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霍去病打下4座城,取了4个霸气名字,两千多年没改名并沿用至今
迪丽瓦拉
2025-08-20 00:03:22
0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两千多年前,北边的匈奴仗着兵强马壮,一次次越过长城,对着边境的百姓烧杀抢掠。

而当时的西汉王朝虽有心驱除匈奴,奈何当时的西汉骑兵数量极少,马的数量更少,

对匈奴只能委曲求全,和亲、纳贡

,而匈奴的胃口却越来越大,百姓的赋税徭役也越来越重。

整个中华民族都活在匈奴的阴霾下。

这时,一个17岁的少年站了出来,他对着汉武帝,一字一句地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从此,他一路北征,还给了后方百姓一世太平,直到现在,

他打下的四座城还沿用了他当时取得名字。

这个年轻人就是

霍去病

,他是如何实现驱逐匈奴大业的?那四座城又是哪四个呢?

命途多舛,天降武曲星

公元前141年,平阳侯府的一个女奴

卫少儿

与平阳县的一个小官霍仲孺私相授受了,不多时,卫少儿便怀了孩子。

但由于卫少儿当时只是一个女奴,地位极为卑下,而霍仲孺虽然是个小官,但是好歹是官宦人家。所以即便卫少儿怀上了孩子,他也没有带卫少儿走的意思。

后来霍仲孺述职结束后,就直接回了老家平阳县,连卫少儿一面都没见。

卫少儿无奈只能自己抚养刚出生的孩子,

而这个孩子就是

霍去病

霍去病刚出生的时候,便

哭声嘹亮,四肢强力,天生的好身子

但他既是

一个奴婢的孩子,又是一个不被父家认可的私生子

,境遇可想而知。他从小便跟着母亲在平阳侯府劳作,还经常被其他下人侮辱打骂,三天两顿殴打辱骂都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

但好在命运还是眷顾他们的。

公元前139年,

卫子夫一舞获得了汉武帝的倾心

,随后便被

刘彻

接到了皇宫中,在后来甚至成为了皇后。

卫氏一家也就此开始走了上坡路。

因为卫子夫当时极其受刘彻的重视,她的家族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卫少儿更是免去了奴的身份,嫁给了一个贵族家庭,霍去病也就跟随着母亲的步伐,进入了上层阶级。

继父没有因为霍去病是私生子就苛责他,反而给了他一切上流人家应受的教育资本。而在学习中,

霍去病开始逐渐在马术和骑射上崭露头角。

他也对这些刀枪棍棒的武术颇为喜爱,每天天不亮就开始操练,每一样都学的有模有样。

当时,霍去病的舅舅

卫青

屡屡打出胜仗,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将军。

卫青看出这个侄儿的天赋极佳,就将霍去病接到了身边,卫青告诉霍去病,打仗不能只靠蛮力,而是要有智慧,要懂得摆兵布阵。

或许是由于家庭自带的行军天赋,

霍去病对排兵布阵极为有天赋

,在卫青的教导下,他还能触类旁通。

很快,卫青家有个年轻后辈有大将之材的风声便传到了汉武帝耳朵里,当时汉武帝极为高兴,因为

他正在到处招兵买马、广罗人才,决心要给匈奴以重击

,让其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世世代代都不敢侵犯中原领土。

于是刘彻就传召了霍去病,并将霍去病留在了自己身边做侍卫。为了测试霍去病的功夫,刘彻那段时间还经常出去打猎,他为霍去病年纪轻轻却有一身无比娴熟的骑射功夫而赞叹。

赞叹之余,他拿出

《孙子兵法》

等古代先贤的兵法,想告诉自己的这个外甥如何运用兵法。

但学了一段时间后霍去病告诉姨夫刘彻,书看多了思维容易固化,

行兵打仗要看自己的谋略能否周全,不能只是读书。

听了这样的话,刘彻哈哈大笑,说

霍去病必将成为大材

卫青和汉武帝的教导,一个教导前线作战以及将军之才,一个教导大局观和形势判断。

有了这两个大人物的教导,霍去病的成长速度飞快。

17岁,

刘彻就封霍去病为剽姚校尉,并命令卫青带着霍去病去前线出征匈奴

。因为刘彻和卫青都觉得,没有实战过的学习就是纸上谈兵,他们不想自己拼劲全部的能力,教导出一个“木头”,所以就决定带着霍去病出征匈奴。

谁都没想到,霍去病第一次出征就给了这俩人一个大惊喜。

名震漠北,用兵如神

说起霍去病的第一场出战,可以说是

首战即高光

公元前123年,霍去病跟着舅舅卫青来到了前线出征匈奴。

当时的霍去病刚刚17岁,还是一个热血有冲劲的青年。而他的舅舅卫青经过了多次战争的洗礼,已经变得沉稳,不会“横冲直撞”了。

所以到达前线战场后,卫青就下令休养生息,等匈奴开始进攻的时候,就开始抵御。

这种方式在当时确实是主流思想,在当时,只要不打败仗,只要能抵御住匈奴的进攻,就算是胜仗了。

这是胜算最大也是安全性最高的打法。

但霍去病却看不过去这种打法,他认为这种做法会让自己陷于被动,每次都要等到匈奴那边吃饱喝足有拼劲的时候,我方再进行抵御。我方由于长时间的精神紧绷就很容易松懈,打仗时就很容易被击溃。

