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墩墓史学价值的初步认识
迪丽瓦拉
2024-11-03 18:41:26
0

原标题:武王墩墓史学价值的初步认识

徐良高 宫希成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8日 第 06 版)

4月16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武王墩一号墓发掘阶段性成果发布会在安徽省淮南市召开,这个令学术界充满期待的考古项目首次揭开神秘面纱。

武王墩大墓无疑是一项重大考古发现,成果发布后,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成为网络热点话题。基于发布成果,我们谈谈对武王墩大墓史学价值的初步认识。

首先,武王墩大墓无疑是迄今经过科学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虽有盗扰但保存状态良好的楚国高等级墓葬,应属于楚王级别墓葬。

迄今,考古发掘的东周时期楚系墓葬超2万座,其中属于高等级贵族大墓的,有令尹级别的,如淅川下寺2号墓,有封君级别的,如江陵天星观1号墓、信阳长台关1号墓,有大夫级别的,如荆门包山2号墓、江陵望山1号墓、枣阳九连墩1号墓等等。属于楚王级别的墓葬中,荆州熊家冢大墓主墓未发掘,仅发掘了车马坑等附属遗存,淮南李三孤堆大墓是上世纪30年代被盗掘的,墓葬形制、结构和随葬品情况不甚清楚。这些令尹、封君和大夫级别墓葬的椁室只有5个或7个分室,墓坑比武王墩一号墓小得多,而武王墩墓有9室,墓坑边长达51米。熊家冢陵园面积731亩,陪葬车马坑长132.6米,小于武王墩大墓的2100余亩陵园和148米长车马坑。从随葬品规格来看,武王墩大墓随葬的大鼎口径初步测量为88.5—88.7厘米,是迄今所见最大的楚国大鼎,而鼎不仅是当时的国之重器,更是墓主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至于墓主人是不是楚考烈王,虽然根据文献记载和相关遗存的分析,存在这种可能性,但目前尚缺乏明确的考古学证据。到目前为止,武王墩墓的考古发掘只进行到1/3,与之关系密切的李三孤堆大墓过去曾出土过多件含宣王、威王、考烈王、幽王等楚王和太子、王后刻铭内容的青铜器,武王墩大墓也可能出土同类楚简和青铜器刻铭内容等关键性证据,进而帮助我们最终确定墓主身份。

武王墩大墓考古填补了科学发掘的楚系墓葬中顶级墓葬的空白,完善了楚墓的等级序列资料,为研究楚文化的丧葬习俗、社会等级与礼乐制度、宗教信仰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本次发掘是一次秉持精细化发掘理念,预先制定周密发掘规划,文物保护与多学科研究同步开展的科学发掘。通过发掘和研究,我们不仅知道了楚人如何营建陵墓、埋葬逝者,而且从随葬品中获得古人的衣食住行、祭祀、娱乐和科技水平,以及楚国宫廷的职官设置等诸多方面的历史信息。比如,从棺椁来看,不仅体量巨大,而且结构精巧,多重木墙和盖板之间紧密扣合,榫卯相连。如此大量的木料和复杂的设计构造,不仅体现了墓主的雄厚实力,而且显示出当时存在经验丰富的专门机构在组织设计与施工。又比如,椁盖板上墨书文字中的“南集府”“北乐府”与过去李三孤堆大墓出土铜器铭文中的“六室”“少府”“太府”等,应是为楚国宫廷服务的专门机构。

此外,本次发掘成果还对解决长期未决的相关学术争论和文物功用问题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如李三孤堆大墓椁室也是相似的“亚”字形9分室结构、盗墓出土的勾状花石块原来是椁室内壁挂钩。

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为避强秦而迁都寿春,寿春城成为楚国的最后都城。考古发现显示寿春城由一系列遗址构成,如柏家台一带高等级建筑基址群、寿滨小城、西南小城(文献记载推测为春申君所居)、出土多件龙纹玉璧的状元一号玉器窖藏、出土著名的楚国免税通关证书——鄂君启节的邱家花园遗址、出土18整版楚国金币“郢爰”的花园村遗址、牛尾岗制陶作坊遗址、楚国中小型墓葬分布区、位于瓦埠湖东侧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葬分布区等等。武王墩、李三孤堆大墓正是楚国高等级贵族墓葬中最突出的大墓。楚国建都寿春虽不足20年,但这些遗存无不显示出一种王都气象。武王墩大墓的发掘提供了探讨寿春城结构布局,确定寿春城性质与地位的关键信息。

