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的汴京城,有什么优势,使得宋朝会在此地建都?
迪丽瓦拉
2025-08-19 19:32:37
0

汴京也就是汴梁,在宋朝时期是都城,也被称为东京,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在《水浒传》中那是经常出现的一个城市地名,施耐庵在介绍某位好汉的时候,往往会说东京汴梁八十万禁军教头,那叫一个气势了得。

宋朝老百姓对汴京应该是充满自豪的,可惜一场靖康之变直接终结了汴京作为都城的历史,宋代之后,汴京的地位下降,到如今的开封已经成为四线城市。

可以说,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冲击下,以汴京作为都城简直就是当靶子给游牧民族打,1126年1月2日,金国在北京击溃宋朝的防线后,迅速向南推进,到1月31日就已经兵临汴京城下。

北宋政府经过委曲求全使得金兵退兵后,当年11月20日,不满足的金兵再次开始南下,这一次在12月10日就开到了汴京,相比于第一次一个月的行军,这一次只用了20天。

站在军事的角度来说,开封作为都城的地理位置太差,在没有北方燕山防线的情况下,北方游牧骑兵南下只要几天的路程就可以从北京杀到开封,北宋最后也的确因此而亡。

那么,北宋的人不知道定都开封的这个弱点吗?

其实,都是知道的,早在赵匡胤在位的时候就表示要迁都,而宋仁宗时期枢密副使富弼曾经公开表示汴京就是“所谓八面受敌,乃自古一战场耳”。

在靖康之耻发生后,但凡以历史马后炮姿态发言的学者也都批评北宋定都汴京乃是自寻死路。

其实,我倒是认为北宋定都汴京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能因为北宋后期的统治者无能就把亡国的原因归咎到都城的问题上,以宋徽宗的败家程度,要是把都城定在长安或者洛阳,宋朝亡得更快。

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今天,我就来讲讲,汴京作为都城有哪些优势。

首先,应该说明的一点是,定都汴京不是从宋代开始的,而是承接自五代十国时期,唐朝灭亡后,只有后唐没有定都在开封,剩下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定都在汴京。

为什么会这样呢?唐朝自安史之乱以来,军阀割据,战乱频发,尤其是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经济遭到重大的破坏,曾经一度被游牧民族所占领,而谁占据了汴京,就掌握了中原地区,也就是可以称为正统王朝了。

除了中原地区,其他周边地区基本都被一些势力割据,也就是我们说的“十国”,可以说,在五代时期,由于四代都在汴京定都,使得汴京得以迅速发展,人口超过百万,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以中原为基础,五代到后周时期就已经有统一天下的趋势,后周世宗柴荣当时喊出“三十年平定天下”也不是吹的,只不过英年早逝,随后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夺了后周的政权,建立北宋,经过南征北战,最终收复了除幽云十六州以外的领土,成就一番大的事业。

如果不是汴京“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地理位置,北宋又如何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呢?

可以说,一直到北宋即将统一全国之前,在宋王朝处于对外扩张时期,开封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是战略优势的表现。

那么,汴京是从何时开始不行了呢?赵光义即位后,曾发动两次对辽战争,企图收复五代后晋石敬瑭时期割让出去的幽云十六州,结果两战两败,大宋王朝的对外政策也有扩张变得保守。

如果夺取幽云十六州,北方可以以燕山为基础建立一条防线,拦住游牧民族的铁骑,相当于为汴京设置一道“防马墙”。

但是在赵光义两次失败,北宋臣民是“谈辽色变”,再也不敢提伐辽的事情,尤其是在宋真宗时期,辽萧太后率兵南下,一个寡妇领着兵把拥有百万大军的宋军打得是阶级败退,宋真宗想要弃汴京而逃,还是在寇准等名臣的支持下,才御驾亲征与辽朝达成“檀渊之盟”,宋辽之间以兄弟之国相称,带来将近百年的和平时期。

可以说,定都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假如金兵南下的时候,也遭遇宋军的顽强抵抗,又怎会让他兵临汴京城下?

