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朝为什么一定要打高句丽,高句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迪丽瓦拉
2025-08-19 22:36:19
0

在以往的历史教科书当中,隋炀帝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很差劲,弑父夺媂、荒淫无道不说,脾气还挺暴躁。

影视剧中的隋炀帝形象

几番征辽东不利,隋朝方面损兵折将,隋炀帝却跟高句丽这个偏远之邦越打越上瘾了,哪怕打得国家动荡不堪,民不聊生,却依然选择使劲死磕,不死不休。

领导挺较真,但下面的人却受不了了,谁都不愿去辽东送死。最终在王薄的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之中,浩浩荡荡的隋末起义拉开了亡隋的序幕。

隋末起义

那么为何隋炀帝非要执着于打高句丽呢,高句丽这个东北亚政权在当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高句丽的实力如何

对于高句丽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一般来说研究高句丽的历史,最好是参考朝、韩历史资料,但韩国人的想象力,实在是让人感到了无力吐槽,太不靠谱了。

韩国人的高句丽疆域观

如果按照他们的疆域想象图来看的话,那当初死磕高句丽的隋炀帝,绝对算得上是个民族英雄,而且是一位敢于用鸡蛋碰石头,还碰了好几次的铁汉子。

关掉“想象+美颜”滤镜之后,真实的高句丽的疆域其实也不算小。从公元前2世纪最初第二玄菟郡内濊貊系土著首领宫将第二玄菟郡赶出浑江、鸭绿江流域,正式建立高句丽政权之后,高句丽的疆域便开始了动态变化。

直到隋炀帝时期,高句丽的疆域范围已经成为了东北亚地区一个不可忽视的、很有实力的政权。

隋时期的高句丽

今天中国辽宁省辽河以东地区、吉林省中南部、黑龙江省东南部以及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全境;韩国首尔、仁川广域市、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北部、忠清南道东北一部,以及庆尚北道东北大部分地区,俄罗斯沿海州南部都在其控制范围之内。

当然,高句丽再大,历史上,其疆域范围也肯定大不过隋朝。就像当年高句丽驱逼靺鞨、固禁契丹、杀害边人之时,隋文帝曾派人到高句丽的王庭,斥责对方:

历史剧当中的隋文帝形象

“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衍,命一将军,何待多力?”

隋、高句丽之间的实力落差,从隋文帝带着威胁的语调当中,便可窥一斑。

那么实力既然如此悬殊,这场仗为啥最终弄还是打起来了,而且打成了一场不死不休的祸国之战?

最主要的原因是,这场战争对于隋朝来说,是统一战的最后一站;而对于高句丽来说,将实力推进到辽河以西的地区之后,他也看到了不用低声下气当小弟的可能。

双方都觉得不能再向后退缩,于是,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双方的观点

一般来说,在国外人看来,隋朝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争属于一场隋炀帝专治不服的侵略战争。

然而,熟悉中国历史的小伙伴们,不难发现,当时灭掉陈国统一华夏的隋朝,作为终结一百多年南北朝分裂局面、再次重现大一统光辉的王朝,他的雄心绝不可能将昔日的故土辽东,弃之不顾。

从古文献上可以看到,高句丽王国的发源地——辽东地区,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属于华夏之地。

当时,燕国打败古朝鲜,在其故地设立了辽东郡。

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108年,汉朝灭掉古朝鲜最后一个王朝——卫氏朝鲜,在鸭绿江中游设立汉四郡——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

汉四郡

其后,历代王朝都把辽东视为其东北领地,到了隋炀帝时期,虽然高句丽已经闷声蚕食了大片东北领土,但在辽东之地的归属问题上,隋朝方面依然觉得:这块地儿,是我的。

当年负责“四夷经略”的隋朝黄门侍郎裴矩,曾对隋炀帝说道:

高句丽本箕子所封之地,汉晋皆为郡县,今乃不取,别为异域,......当陛下之时,安可不取,使冠带之境,遂为蛮貊之乡乎?

对于隋朝来说,辽东之地倘若不复,统一大业就不完整,而且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东突厥“举国从化”的先例,隋朝方面觉得,高句丽的王完全可以像启民可汗那样,举国归降,这样实现和平统一。

然而,这种提议,对于当时的高句丽王来讲,那可是相当令人上火。

因为,在高句丽方面看来,让我当小弟,以我的实力,还真丢不起这个人。

两人本来就荡得很艰难的友谊小船,便开始向着翻的方向走了。

高句丽的野望

之前,高句丽就是一个很有想法的政权,而且在东北亚地区,权谋手段一直玩得也挺溜。

在隋朝刚刚成立之时,四面受敌,西面有吐谷浑,南面是陈朝、北面是突厥巨无霸,东北还有北齐余党高保宁集团和契丹、奚部等诸藩,东面盘踞着高句丽。

这个时候,隋朝和高句丽面对“控弦数十万”的突厥部族,自然要抱团取暖,高句丽遣使入贡,也只是表示一个态度。

哥,这关头,咱俩可不能闹翻呀。

明白。

其后,在隋朝统一南陈之后,腾出手来收拾突厥,最终数次大战之后,达头可汗汗国崩溃,东突厥启民可汗举国归附。

此时东北亚的秩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由先前多个势力平衡交错的均衡,转为以隋帝国为中心的崭新格局。

隋地图

作为北方霸主,突厥的势弱,让隋朝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让高句丽开始趁乱浑水摸鱼,借着隋朝和突厥大打出手之际,不断南进,隋朝回过神一看,哎呀,这货竟然已经突到辽河附近,隔着大陵河跟咱靠在一起了。

