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帝国的尴尬:李嗣源晚年后继无人,注定王朝悲剧
迪丽瓦拉
2024-11-03 15:39:22
0

原标题:后唐帝国的尴尬:李嗣源晚年后继无人,注定王朝悲剧

五代时期的后唐,是沙陀人李存勖建立的,因此可以叫做沙陀唐朝。沙陀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嗣源被视为五代十国时期难得的明主,不过,李嗣源晚年后继无人,也注定了沙陀唐朝后期的动荡以及必然灭亡的命运。

1、李嗣源的苦恼

沙陀唐朝被视为五代时期疆域最庞大的王朝。因为沙陀唐朝版图鼎盛的时候,北方的燕云十六州还没有丢失,契丹因为没有这燕云十六州,所以势力并不大。同时,西南的王氏蜀国(前蜀)也一度被沙陀唐朝所吞并。周边很多割据势力也纷纷向沙陀唐朝称臣,因此当时很多人认为沙陀唐朝或许有一统天下的趋势。

其实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于一个强者来说,到了晚年如果继承人出现问题,无疑是人生的一大悲剧,也因此现代才有个“二世祖”的说法。其实从科学角度来看,所谓均值回归——即强一代的后人沦为二世祖,倒是符合这个原理。

其实早在沙陀唐朝统治中原之前,朱氏梁朝(五代后梁)的皇帝朱温在看到李存勖(沙陀唐朝的开国皇帝)以后,也产生了恐惧感:因为朱温深知自己在世的时候或许朱氏梁朝还能压制李存勖,但自己的儿子却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那时候朱温对朱氏梁朝的前途是有悲观心理的。果然不出朱温所料,朱温过世没多久,朱氏梁朝就被李存勖的沙陀唐朝推翻。

此时风水轮流转,李嗣源无疑处于当年朱温的境地里:因为面对沙陀唐朝内部错综复杂的局面,李嗣源也对继承人问题感到纠结和苦恼。

2、李从厚被厚待

在李嗣源晚年,李嗣源可以选择的继承人有两个:即李从荣和李从厚。李嗣源其实更侧重让李从厚来接班:当然论年纪,李从荣大于李从厚,不过五代乱世,所以立大一点的儿子做继承人在这个世道里不成立。

李从荣和李从厚其实都存在很大的短板。

李从荣是一个喜欢附庸风雅的人——名义上李从荣热爱文学诗词,但其实这方面并没多少造诣。并且作为乱世中靠弓马得天下的李嗣源,对于文人这套其实也有一定的鄙视心理。所以后世分析,可能是李从荣的这种附庸风雅的毛病,让李嗣源没有考虑册立李从荣做继承人。

而李从厚相对来说,也是资质平平的人——如果在太平年月里,李从厚或许可以勉强成为一个守成的君主。但是如果在五代这样的乱世——皇帝本质上和军头差不多的年代里,李从厚其实也驾驭不住局势。但是在二选一的情况下,李嗣源只能选择李从厚。

当然说到这,可能还有人会说,李嗣源不是还有个儿子叫李从珂,后来也做了皇帝吗?但是,李从珂不是亲生的,是李嗣源的养子。李嗣源一般来说,不会在有亲生儿子的基础上,选择让养子当皇帝。

3、李从荣之死

李从厚的接班人地位没能保持太久,就因为沙陀唐朝上层社会的权力斗争影响,而出局——最起码当时朝廷的枢密使安重诲就对李从厚颇为不爽。所以在安重诲的运营之下,李从厚出局了。而二选一的格局也可以视为此长彼消的格局。就这样,李从荣翻盘了,得以顶替李从厚成了皇位的接班人。

