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实干出发,是毛泽东取得惊人成就的内核力
迪丽瓦拉
2025-08-18 22:03:31
0

有人说,毛泽东集百家于一身,博采众长。所以,要研究他,犹如看卷帙浩繁,难以力及。

的确,研究毛泽东,是一件难事。

几年前,湘潭大学研究毛泽东的知名专家李佑新教授访问日本京都大学,问一位研究蔡和森的学者,研究毛泽东吗?该学者表示研究毛泽东的难度太大。

这显然是一种知难而退的治学态度,实属难能可贵。的确,如果没有宽阔的视野和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没有历史感,是难以真正研究和读懂毛泽东的。

研究毛泽东,的确,要具备起码的历史知识,如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国革命与建设史、思想哲学史,甚至是文学史等。

但,这些是从治学的全局来看。如果我们推开这些不论,仅从毛泽东的一些侧面来研究,却未尝不可挖掘出一些对我们有益的收获来。

比如,我个人就总是从毛泽东的各个侧面、各个历史时期等来挖掘一些对自己创作有利的养分来,如我就曾写过他在井冈山时期、中央苏区时期、长征时期等等不同阶段的不少文章,经平台、媒体发布后,还引起了不少好评。

今天,我就又想讲毛泽东的另一大侧面,即讲一讲他的“百家集身”,进行深入细究。不过,一篇文章讲不透他的“百家集身”,如我们常常讲他的宣传家、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书法家、文学家、诗人等等这些标签与特质,又怎是可能用一篇文章可以讲透的呢。

所以,今天,我们需要再微缩到他的其中一个特质,从这个特质中我们看毛泽东成功的必然。在微缩到具体的特质前,我们还是一起简单罗列几个毛泽东的标签吧,让大家先有个递进的过程。

身份之一:社会宣传家。

为了揭露旧社会,启迪新思想,他多次办报创刊,出版了《湘江评论》、主持了《新湖南》、创办了《平民通讯社》,写下了一篇又一篇鞭苔社会、激情飞扬的血性文字等等。

身份之二:革命家。

为了抗击旧社会而奋起抗争,时为学生的毛泽东,面对湖南军阀

张敬尧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两度北上举行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后来面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他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率部起义,打响了颠覆蒋介石命运的丧钟。

身份之三:教育家。

为了教化民众、学会武装运动、捍卫农民阶层的正当权益,他兴办教育,创办夜校,主持广州、武汉农讲所。尤其在广州农讲所,作为第六届农讲所所长,他把

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国20个省,以至第六届学员多达327名,中途退学9人,有318人结业,相当于前五届的一半之多,成为全国性的农民讲习所。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全国农民运动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北伐战争。

这不知不觉中,他也似乎做回了他当初的志愿:“

我过去从来没有想到我会当共产党的主席,我原来所从事的职业,我只想当一名老师”。

身份之四:军事家。

说到他的军事,即使滔滔数万言,也是说不尽,道不完的。也许,从他在湖南一师读书时率200学生缴了近4000滇军之军械开始,他这一生就注定了与军事分不开了。

他在军事上的贡献太过伟大,我们无法用他一生中无数军事杰作来细细评说,因为实在是太多太多。我们只知道:从缔造共和国的军队开始,到创建共和国;从清末以来,华夏大地被世界列强瓜分,人民任人宰割到兵出朝冈、越地,一次又一次教训世界侵略者,捍卫了华夏族群,挺立了中华胸膛。他的军事伟力,是中华民族再造之开端。

身份之五:战略家。

作为战略家的他,很多知道会被人误解为军事家。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与概念。严格来说,战略与军事相比,战略是更宏观的层面。相当于今天,我们侃侃而谈的顶层设计。

可以说,他的伟力最宏阔的一面,就是表现在战略家这一层上,他不仅在战争中对敌人帷幄万里,在国家建设中宏图百年,在世界格局中独领风骚,无不令人啧啧称奇。只是国人差不多很熟悉他在战争时期的丰功伟绩,却往往陌生于他在建国时期的伟大。

我们不知道,我国今天的工业蓝图是他描绘的。他所制订的经济战略格局,特别是中国工业化道路设计和布局,正是我们后来改革开放的基础。所以说,他这时就是一个伟大的经济战略学家。

我们不知道,他在晚年给我们奠定了打开国门的开放格局,包括中美、中日建交,和西方全面打开国门,奠定了我国的开放格局。

特别是他独创的“三个世界”的科学理论,在世界上收获了一众亚非拉国家的兄弟,把我国“抬进了”联合国。这无不充分显示他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