但是卫青却告诉霍去病:

“打仗怎么能是儿戏,说去进攻就去进攻,你的想法还是太年轻了。”

卫青还是秉承保守,并告诫霍去病在战场上不要过分莽撞,看着自己怎么做就好。

但霍去病怎么会听卫青的呢?他趁卫青不注意的时候,就

带着卫青给自己的八百骑兵冲进了匈奴老巢。

他带着800个骑兵一口气解决了匈奴2000多人

,还将匈奴

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匈奴的国相

等一系列高官,捆起来带了回去。

匈奴人当时也没想到,西汉的军队竟然换了打法,之前都是自己准备好了,他们来抵抗的,现在自己还没准备好,西汉那群人就来进攻了?

西汉人不讲武德。

就这样,

霍去病凭一己之力发动“闪电战”,出其不意地进攻了匈奴的老巢

,由于主将等人或死或俘,这次集结起来的匈奴大军直接被一举击溃。

等霍去病带着这些匈奴高官回到营帐时,卫青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大受震撼,他不知道霍去病是怎么做到的,只能感叹:

长江后浪推前浪。

自此,霍去病一战封神。

消息传到朝堂,多少朝堂上的官员都抱头痛哭,击溃匈奴有望了,中华大地再也不用受到匈奴人欺压了。

汉武帝也直接

封霍去病为

“冠军侯”

,勇冠三军。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霍去病开启了驱除匈奴的从军生涯。霍去病指挥战争的这几年,河西走廊彻底被打开,这也是霍去病的另一个传奇。

打通河西走廊,四城更名

霍去病击溃匈奴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1年,

匈奴卷土重来,集结了5万的兵马,驻扎在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对中国的意义重大,一方面河西走廊丰沃的水草和广阔的平原是训练骑兵的绝佳之地,这块土地要是落到匈奴人手中,那便是直接递给对方一把利刃。

另一方面,河西走廊是中国与西域交往的必经之地,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匈奴直接驻扎在河西走廊,可谓是踩到了汉武帝刘彻的逆鳞。

刘彻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精兵去攻打匈奴。

一万西汉精兵对战五万匈奴精兵。

匈奴人知道这个消息笑了好久,因为西汉给他们的印象就是重文轻武,武将都太弱了。

因此他们彻夜欢歌了好几天。

但这次领兵的可是霍去病呀,他们之前明明吃过霍去病的亏,却还是不把这个年轻人放在心里。

这次,霍去病照样没给他们休养的机会,他带着自己的精兵,日夜不休赶到了战场。

霍去病秉着“神兵天降”的作战理念,带着自己的一万骑兵,悄无声息地从陇西出塞,沿着乌亭逆水而行,边走边扫荡了5个匈奴的小部落。

而后

六天内急行了一千多公里

,越过焉支山,继续向西北挺进,直接到达匈奴的老巢,即浑邪王、休屠王的驻扎地。

在经过短暂战争后,二王不敌,只能带着残军逃命。祁连山北麓的第一场战争就此取得胜利,

霍去病不仅斩杀了敌军8600余名,还缴获了匈奴众多官员。

回程的路上,霍去病又遇到了匈奴的折兰王和卢侯王的追杀,

霍去病指挥三千兵力,一举绞杀了折兰、卢侯二王,胜利回师。

而后,汉武帝趁热打铁,又拨给霍去病万余名精兵,派公孙敖协助,准备彻底将匈奴赶出河西走廊。

按照原本的作战方案,霍去病带领军队走北路,从敌军后方进攻,插入敌后,切断敌人的退路。

公孙敖走南路,从正面进攻,将匈奴军队夹在中间,全力绞杀。

但没想到的是,等霍去病带领军队穿过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大沙漠,又走到酒泉的时候,公孙敖带领的军队竟然迷失了方向,走丢了。

原定的进攻计划只能推翻重来,而霍去病也已经深入了敌军后方,战争迫在眉睫。

失去了前方军队的协助,自己还深入了匈奴老巢,一着不慎,就容易被匈奴人围困起来。

但毕竟已经行军了数千里,不能就此作罢,于是

霍去病还是下令,从匈奴的侧后方发动进攻,断其后路,哪怕自己战死也不能让匈奴军撤离。

在这种破釜沉舟的决断下,

霍去病的军队大破敌军,杀死敌军三万人。匈奴单于的妻子、王子、相国将军等

63人被俘

河西大捷,此次作战,使得西汉和匈奴的地位发生了翻转,匈奴失去河南中原地区后,又紧接着失去了河西走廊。

匈奴在中国西北部的根基彻底被捣毁。

河西走廊彻底被打通,匈奴再也没有与汉朝争夺土地的力量。汉武帝下令减少徭役和赋税,整个国家百姓身上的重担都被撤下,西汉经济迅速且繁荣地发展起来。

霍去病这一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他拿下了四座城,并专门为这四座城取了名字。

分别是

敦煌、酒泉、张掖、武威。

这四个城市的名字,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依旧在沿用。而这四个城市的名字,也是经过了霍去病的深思熟虑的。

