急需解决,所以诸侯的问题只能采取一个比较温和的方式暂时缓解。

汉武帝采取了推恩令这一阳谋,同时把盐、铁、钱币等重要产业全部收回中央。所谓推恩令,就是指诸侯死后,他的每一个儿子都能得到其封地的一部分作为自己的私产。

推恩令对诸侯力量的削弱是长期有效且效果非常显著的,这项政策使得诸侯的每个儿子都能得到部分遗产,所以诸侯的后代中有不少人都选择支持推恩令。

站在诸侯内部的角度看,原本不可能有机会继承封地的不受宠庶子们现在有了分得一杯羹的可能,自然会大力支持。这些儿子们个人可能没有多大力量,但当他们结合起来的时候,这股力量足以在诸侯们内部搞出不少动静。

站在西汉统治者的角度,只要这项政策长久地实行下去,那么原本势力强大的诸侯的力量就会被渐渐分解,最后根本不足为患。

推恩令实行了一段时间后,汉武帝基本解决了边境匈奴的问题,开始转头将目光再次投放到诸侯们身上。此时由于推恩令的实行,不少诸侯已经被瓦解了力量,不再拥有如七国之乱时的实力。

碰巧此时,汉武帝突然发难,酎金案登上历史舞台。

按照规定,诸侯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向中央进献酎金,用于祭祀。这种形式上的东西,基本不会被挑出什么问题,但是汉武帝却突然以各个诸侯献祭的酎金有问题为由,将一百多个诸侯的爵位夺走。

这个人数,应该是当时诸侯总人数的一半左右。从人数上看,汉武帝的推恩令效果很好,诸侯的数量猛增,但封地始终就那么多,分到每个诸侯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少,诸侯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弱。

选在这个时候发难,是基于诸侯力量已经大不如前的现实条件,同时汉武帝前期采取各种手段将中央集权高度加强。再加上汉武帝本人强势的性格,酎金案判定后的夺爵过程进行得十分顺利。

从裂土封王到酎金夺爵,西汉诸侯和统治者之间的权力斗争从未停止过。汉武帝之后,也有其他西汉统治者采用酎金夺爵的手段收回诸侯的权力和地位,这种权力争斗一直到汉朝结束也没有停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2...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全线占领东三省,东北地区正式沦陷。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此时的...
原创 西... 你能想象吗?在1949年的西南解放战争中,有一支部队,他们身穿破旧的农民服装,手持陈旧的枪支和弹药,...
原创 神... 扁鹊,原名秦越人,今河北任丘人。因医术精湛高深,被世人尊称为“扁鹊”、“医祖”、“神医”。 其实,在...
原创 年...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些过分显眼或才华过分突出之人,如果懂得收敛藏拙,就一定会被别有用心之...
原创 杨... “源儿,你知道当年为什么要打倒你爸爸吗?” 1996年,刘少奇之子刘源来看望杨尚昆,杨尚昆看着刘源那...
原创 诸... 诸葛亮出道的故事很是传奇,三顾茅庐、一举从龙,成就一段君臣相得的历史佳话。但这段故事,往深里想一想有...
拜根兴:和池田温先生交往的几件... 2023年12月11日,日本著名史学家、敦煌学家池田温先生辞世,享年92岁。值池田温先生去世一周年之...
原创 吴... 1948年夏,国民党方面决定,加强华中、华东方面进剿力度,以确保东北稳定、华北稳固。 一时间,徐州行...
原创 他... 原上海市委书记王一平,曾担任过华野八纵政委,一生奉献于党和人民,家教严谨著称,子女皆为普通工人。 王...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俑 ... 中新网西安12月20日电 题: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俑 与秦文化亲密接触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
原创 袁... 在中国历史的波澜壮阔的画卷中,三国时期以其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和英雄辈出的战争故事闻名。在这个时期,有...
原创 柴... 柴进完全是被逼上梁山的 一说起梁山,必然要加上两个字,合称“逼上梁山”。为什么这么说呢? 但凡能够活...
原创 邱... 1949年1月中旬,安徽萧县的张庙堂附近,一群当地居民在挖掘埋葬国民党军队的坟地时发现了一具与众不同...
原创 朱... 引言 抗日战争中存在着这样一位老英雄,他曾经跟随红军度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做过朱德的警卫员,如今早已...
原创 大... 汤恩比博士是历史领域的奇才,被誉为历史界的爱因斯坦。尽管他在中国文化方面有着高度评价,但对于大多数人...
原创 秦... 历史上啊,有很多神童。他们虽然年纪小,但本事可大了。像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就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大家...
原创 张... 世人皆知张灵甫骄狂自大,然而再骄狂之人,也有胆怯惧怕的时候。 张灵甫曾在1946年9月间,在一次战斗...
原创 为... 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很快衰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于改革本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
原创 项... 项羽是秦末起义中最为著名的人物,其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秦军主力。可以算得上灭秦第一功臣,如果没有巨鹿之战...
原创 黄... 引言 三国时期的蜀汉阵营,五虎上将齐名,每一位都是英雄豪杰,其中关羽和黄忠无疑是最具争议的两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