以上这五个“家”,五个标签,是他波澜壮阔一生的显性体现,即是他“扬”的一部分,世人容易直接看到的部分。但不尽然,如他还是伟大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等等,有了显性标签,自然还有隐性标签,那就是他“抑”的部分,世人需要深究才能挖掘出来的那一部分。如他的哲学家、思想家、实干家、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新闻家的身份特质等等。

但,接下来,我不准备继续将他的标签一一罗列,因为大多数标签,很多热爱他的人已经讲过、写过不少了。

今天,在这里,我只是想讲他其中的一个标签,即接地气的实干家

,因为,这个标签,大多数朋友并不太熟悉。

要知道,

纵观他伟略的一生,可以说,实干这个标签是他千古功业的内核力,他的秉异才智、卓越气度、超然眼界,皆因实干而成就,皆因实干而至臻至伟。

可以说,从他在《湘江评论》发出的那一声怒号开始,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实干便注定是他一生的课题与命运。

我们看看他那激扬文字的青年时代吧。青年的他,激情四射,锐意实践。

如他早年在北京曾参加了一个著名的少年中国学会。这个学会

由李大钊、王光祈、陈愚生、张尚龄、周太玄、曾琦、雷宝菁7人等人,于1918年联合各方面的青年有志之士筹备组织起来的。后来的很多共产党人,如毛泽东、恽代英、邓中夏、杨贤江、高君宇、李达、黄日葵、蔡和森、赵世炎、张闻天等都参加了这个组织。

后来,据参与主持这个团体的李璜回忆说,有一段时间,他“每周必与毛会晤,会见十余次之后,深深了解到,以毛之性格而论,可能成为一个革命实干家。……光祈主持‘少中’,即提出‘工读互助’的一题,来要大家讨论。我们在愚生家聚餐时曾讨论两三次,议论甚多。到了第三次,毛泽东便不耐烦了!他忽然发言,说,‘不要老是坐而论道,要干就干。你们诸位就把换洗衣服拿出来交与我去洗,一个铜子一件,无论大件小件,一样价钱,三天后交货拿钱。’后来他果真就这样做了”。王光祈也说,毛泽东“颇重实践,自称慕颜习斋之学主实行”。这件小事,说明青年毛泽东不喜空谈议论,而是注重付诸行动,在实践中去推动问题的解决。

后来,回到湖南后的毛泽东,依然秉持实践精神。这似乎与湖南岳麓书院培育的湖湘精神一脉相承。作为青年志士,他感概于民族危亡,创办了《湘江评论》,于沉睡的三湘大地唤起一声惊雷。他通观各种思想,最终在纷纭的新思潮中选择了马列主义,并认同只有这种思想才能挽救中国之命运,于是从此抛家弃故,投身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领导劳工运动的革命新浪潮之中。

在革命的漫漫征途中,他看到的全是希望,即使全然面对革命的大挫折,他也依然能在万苦的抗争中,用实践趟出一条适合中国革命的大道,那就是创造性地指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从此,风云际会,各路大军会师井冈,使得这里成为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并使之成为全国革命的样板,成为中国革命之摇蓝。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他不畏艰难,多次深入农村调研,得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至理名言。使之成为他实干精神的真正写照。

据党史资料所载,毛泽东曾三到永新夏幽塘边村,前后呆了40余天,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领导当地的分田斗争,并亲自制定了《分田纲领十七条》。虽然其间他在夏幽塘边村差点遭遇大难,但对于躬身实干的他而言,却似乎不当一回事。在经过1928年4月至7月三个月的群众土地斗争,湘赣边界各县的土地分配,在他的领导下基本完成。

1928年12月,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一年来土地革命的经验,亲自起草和主持制定了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使广大贫苦农民得到了实际利益,因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革命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支援了革命战争。

可以说,在井冈山,没有他的实干,就不会有井冈山一系列的利民措施出台,也就不会有井冈山根据地的大踏步发展。而他的这种实干作风,尤其令人赞叹的是,不论是在筚路蓝缕的井冈创业之初期,还是在纵横千里的中央苏区,又抑或在胜利在望之际,他总是实心不改、实干到底。

如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的实干就体现在深入群众中去,与群众一块苦干实干、艰苦奋斗。

1941至1942年间,日军对根据地加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国民党也对边区实行军事、经济封锁,华北地区又连年受灾。边区军民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局面。

于是,棋高一着的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陕北及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作为大生产运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指挥者,毛泽东更是身先士卒地投入到生产活动中,带头开荒种地、缴纳公粮,用实际行动为全党、全军做出了表率。正因如此的领袖、如此的政党,边区各部队、各机关的所有干部都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没有一位领导干部站在生产战线之外,从而激发了广大边区军民的生产热情,创造了陕北江南南泥湾的佳话。