战国晚期,秦楚争锋,楚在西方居于守势,然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楚威王灭越,楚考烈王灭鲁,楚国与楚文化在东方与东南方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武王墩大墓风格相似的楚文化土坑竖穴墓和陶俑、器物出现在苏南、浙江一带,代替了本地吴越文化的土墩墓和印文硬陶、原始瓷器。刘邦集团源于丰沛,项氏叔侄起于江东,皆楚后期占领之地。汉代文化中包含了浓厚的楚文化因素。由此可见楚文化整合东方、南方文化的成功和楚文化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武王墩大墓的资料为我们探讨楚国如何经营东方地区,楚文化如何整合东方、南方文化,进而认识楚国、楚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提供了重要实证。

楚都寿春时期正是秦统一的前夜,齐楚燕秦韩赵魏七雄争胜,逐鹿中原。孟尝、平原、信陵、春申四公子礼贤纳才,合纵连横,也为我们带来了“鸡鸣狗盗”“毛遂自荐”“脱颖而出”“无妄之灾”等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武王墩大墓和邯郸赵王陵、临淄齐王陵、新郑韩王陵、临潼秦东陵等一起成为这段跌宕起伏的战国风云的历史见证,而武王墩大墓是其中迄今为止唯一科学发掘且保存良好的王陵级大墓。

武王墩的考古发现让史书中的往事、成语中的故事,不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就在我们面前的触手可及的真实历史。

(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队领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综述 听从徐庶的建议,刘备三顾茅庐,前往拜访诸葛亮,诸葛亮也不负众望为刘备画出了一个完美的蓝图。 后...
原创 警... 1947年春天,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下,东北战场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配合东北战场作战,...
原创 曹... 张松是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的部下,因为厌恶刘璋软弱无能,无力统一天下。因此有了出卖刘璋,另投明主的打算...
原创 宋... 宋代八贤王,那群历史长河中的隐秘传奇,虽鲜为人知,却故事丰富。他究竟是何等风采的人物?在浩渺史书中,...
原创 宋... 宋真宗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在宋太宗的几次对辽战争皆以失败告终后。北宋对辽的战略态势由进攻转为防守,在...
原创 黄... 黄继光烈士的壮烈事迹早已广为人知,我们早在小学的时候,就在课本上读过他的事迹,无数人被感动的热泪盈眶...
谁更漂亮?万年县江娇、潘婷和李... 在当今这个资讯如潮水般涌来的时代,网络就像一只无比敏锐的触角,总能精准地捕捉到大众兴趣的关注点。就在...
原创 老... 今天给大家说说咸丰皇帝的故事,他就是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
原创 诸...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去了11位大将,单看名单就知道他败得有多惨。这场北伐被视为蜀汉兴衰的转折点,失去...
原创 有... 2021年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七十六周年,除了全球各地举办大大小小对于战争反思的活动以外,出版界也出了...
原创 诸... #深度好文计划#三国时代,英才辈出,而诸葛亮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星。他凭借超凡的智谋与兵法,协助...
原创 朱... 众所周知,朱元璋去世以后,历史迎来了一个分水岭。理论上来说,朱元璋死于洪武31年,那么接下来就是建文...
原创 沉... 人类起源于非洲。但是,根据现在的古地磁年代的层序划分等观点,学界多以170万年前为界,认为猿人(Ho...
原创 晚... #深度好文计划#晚清乱世,朝堂江湖风起云涌。然而,正是在这动荡之中,那些坚韧不屈的人们犹如磐石般屹立...
追随美德,成就英雄之路 古希腊的传说里,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在幼年时,就面临了一个选择:跟随恶德女神享受荣华富贵,还是与美德女...
原创 削... 《三字经》中“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自勉。”描述的是:西汉时期,公孙弘以及董仲舒的弟子路温舒早年...
原创 明... 石涛,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他平时特别爱吃苦瓜,而且自号“苦瓜和尚”。本文将与您共同探讨其中的...
原创 为... 在现代的影视作品中,隋朝的存在感一直都很弱,不是作为反面典型为唐朝所灭,就是作为唐朝产生前的背景板,...
原创 揭...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就在日本投降之前,美国向日本投下了两枚原子弹,就在两枚原子弹爆炸之后,日本的...
原创 日... 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当日本宣布投降,开始从中国撤离时,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却浮现出来:为何日本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