事实下,即使是金兵包围汴京,也很难攻破,第一次无功而返,第二次则是赵构外出勤王,拒不派兵来援,眼睁睁看着靖康之变的发生,说到底还是人不行。

尽管从军事的角度来说,长安和洛阳更适合定都,但是在五代十国之后,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长安和洛阳饱受战火,另一方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长安和洛阳由于河道变更,运粮成本增高。

其实早在唐朝早期,长安就已经出现粮食供应不足的局面,为此在武则天时期,就将洛阳命名为神都,就是为了方便运粮,安史之乱后,南方经济得以迅速发展,逐渐超过北方,在粮食方面更依赖于南方。

靠人力运送粮食是不可能的事情,陆运也不可能,只能依靠水运,在唐朝时期,通过京杭大运河,再从黄河运送到洛阳。

但是五代十国以后,黄河改道,通过水路已经无法将粮食从南方运送到洛阳,这个时候,汴京的优势就彰显出来了,把南方的粮食通过京杭大运河,再绕通济渠就可以运输到开封。

除了水上交通,开封在陆路交通方面也是无敌的存在,军事上“八面受敌”,在经济上就是“四通八达”。

可以说,北宋定都开封是最佳的选择,也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

前面说到,北宋如果不定都开封,会亡的更早,这里就主要说一下宋徽宗,宋徽宗是典型的纨绔子弟,除了不爱治国,剩下的爱好十分广泛,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擅长写书法的皇帝,最喜欢踢球的皇帝,最能生孩子的皇帝,最爱嫖娼的皇帝,当然,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收藏大石头。

在《水浒传》中就讲宋徽宗喜欢收藏石头,杨志就是因为在押送石头的过程中因为风大翻船,最后走投无路,不得不卖刀。

在历史上,宋徽宗简直就是石头爱好大师,专门在民间搜索好看的石头,然后运送到东京,假如宋朝不是在汴京定都,而是在长安或者洛阳,光是这些运送这些石头就会让宋朝财政彻底破产,压根就用不到金人动手。

总结起来,宋朝定都汴京是利大于弊的事情,最终的失败与其说是都城地理位置不行,不如说是宋朝的人不行。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康... 康熙皇帝在畅春园驾崩的消息传开后,京城立即陷入了紧张和不安之中。就在这天夜里,大清朝的政治风暴迅速席...
原创 当... 大家都知道,在这个时代中金钱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社会地位的一个标准,在大部分人的心中,金钱都被占有着非...
原创 清... 故宫,古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朱棣统治时期。初期,明朝定都南京,后朱棣挟持皇子,入主北京,宣称此地...
原创 历... 杜牧那首《赤壁》以睹物思人的方式唤起了对周瑜的回忆,继而描绘了假设下周瑜聪明才智的赞赏。 他揣摩了...
原创 马... 受《三国演义》影响,马超在大多数人心目中,都是一个白袍小将的形象,他英武、骁勇、有情有义,其受欢迎程...
哪吒“户籍”到底是哪儿?四川宜... 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 伍雪梅 “四川造”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高开疯...
原创 霍... 在历史上,有一种人是极少数,极少数的,他们生时大权在握,风光无限,甚至连皇帝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中;当他...
原创 正...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相当厉害的军事家,他和诸葛亮一样,都是“出将入相”型的高手,而且和诸葛亮一样,手...
长顺将军与《吉林通志》:一位达... 在吉林市档案馆的深处,静静地躺着一部厚重的典籍——《吉林通志》。这部志书不仅是吉林省第一部官修通志,...
原创 皇... 1643年,52岁的皇太极在盛京突然去世,他在去世前并没指定接班人,于是清朝陷入了群龙无首的情况,不...
原创 历... 个人认为孝庄太后与历史上西汉窦太后颇为相似,都是非常杰出的贤后,辅佐儿孙成就了辉煌帝业,安定了社稷初...
原创 曹... 长坂坡张飞保护赵云,自己手下又没有足够多的兵马,作为先锋的张飞,单人就要在桥上抵挡曹操的十五万大军,...
原创 说... 我们知道,《说唐》这部演义小说分前传和后传两个部分。 前传主要讲的是:隋朝末年,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大...
原创 边...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分享与讨论,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用“指尖上的绝活”书写文化传承... 央广网天津2月6日消息 天津因河而生、因河而兴,独特的地缘优势带来了商业繁荣与特色民俗文化,孕育出众...
原创 李... 李元霸活跃在隋唐的各种演义小说中,大家对这个虚构出来的人物非常熟悉,他武艺高强却有些憨傻,同时也杀人...
原创 西... 很多历史爱好者问为什么西夏国王的画像那么逼真,而同时期的宋朝皇帝画像比起西夏国王画像的逼真程度差一些...
原创 “... 北宋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堪称中国历史上一段颇具争议的篇章。 这段历史,就如同一幅立体的画卷,不同...
现存最早的“袖珍本”四书 在古籍版本中,有一种版式狭小的图书被称为“巾箱本”,后来又有“袖珍本”之称。瞿冕良的《中国古籍版刻辞...
原创 长...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