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随着明朝的灭亡,汉人文化是否走向没落?看看清朝都做了些什么
迪丽瓦拉
2025-08-19 22:33:54
0

我国人口是世界之最,而汉人数量也是我国人口之最,汉人文化,从古至今未曾断绝,延绵数千年,至今更是达到了一个新高峰。

今天我们主要来讲讲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明朝,这个王朝的存在略显尴尬,

前是蒙古人创建的元朝,后是满人创建的清朝,位于中间的明朝有没有什么特殊用处?明朝的没落是否意味着汉人文化的衰亡?

图片:明朝旗帜剧照

一、大明王朝

1.朱元璋建朝

众所周知,大明朝乃是草根出身的朱元璋所创,朱元璋曾做过和尚,甚至还落魄到以乞讨为生,不过,这些经历也提升了他的眼界,最终在他的称霸之路上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当然,朱元璋得以推翻元朝,也是因元朝政府不得人心,昏庸腐败,弄得百姓怨声载道。

就以朱元璋为例,他的父母去世时非常凄惨,因饥饿而死,而且连一副棺材都拿不出来,只得以草席掩盖埋葬。起初,朱元璋参军只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远离忍饥挨饿的日子,没想到这一路走来,竟成就霸业,将蒙古人给打跑了,重新建立了汉人的朝廷!

2.明朝的诸多

第一

必须提到的是,明朝是第一个废除丞相制的王朝!明朝之前,丞相是三公之首,必须设立,负责一些政务,并管理六部,为帝王分忧。而朱元璋创建明朝后,为了巩固皇权,直接把丞相一职给废了,六部由皇帝直接管理!

此外,明朝还组建了正式的“特务”机构,这也是前所未有的,在明朝以前,那些特务组织都是偷摸行事,负责秘密监察工作,

而明朝则光明正大的设立特务机构,从街头百姓到朝中大臣,都是被监管的对象

,不过,这一制度并没有被清朝延续下来,明朝特务机构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朱元璋去世前,曾留下遗嘱,官员工资不得变动,期限是永远!也就是说,不管发生任何事,官员的工资都是固定的,这在历代王朝中也是头一遭,其实,朱元璋这么做也是出于爱民之心,不愿加重百姓负担。

二、明朝在历史中的作用

从文化层面上来看,明朝的创建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很大程度的贡献。元朝之时,统治阶级对文化的需求并不高,因为蒙古人的风俗习惯比较简单,他们只是靠武力获取胜利,对文化不大重视。

元朝重武轻文,以至于朝中很多官员都不是科举出身,而是通过战争胜利所得,

元朝政府大部分官员都很鲁莽,不重文化,而这群人却能坐拥荣华富贵,得到朝廷重用。

元朝政府传递出这样的信号,民间自然纷纷效仿,文化在元朝只会越来越没多少地位!民间百姓不仅跟着元人轻视文化,还模仿着元人的习性,学着蒙古人的生活方式。例如,蒙古人习惯扎辫子,于是很多汉人百姓也纷纷效仿,扎起了辫子,忘记了老祖宗留下来的束发之习。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一心想要改变这样的风貌,不仅要让汉人治理汉人,还要让汉人沿袭汉人文化!所以,明朝政府规定:在官府管辖区域内,所有汉人必须恢复传统发型和服饰。

此外,对于留在明朝境内的蒙古人,也规定必须说汉语,穿汉服,

朱元璋这么做,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原先的少数民族也开心学习汉族文化,进而减少了民族间的隔阂,利于民族团结。

除此之外,明朝政府很重视知识文化,对于有文化的人,会给予高官厚禄,引导出全民重视文化的风尚,很快,整个社会呈现一片文化昌盛的局面,为了维护中华文化,朱元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优异的成效。

三、明虽亡,文化未亡

明朝的前期,历代皇帝励精图治,出现了盛世之局,不过,到了嘉靖统治之时,明朝政府积攒了许多矛盾,而嘉靖帝又不管政事,多年不上朝,导致朝中奸臣当道,呈现一片乌烟瘴气之象。后来到万历统治之时,所幸有张居正的扶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又重振了明朝实力。