这个小弟,很不老实,也很有想法呀。有野心的小弟,太危险,这应该是当时隋朝上下朝臣的共识。

于此同时,隋朝不断张扬的盛世,以及强大的向心力,也使得原本依附高句丽的契丹、靺鞨等族,开始纷纷改换门庭,抱大腿。这让始终处于割据思想的高句丽,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为此,高句丽的抱团取暖想法,再次付诸实施,这次他抱的是突厥,而且抱的是让隋炀帝比较看好的启民可汗部众。

大业三年(607 年)隋炀帝巡幸榆林,在突厥启民的帐内,发现高句丽使者,宴会上隋炀帝令高句丽使者回去转告其国王,速速派遣使者朝贡,否则将与启民可汗一起,巡视彼土。

然而,隋炀帝的话,最终高句丽还是没有听进去,不仅没有示好的表示,反而加快了朝鲜半岛征伐的步子,猛揍跟隋朝交好的新罗政权。

朝鲜半岛

不震慑住高句丽,就不可能获得稳定、和平的东北边疆,认识到这一点之后,隋炀帝不久便产生了征讨高句丽的念头。

随后,隋炀帝于大业八年、大业九年、大业十年前后三次对高句丽用兵。然而,隋炀帝却忽视了,高句丽毕竟也是一个立国几百年的政权,同时百万雄师北上,天气、粮草都是一个影响战争的非常敏感因素。而以逸待劳的高句丽,选择坚清壁野的打法,确实也最终拖垮了隋军。

三次伐辽东,均以失败告终,最终也使得隋朝被拖入了崩亡的地步。

结语:

高句丽是个不安分的政权,从隋朝立国之时起,它就不断积极地“治兵积谷”,表面臣服,实则加紧修筑防御工事。

刚开始隋朝顾不上管它,然而当隋朝北服突厥,西平吐谷浑,新罗与百济都表示臣服之后,只剩下一个倔强的高句丽突兀地站在那里,让隋朝东北边疆显得非常不稳。

同时,高句丽对隋东北边境的侵袭,构成了对东北地区的威胁。统一的中原王朝受威加四海、攘服四夷的“华夷观”影响,绝不可能容许在自己的政权东北缘,再出现一个强大的政权。

因此,上进的高句丽,遇到了强大的隋朝“霸道总裁”,钢怼钢,硬碰硬,自然一碰就火星四射。

套用数百年后的一句名言:

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酣睡。

这应该就是隋朝和高句丽不死不休战争的最根本原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强... 蒙古帝国强盛一时,为什么会分裂?这确实与成吉思汗对儿子们,对皇室的分封,造成向心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西德是如何从二战废墟中恢复并发... 西德为何能在二战后从废墟中迅速恢复并崛起为经济大国的?那么当时德国在分裂为西德与东德后,西德为什么能...
原创 三... 人生在世,我们会遇到很多事,许多时候需要我们来做出决定。但是,你做出的决定不可能事事都是完美的,总有...
原创 2... #历史开讲# 公元264年1月,司马昭写信告知钟会,声言他已提兵十万,入驻长安,防备邓艾麾下谋反。收...
原创 这... 清朝作为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所以搜集史料什么的比较方便,所以吸引了不少的清史粉。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也...
原创 古... 过继立嗣,在古代中国是一种很盛行的习俗,这种举措,从先秦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逐渐绝迹。 因此,现...
原创 唐... 唐朝中后期,国内藩镇林立,然而在这些割据一方的军阀之中,有一位却极度的悲催。他原本只是军阀部将,却在...
原创 丁... “强鞑渐兴,其势已足以亡金。昔吾之仇也,今吾之蔽也。古人唇亡齿寒之辙可覆,宜姑与币,使得拒鞑” ——...
原创 非... 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时间长达61年,是中国历史上...
原创 浅... 往最深处想,沿着故事发展说,麻烦各位看官点击“关注”,更方便地和作者沟通、和读者分享,一起体味人间百...
原创 铁... 送走高欢,孝武帝急匆匆回宫,他要先解决掉三个心腹大患,这三个人都曾做过皇帝,目前都还住在洛阳城里。 ...
原创 东... 罗马,欧洲的辉煌!古罗马帝国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起家,历经罗马王政时代和罗马共和国,到了公元...
我国历史上智商最高的5个人,诸... 提到我国历史上智商最高的人,无疑是伟大的毛主席,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除了毛主席,还有五位智商颇高的...
原创 《... 《史记 ·周本纪 》详于开头,略于结尾,花了较大篇幅来描述武王伐纣的过程。据《周本纪》记载,周文王大...
原创 养...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这位乱世枭雄,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
原创 苏... 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国,简称德左地区,位于摩尔多瓦境内的德涅斯特河东岸,现在虽然已经取得事实上的独立,...
原创 这... 当时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时,他并不为首长看好。 一是当年他才16岁,人还没有三八大盖高;二是他还戴...
原创 燕... 朱元璋的后裔间的皇位之争,就如历史剧中的激烈角逐,被追溯、被研究,不只因为那些有实力的人,更因为运气...
原创 他... 说起梁山好汉,人们大多耳熟能详,其中智多星吴用的名号,一样有很多人听闻过,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这...
非遗美食之福建——福州苏苏酱鸭 福州苏苏酱鸭制作技艺始创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已有一百多年历史。2009年“福州苏苏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