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提出过一个普通而又伟大的口号,叫“为人民服务”。
可以说,毛主席的一生,都在践行这句口号,他做任何决定,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比如一个小小的口罩,就能说明这一点。
在建国初期的一天,毛主席的身体有点不舒服,保健医生王鹤滨就来给他检查一下。
王鹤滨是一位很有名的医生,从1949年8月调到毛主席身边,给毛主席当保健医生,也很受毛主席信任。
等检查完后,王鹤滨刚要离开,毛主席突然问他:“你们医生给人看病,为什么要戴着口罩?”
王鹤滨解释说,医生要接触病人,戴口罩是为了避免感染病菌,当年白求恩大夫就是因为在做手术时感染了病菌,不幸去世的。
毛主席又接着问:“为什么不给病人也戴上口罩?病人之间不是更容易交叉感染吗?”
王鹤滨一下子愣住了,这个问题他之前还真没想过。
是啊,医生害怕感染病菌,病人就不怕了吗?病人的身体更加虚弱,很多病人住在一起,不是更容易交叉感染病菌吗?为什么从来没见过医院给病人戴口罩?
这时,毛主席说:“你们医生戴口罩是有必要的,但是也要给病人戴上口罩,不能只保护你们自己,病人更要保护好。”
毛主席的话,让王鹤滨很受震动,他自己也是一名老革命了,十几岁就参加了革命,这些年在医疗战线上一直兢兢业业,自认无愧于心,但是,在戴口罩这个问题上,自己却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只给医生戴口罩,而不给病人戴口罩。
说到底,这就是医生的自私心理,没有真正从病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后来,王鹤滨感慨地说:“在戴口罩的这件事上,主席看问题的角度是非常尖锐而深刻的,他看问题、提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群众。无论做什么事都一样,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服务的对象。本来,在医院里病人的交叉感染问题很严重,一直是医院需要解决的课题,却没有人像主席那样从这个角度提出这个问题来。”
另外,王鹤滨还记载过一个戴口罩的问题,更能说明这个问题。
有一次,毛主席去湖北一家炼钢厂视察,在生产车间里,空气质量很差,不仅有很多粉尘,甚至还有一些刺鼻的味道,对身体很不好,王鹤滨早有准备,就赶紧从提包里拿出一个口罩,递给毛主席,想让他戴上。
但是,毛主席的手一碰到那个口罩,就像触电一样,一下子甩开了,还朝王鹤滨严厉地瞪了一眼。
王鹤滨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多年,立刻就明白了毛主席的意思,赶紧把口罩又塞进了提包里。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不愿意戴口罩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当时在车间里的工人都没有戴口罩,毛主席怎么会自己戴上呢?工人天天在这里干活都不怕,我们来一会儿就害怕了?
事后,王鹤滨说:“我感觉到,主席不愿意用口罩把自己与周围的人隔开,尤其是不能与正在工作的工人们区分开。”
这就是毛主席的立场,始终都把自己当成普通群众的一员,群众们能受得了,自己为什么就受不了?
毛主席当然知道吸入粉尘和有毒气体对身体有害,但是他更知道,如果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是更加有害的!
而且,毛主席并没有止步于此,在视察结束后,毛主席就召集相关领导开会,专门强调了这个问题,命令大家一定要处理好粉尘和有毒气体,即使暂时处理不好,也要让工人们都戴上口罩,一定要保护好工人们的身体!
在毛主席的命令下,武汉的所有工厂都开始了安全大检查,极大地提高了安全生产的水平。
这就是毛主席和口罩的故事,事情虽然不大,但是却反映了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也很值得今天的干部们学习。
(参考资料:《走近毛泽东》《紫云轩的主人:我所接触的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