但到明朝统治后期,朝廷已经腐朽,激起民怨,再加上连年灾荒,农民被迫起义,并且越演越烈。与此同时,满人势力崛起,在内忧外患之际,大明亡国了。

明朝虽然倒台,但汉人文化并没有衰亡,大清朝虽是满人所建,但满人崇尚汉人文化,满人入关前,就对汉人文化进行过深入了解,入关之后,清朝政府对汉人文化同样重视不已,例如经常举办儒家文化讲坛等。

除此之外,清朝政府还保留了明朝的许多制度,除了少量制度被废之外,其余的基本上都保留了下来,当然,清朝也并非全部学习汉人文化,他们也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例如服饰和发型方面,都保持本民族的特色,并强制汉人剃发留辫。总体来说,汉人文化被很好的承袭了下来,并没有因明朝的灭亡而衰亡,如果没有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或许汉人文化终会成为历史,不会再向前发展,所以说,大明朝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总结

?如今,封建时代早已过去,汉人文化也变成了中华文化,既然是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的政权,自然依照中华文化来治国理政,这样才能适应中华大地的民众,让政权永葆活力,所以说,不管是明朝还是清朝,重视汉人文化的目的都有一个相同的原因,就是以中华文化来教化群众,以便更好的巩固政权。

如今,新中国建立数十年,一直吸收着中华文明,并结合时代精神,使中华文化充满活力。中华文化不仅在中华大地上闪耀,在世界舞台上同样大放光彩,成为了许多国家学习的对象,例如,很多国家学习我国古代的孔孟文化等。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图文由子皓影视制作工作室原创制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强... 蒙古帝国强盛一时,为什么会分裂?这确实与成吉思汗对儿子们,对皇室的分封,造成向心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西德是如何从二战废墟中恢复并发... 西德为何能在二战后从废墟中迅速恢复并崛起为经济大国的?那么当时德国在分裂为西德与东德后,西德为什么能...
原创 三... 人生在世,我们会遇到很多事,许多时候需要我们来做出决定。但是,你做出的决定不可能事事都是完美的,总有...
原创 2... #历史开讲# 公元264年1月,司马昭写信告知钟会,声言他已提兵十万,入驻长安,防备邓艾麾下谋反。收...
原创 这... 清朝作为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所以搜集史料什么的比较方便,所以吸引了不少的清史粉。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也...
原创 古... 过继立嗣,在古代中国是一种很盛行的习俗,这种举措,从先秦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逐渐绝迹。 因此,现...
原创 唐... 唐朝中后期,国内藩镇林立,然而在这些割据一方的军阀之中,有一位却极度的悲催。他原本只是军阀部将,却在...
原创 丁... “强鞑渐兴,其势已足以亡金。昔吾之仇也,今吾之蔽也。古人唇亡齿寒之辙可覆,宜姑与币,使得拒鞑” ——...
原创 非... 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时间长达61年,是中国历史上...
原创 浅... 往最深处想,沿着故事发展说,麻烦各位看官点击“关注”,更方便地和作者沟通、和读者分享,一起体味人间百...
原创 铁... 送走高欢,孝武帝急匆匆回宫,他要先解决掉三个心腹大患,这三个人都曾做过皇帝,目前都还住在洛阳城里。 ...
原创 东... 罗马,欧洲的辉煌!古罗马帝国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起家,历经罗马王政时代和罗马共和国,到了公元...
我国历史上智商最高的5个人,诸... 提到我国历史上智商最高的人,无疑是伟大的毛主席,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除了毛主席,还有五位智商颇高的...
原创 《... 《史记 ·周本纪 》详于开头,略于结尾,花了较大篇幅来描述武王伐纣的过程。据《周本纪》记载,周文王大...
原创 养...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这位乱世枭雄,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
原创 苏... 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国,简称德左地区,位于摩尔多瓦境内的德涅斯特河东岸,现在虽然已经取得事实上的独立,...
原创 这... 当时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时,他并不为首长看好。 一是当年他才16岁,人还没有三八大盖高;二是他还戴...
原创 燕... 朱元璋的后裔间的皇位之争,就如历史剧中的激烈角逐,被追溯、被研究,不只因为那些有实力的人,更因为运气...
原创 他... 说起梁山好汉,人们大多耳熟能详,其中智多星吴用的名号,一样有很多人听闻过,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这...
非遗美食之福建——福州苏苏酱鸭 福州苏苏酱鸭制作技艺始创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已有一百多年历史。2009年“福州苏苏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