最终,

日寇的扫荡、国民党的封锁,未能撼动共产党领导下的陕北及各个抗日根据地。在这一张一弛的八年抗战中,过去弱小的共产党,最终通过战争,以战养战,猛然之间,蜕变成了擎举中华命运的核心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可以说,要论经济与科技工业,新中国要比当时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落后100余年。

如此差距,使毛泽东及我们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决心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将当时中国有限的人力物力全部投到了发展重工业上,以群众运动的经验大搞经济建设,这使得,在我国建国初期,处处可见我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热情洋溢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大潮之中。

如首先建立大量的矿山铁路,然后是钢铁厂、机械厂及大量的大中小型水库等设施。机械工业初具规模后,又接连建立起了各种汽车拖拉机制造厂、农机厂、轻纺厂、自行车厂、电视机厂等,以改善提高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这种举国热情,是中国历史上全所未有,可见毛泽东的号召力、影响力空前,其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仅仅四年多一点的时间,中国,这个建国之初一无所有的国家,就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接来很快就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而这些,正是以毛泽东首的中国共产党的敢干实干的精神,使得中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近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历程。

虽然,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走过弯路,但他仍然居功至伟,为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积累起了无与伦比的重要经验。

所以说,毛泽东的实干精神是贯穿始终的,可以说是融入他生命的元素。正因为他这位掌舵人,如此鲜明的实干特质,中国这个沉睡了百年之年的巨龙终于一朝觉醒,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世界家园里一处最瑰丽的风景线。

参考资料:

1、《毛泽东传》;

2、

《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4、

《毛泽东选集》;

5、《中国共产党党史》;

6、网络相关史料的引用。

【作者】

谷新光:湖南岳阳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深圳市科技专家库专家、经营治理专家、红色文化传播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万象特约作者:隔壁老孙) 【1901年6月3日】张学良小传:一次、一次、又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传奇少...
深挖坦桑尼亚贸易数据,对中非贸... 在中非友好合作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贸易往来成为连接双方的重要纽带。坦桑尼亚作为非洲具有影响力的国家,...
原创 滕... 滕王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建筑,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沿江路,地处赣江东岸、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为南...
原创 多... 多尔衮应该没有想过,自己死后几百年再被提起,是以如此屈辱的方式。多尔衮为清军问鼎中原劳苦功高,掌握大...
原创 细... 十大美男子中的第一位,自然就是潘安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说一个人长得非常帅的时候,也都会说他貌...
亚美尼亚是怎么成为第一个基督教... 这个不寻常但有吸引力的基督教十字架位于中世纪的Surb Karapet教堂,该教堂位于今天的亚美尼亚...
原创 夏... 古代中国商朝的迁都史,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史诗,充满了辉煌与荣耀,也蕴含着无数的谜团和故事。在这个...
原创 原... 晚清妃子长的真的美么?一组对比照告诉你,看完瞬间不淡定了 看过清宫剧后,很多男人都羡慕皇帝有后宫佳丽...
原创 司...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乱世之一。 东汉末年,传承了数百年的汉室走向了衰微,刘家的皇帝们再也没有...
原创 赵...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着“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于北宋...
原创 在... 引言 句丽方窃据,唐将已专征。国破千年恨,兵穷百战平。——《吊高丽》 朝鲜半岛上古时候的国家叫做高句...
原创 原... 1227年8月25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六盘山下清水县(今属甘肃)病逝,享年66岁。 那么成吉思汗到...
原创 作... 根据史料记载,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一生中有8个儿子,其中他最疼爱的是老三刘如意,最终继承大统的是老二刘盈...
原创 原... 1908年11月14日,在位34年的光绪皇帝在瀛台郁郁而终,年仅38岁。光绪4岁即位,亲政后渴望能有...
原创 清... 1882年8月25日,韩国尚处于李朝统治时代,也就在这一天,一支清军突然来到李朝的首都汉城。清军的神...
原创 郑... 引言 宋朝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之中有这样一段话“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其实相比于什么...
原创 韩...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承受胯下之辱、萧何月下追韩信等非常著名的典故我们想来并不会觉得陌生,在书本上都...
原创 大... 众所周知,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存续了276年,传了12任皇帝。古人有给身故之人立牌位的习惯,但...
原创 4... 1940年2月4日,对苏联人民来说,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曾经的苏联二把手尼古拉·伊万...
原创 你... 你不姓关,我不姓曹,咱哥俩喝一杯! 关公关老爷,在中国历史上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虽然他与孔子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