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农民起义十分频繁,但真正达到规模甚至威胁取代当权者的却很少。在清朝,大家一定都熟悉我国最后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鼎盛时期,他占领南京称王,极大地威胁了清咸丰皇帝的统治根基。但这时候,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发生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不是“清军”,而是所谓的“湘军”。更有趣的是,“湘军”的主人是曾国藩,而不是咸丰。
对于太平天国来说,咸丰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不是镇压,而是向世人承诺“谁能攻克南京,谁就称王”。这句话翻译成日常交流的语言,意思是“你们谁能做到就来,但我不能再这样做了”。此话一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就真正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在封建统治时期,这意味着你比皇帝有能力,你的湘军比清军还要强大。所有的矛头都指向曾国藩。
发展初期,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也曾忧心忡忡。满族统治下的汉族大臣过得并不轻松,他们害怕有一天“鸟去弓藏”。所以,在评估太平天国的那一刻,三人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必须相互支持,稳定彼此的地位,但表面上应该不会太明显。这种看似分离实则融合的状态让他们得以稳步发展。然而对于曾国藩来说,有兵无权的尴尬直到1860年代才得到改善。但此时,“智囊”胡林翼已经去世了。
太平天国平定后,清廷对曾国藩已无能为力。然而,为了好死,为了避免破坏曾、左、胡三足鼎立的阵势,或者为了抵消清廷的嫌疑,曾国藩故意废除了湘军,建立了淮军,并要求李洪章加盟接替胡林翼。新的格局形成了,慈禧太后的忧虑也消除了一半。为了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曾、左、李三人时常发生冲突,但面对抱团取暖的局面,他们都维护了集体利益。此时的慈禧太后虽然对曾国藩仍心有余悸,但已不敢再对他肆意妄为。正是这种格局,让破碎的清廷维持了三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