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暨校释、英译系列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
迪丽瓦拉
2025-08-17 12:33:01
0

12月20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暨校释、英译系列成果发布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举行,集中发布围绕清华简整理研究工作推出的系列成果。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出席发布会并致辞表示,在学术界、出版社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下,清华简的整理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此次发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及校释、英译系列成果,在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清华大学会继续加强清华简的整理研究工作,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清华贡献。

清华简于2008年入藏于清华大学,总数近2500枚,是目前已知战国竹简中数量最大的一批。其内容多为经、史、子类文献,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自入藏以来,在李学勤先生、黄德宽先生的相继带领下,团队以每年一辑的速度公布整理报告,并适时启动编纂《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和英译系列丛书,不断深化清华简的整理研究工作,促进清华简的海内外传播。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发布会为集中成果发布,不仅包含《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十四辑整理报告,还涵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第一辑(1~4卷)、《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系列丛书第2卷、第3卷、第6卷和《走近清华简(增补版)》英文版。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由中西书局出版,共收录《成后》《昭后》《两中》三篇竹书,都是前所未见的佚文,其中,《成后》《昭后》两篇首次发现西周早期成王、昭王治政思想资料,《两中》篇则是迄今发现的夏启为“天下王”的最新资料。《成后》《昭后》两篇原编联为一卷,简长约41 厘米、宽0.6 厘米。简背有序号,分别编号,三道编绳。《成后》有9支简,《昭后》有7支简。成后即周成王,昭后即周昭王。两篇竹书都属于训典类文献,多用古语,涉及西周早期史事以及成王、昭王的治国理念,是在楚地传抄的亡佚已久的重要历史文献。两篇简文虽然叙述角度不同,但内容颇有关联,反映了成王、昭王的治政理念,与《尚书》等传世文献以及金文、简帛有关资料可相互印证,丰富了我们对成王、昭王时期王朝政治的认识,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两中》为长篇竹书,原有竹简88 支,现存87支。简文假托圭中、祥中与夏启的对话,来阐发作者的治国理政思想。竹书以夏朝初定为背景,夏启向两中征询治国安邦之道,两中指出要秉持中道,顺从五章,遵循九德,效法天则来治理国家,指导夏启恪行德祀,治狱行政,四时行事,要避免邦家安定后的种种负面行为,并言及夏启取代伯益的历史。简文涉及夏朝初期的历史传说和上古政治思想等内容,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夏朝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计划共出版18卷。该丛书收录已整理公布的全部清华简,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对释文进行全面校订和注释,并将艰涩难懂的战国竹书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向广大读者进行普及推广。丛书还首次公布简文红外图版,附于各卷正文之后,供专业研究学者参考。该丛书目前已出版第一辑一至四卷,并被评为2024年度商务印书馆学术类十大好书。第一卷收录《命训》《程寤》《皇门》《祭公之顾命》《保训》《封许之命》六篇,都与《逸周书》有一定关联,程浩校释;第二卷收录《说命》(上、中、下三篇)《厚父》《金縢》《摄命》六篇,都是《书》类文献,石小力校释;第三卷收录《尹至》《尹诰》《赤鸠之集汤之屋》《汤在啻门》《汤处于汤丘》《殷高宗问于三寿》六篇,前五篇皆与伊尹有一定关联,最后一篇与殷高宗武丁及彭祖相关,马楠校释;第四卷收录战国时期史书《系年》,竹简内容大多与《左传》有一定关联,刘光校释。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系列丛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计划共出版18卷。该丛书每卷都会介绍学界最新研究情况,并由出土文献研究领域专家对简文进行注释、翻译,将清华简原文、隶定文字、现代汉字和英文一并呈现。此次发布的第2卷收录了《说命》《金縢》《摄命》《厚父》等与《尚书 》相关的文献,[美]夏含夷著译;第3卷收录了被称为“伊尹五篇”的《赤鸠之集汤之屋》《尹至》《尹诰》《汤在啻门》《汤处于汤丘》,以及《殷高宗问于三寿》,都与商王及其名臣相关,周博群著译;第6卷收录《郑武夫人规孺子》《郑文公问太伯》《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和《子仪》,[荷]武致知著译。

