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26年,明清战争史上著名的战役——宁远之战爆发。经过两日的激战,守卫宁远城的明军击退了6万后金军的进攻,明军也赢得了明清交战史以来的第一场防御战胜利。
但这场战役赢得轻松吗?至少在袁崇焕上报的奏折中,他就曾提到一个细节:战役结束后,明军从城墙、城楼以及城内,共计搜集到了十几万支由后金军发射而来的箭矢。要知道,宁远城只是一个周长九里的城池,平均每一侧的长度仅有千米,十几万支箭打到长度为一千米的阵地上,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
不夸张地说,战后的宁远城,几乎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刺猬!
那后金军发射的十几万箭矢,他们的杀伤目标到底是谁呢?
石头做的城墙?显然不是!进攻的后金军不可能闲着没事干,因为他们就算累到吐血,也不可能将城墙射塌。
城墙上的城楼?当然也不是,因为城楼面积有限,里面没有多少人。
向高空发射,以自由落体的方式来杀伤宁远城内的建筑?这就更不是了!因为这样的盲射没有任何精准度,后金军不会这么浪费。
那他们的攻击目标到底是什么?答案在这里已经是非常明朗了——城墙上正在抵抗后金军攻城的明军。尽管城墙上的他们有城堞的防护,但想要展开防御战来阻挡后金军攻城,他们只能将自己的身体暴露在城堞之外。
要想精准地向城下的后金军开枪放箭,明军只能将自己的身体暴露。即便是想推倒后金军搭在城墙上的梯子,他们也得需要将自己的身体探出来。可只要他们在后金军的视线下暴露,对面的十几万支箭矢就会逐渐招呼而来。
此前广宁之战守卫西平堡的明朝副总兵罗一贯,就是在城墙上指挥战斗时,被飞来的弓箭射中眼睛。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把守城池,就能具备着绝对的安全性,毕竟城下也是职业军人,而他们的手中也有专业的远射武器。
当你搞明白这些的时候,想解释守卫城池时为何不推倒敌军的云梯,这个疑问的解答也就迎刃而解了。
1、想推倒敌军搭上来的梯子,你就得在城墙上现身,那铺天盖地般的弓箭会让你瞬间变成小刺猬。
2、云梯架好后,城下的敌军自然会登上梯子攀爬,一个、两个、三个....倘若这个梯子上一共攀爬着五六个人,那梯子的负重就达到了千斤以上。推倒这个梯子,就等同于同一时间推倒五六个人,话说你有这个力气吗?
当然,一个人不行,我们可以上好几个人,身体使不上劲,我们就可以效仿守卫睢阳的名将张巡,用粗木做成撞击的檑木,将搭上来的梯子和敌军一起撞下去。可问题依旧是那个问题,当一群人密密麻麻的站在城楼顶上,气喘吁吁的抱着一根木头的时候,对方只要一顿弓箭射击,你们还能活下几个?
所以躲在城堞后扔石头,或者抱着石头当盾牌,再精准地砸向城楼下的梯子和敌人,这就成为了很多防守官兵的有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