李从荣的翻盘也是昙花一现。

因为李从荣不怎么会做人,尤其是感觉自己是未来的皇帝以后,就开始肆无忌惮,这导致朝廷很多实力派大佬都被李从荣得罪了,而李从荣非但没感觉这是危机,反倒觉得很有本事。

终于到了长兴四年(西元933年)冬季,李嗣源得病,陷入休克。李从荣得到错误消息,认为李嗣源死了。于是组织兵马准备强行入宫登基称帝。

而朝廷里的实力派很清楚,李从荣的秉性如果做了皇帝,他们肯定没好日子过,更何况,现在皇帝还活着,李从荣就打算进宫继位,这完全可以视为李从荣想要谋反。于是实力派一方面组织力量准备平息李从荣的叛乱,另一方面把此事通报给李嗣源。李嗣源唯恐李从荣弑杀自己,所以也下诏让各路军队弹压李从荣,在弹压的过程中,有和李从荣有利益冲突的将领,趁机杀死了李从荣。

4、结尾

此时李嗣源已经处于病入膏肓的状态,加之李从荣事件的影响,李嗣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皇位由李从厚继承。李从厚在位没多久就逼反了李从珂,最终被李从珂推翻。李从珂在位期间和大将石敬瑭反目,最终导致石敬瑭引契丹兵协助自己武装叛乱。李从珂没能镇压叛乱,最终选择自焚。

李从珂死,也意味着沙陀唐朝的灭亡。

可以说,这一切的悲剧,根本在于李嗣源后继无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而它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则是一位传奇人物。朱元璋从一个贫苦的农民,经...
原创 如... 在“煮酒论英雄”的场景中,曹操实际上有机会杀掉刘备。如果曹操当时果断出手,历史的走向将完全改变,三国...
原创 张... 长坂坡之战中,张飞一度误解赵云投敌,愤怒之下甚至说出要将赵云一枪刺死的狠话。幸好刘备及时劝解,让张飞...
原创 日... 1910年3月26日,旅顺的清晨冷得刺骨。监狱的铁门打开,日本人押着一个穿白色韩服的年轻人走向绞刑架...
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11月7日政协中华路街道联络委联合中华路小学组织“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活动...
原创 西... 在唐朝的辉煌时代,发生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瞬间。那是武德九年,整个朝堂的气氛风起云涌,李世民站在...
诗人@永泰:开在大宋朝的那些梅... 中国人爱梅,梅兰竹菊“四君子”,梅列首位。 宋代是中国梅花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著名的梅花典故、诗...
原创 刘...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诞生了许多王朝。而在其中有一个王朝,其开国皇帝的故事尤为励志。这个皇帝出生贫寒...
原创 他... 在与李鸿章有血缘关系的后辈之中,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女作家,甚至入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20位杰出女性”的...
原创 东... 文/袁 帆 鞍山,一座因钢铁工业而兴起的现代城市,其正式建立并命名的历史只有约90年;清华,一所与“...
原创 李... 公元211年,刘备在法正的帮助下,发动了入川之战。虽然庞统在落凤坡英勇战死,但刘璋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
原创 何... 我们常常听到“燕云十六州”这个词,虽然大多数人对它的了解并不深刻,甚至只是有些模糊的印象。历史上有这...
“唐诗之都”品牌效应如何最大化 雷蕾 唐诗是中华文化史上的明珠,长安是唐诗创作的地理中心。唐诗与长安有说不尽的故事,今天的西安建设“...
原创 柴... 我国四大盆地,从北往南依次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其中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
逝去的古建筑 数千年的历史传承古老的中国留下了很多令人惊叹的古建筑,那是一种渗透在骨子里面的美,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
《顾廷龙年谱长编》中的“学术彩... 2025年11月10日是顾廷龙先生一百二十一周年诞辰。去年上海图书馆曾分别在本馆、东馆举办展览纪念顾...
原创 无... 近代的中国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贫穷和落后,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不断在变得更加强大,但仍有不少...
“面具之下:发现三星堆与金沙”... 新华社英国牛津11月9日电(记者赵家淞)“面具之下:发现三星堆与金沙”展览与学术研讨会8日在英国牛津...
原创 刘... 公元422年5月,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生命的最后时刻悄然降临。这位一生征战沙场、建立赫赫功业的君王,在临...
海捞瓷是什么?西安博物院专题讲... 作为“碗礁瓷语——碧波启封的丝路时光舱”展览的系列重要活动,11月7日,西安博物院特邀西安美术学院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