《走近清华简(增补版)》(刘国忠著)是第一部关于清华简的普及性学术著作,对清华简进行了全方位介绍。此次发布的《走近清华简(增补版)》英文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联合出版,其英文翻译由武汉大学游长松教授领导的翻译团队历时四年完成。

英译系列成果的陆续出版,将为海内外学界了解、利用清华简提供有利帮助,并扩大清华简及中国出土文献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本次发布会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主任刘国忠主持。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中西书局总经理秦志华委托责任编辑田颖代为介绍《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的编辑、出版情况。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清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石磊分别介绍《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系列丛书及《走近清华简(增补版)》英文版的编辑、出版情况。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青年教师石小力、程浩、武致知分别代表清华简第十四辑整理组、校释丛书作者和英译丛书编纂团队发言。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主持与会学者、记者提问环节,并就清华简整理研究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解答。

来自兄弟院系的专家学者和媒体、出版机构代表现场参会,包括海内外著名学者在内的数万人次线上观看发布会。

延伸推荐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

走近清华简,一探先秦历史真相

一部为你揭开历史“谜团”

走近历史“真相”的先秦奇书

适合古文字、历史、传统文化等

相关领域研究者、爱好者

清华简多为长期失传的先秦经史类典籍, 内容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献,清华简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为多学科学者更好地利用清华简开展研究、为广大读者阅读珍贵的清华简提供便利。 简牍高质量整理出版工程项目成果,“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文 / 子玉 历史是层累地制造出来的,在时间的重力下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会离本来面目越来越远,进而彻底...
澳门的昨天与今天丨上书房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伴随着《七子之歌》的感人旋律,历经风雨,澳门终...
2024年度河南考古成果丰硕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杜军 12月19日至21日,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
原创 朱... 一直以来明朝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朝代,共存了200余年,200多年的时间里文化、政治和经济方面得到了飞...
原创 罗... 在我军十大元帅中,罗荣桓排名第七,可见他在军内的地位,众所周知,罗荣桓是是政治工作代表的元帅,很多人...
原创 日... 各国的皇帝中都是后宫佳丽三千,其中莺肥燕瘦各有角色,而古代日本天皇的势力没有中国皇帝厉害,连娶妻都受...
原创 吕... 前言 吕布,这位三国时期的猛将,以其武艺超群和忠诚反复而闻名。 然而,刺杀董卓之后,他的命运为何急转...
原创 囚... 哈喽大家好,今天的文章是囚犯临死前报上姓氏,朱元璋立刻免他死刑,后又送其5块免死金牌。说起门当户对就...
原创 接... 1949年11月,在刘伯承、邓小平的带领指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主力及第四野战军一部,以“大...
白求恩:“我唯一的遗憾是不能再... 芦子龙 张鹏 1939年12月,延安各界代表齐聚在中央大礼堂。会场里沉静而肃穆,正中央位置高悬着一幅...
原创 为... 导读 毛泽东评价诸葛亮的统一夙愿,揭示了诸葛亮在用人和战略方面的失误,让我们一起看看诸葛亮为何未能...
【邓氏联谊】宁夏银川邓发安一行... 邓氏一家亲,永远心连心。这句喊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四海寰宇的邓氏家族的口号,是我们的心声和愿望。邓氏族...
原创 六... 华野六纵(二十四军)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在1947年1月至1949年9月解放前夕,连续换了3位参谋长。...
原创 长... 长沙发现西汉王墓,出土三把稀世古琴,专家:此墓价值超过马王堆 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就...
原创 许... 许世友遇高手总想切磋,但一位红军猛将说:不用比,你不是我对手 好的将领管理能力和指挥能力一定相当强,...
原创 郭...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故事如同谜题般引人入胜。今天,让我们聚焦于一位特殊的历史人物—...
原创 这... 在国军中,有一位公认的“书呆子”,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黄维,黄维墨守成规,使得很多人都吃过他的亏,杜聿...
原创 都... 亡国之君不好当,其实还有比亡国之君更不好当的,那就是亡国之后,不管是太后还是皇后,帝国的支柱倒了,敌...
原创 近... 在近代中国各路军阀当中,桂系是少数几支能与蒋介石中央军相抗衡的军事力量之一。那么在军阀混战以及抗日战...
原创 一... 2006年,陕西省考古所因为一起“盗挖祖坟”案件,发现了一处宋朝古墓群。其中,一座有着“教科书式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