敦煌:敦煌,敦:大也;煌:盛也;不至敦煌,未知天地之辽阔。

取名敦煌,一方面是说该地天地辽阔,浩然常怀;另一方面则是对国家的美好祝愿,以此为起点,国家盛大辉煌。

酒泉:酒泉其水若酒,最出名的就是夜光杯。

当年王翰说的“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夜光杯讲的就是酒泉。

而酒泉也有个传说,就是当时霍去病行军到疏勒河时,为了犒劳三军,霍去病将番邦进贡的葡萄酒倒入泉水中,赠饮三军,虽然酒味被大大减淡,但是士兵们仍记得霍去病的好,就将这个地方称为“酒泉”。

张掖:张掖原本称为“甘州”,是个切切实实的咽喉要道

,而它的名字取自“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张掖则直接表明了它作为丝绸之路咽喉的重要地位。也就是在这里,霍去病实现了以一万击溃敌方五万的神话。

武威:取自“武功军威”

,著名的青铜器“马踏飞燕”就是武威的标志,用这两个字作为名字,就是想彰显大汉王朝的强盛繁荣。

名如其人,霍去病起的这四个名字就能看出他的性格,骁勇善战、万夫不当、胸有沟壑。

后记

写到这里,不免要提一下这个天才少年的去世。

24岁的他在立下了屡屡战功后,猝然长逝。

他的名字没有帮他避免病痛的侵蚀,这属实让人叹息。

但即便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他也没有就此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咋后世,有众多文人贤客对其进行歌颂,他活成了中华民族一颗闪亮的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东... 华佗,外科医生鼻祖,一套五禽戏和一剂麻沸散都是神乎其神的存在;皇甫谧,针灸鼻祖,一部《针灸甲乙经》为...
原创 历... 罗厄诺克岛殖民地,115名殖民者集体失踪事件。 (殖民者绘制的岛屿地图) 这是一次关于美洲大陆最早...
原创 项... 项羽为什么要坑杀20万秦军呢?把这二十万人变成自己的力量不是更好吗?而且,项羽原来也是这么做的,但他...
原创 2... 关乎存亡的战役 西晋永嘉五年4月,西晋最后的主力20多万在东郡被奴隶出身的石勒包围歼灭,晋军的尸体堆...
原创 为... 窝阔台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第三子,也是后来的元太宗,拖雷是铁木真第四子,后来被儿子元世祖忽必烈追谥为元睿...
原创 浅... 文|鎧 编辑|刺猬 父子内战后重臣权力版图的调整 经历过830年和833年两度父子内战后,虔诚者路易...
原创 始... 一统六国之后,中华民族第1次成为了一个大统一的家庭,嬴政此时早上的人生巅峰,志得意满的他说,自己功盖...
原创 越... 越南阮朝最后一位皇后是南芳皇后,她是末代皇帝保大的妻子。是阮朝历史上唯一一位大婚时就被册封为皇后的皇...
原创 蚩... 蚩尤真的存在吗 蚩尤这个名字对于有些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人们常常说我们是炎黄子孙,对于炎帝和黄帝并...
原创 赵... 赵匡胤,宋朝的奠基者,他在统治后期身体渐差,思虑继承人问题。在洛阳考察途中,病倒,但太医妙手回春。继...
原创 赵... 在《三国演义》中,武将们上阵杀敌时常常以响亮而霸气的自报家门展现个性。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少主时对...
原创 重... 中国古代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就有了阶级的区分,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所建立的部落发展到一定程度,私有财产...
宋朝有一位考生,落榜后不甘心写... 在1009年,一位信心满满的才子走进了考场,满心期待能顺利中举。然而,现实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没想...
原创 韩... 在北京的望京地区,聚集着国内数量最多的韩国人。在他们眼中,周围的中国人永远是那么行色匆忙,而隔着一条...
原创 项... 汉王五年冬十月,公元前203年,刘邦在固陵县与韩信、彭越达成协议:击破楚军之后,刘邦册立韩信为齐王、...
原创 蜀... 一、关羽的三个儿子 1、关平 在演义中是关羽收的义子,可以说和他的父亲一样,都是赫赫有名的将军,都...
原创 与... 史家张文杰先生在他的《简读中国史》里,有相当多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值得肯定的;但在他第七篇“两个世界的...
总书记,我想对您说|守护“冷门... 何以中国? 简牍曾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书写载体,为数千年前中华文明的繁荣兴盛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佐证。而因...
原创 雍... 清朝的历史精彩纷呈,不管是从努尔哈赤还是顺治、康熙,然后到雍正,宫廷内斗一桩接着一桩。最出名的莫过于...
原创 鼎... #头条群星8月榜# 辛亥革命的时候大清拉胯的表现,真的很难想象大清怎么一下子就不行了,但是大家要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