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欠揍?两次世界大战均由这个国家引起,其背后原因是什么?
迪丽瓦拉
2024-11-03 21:13:43
0

原标题:纯粹欠揍?两次世界大战均由这个国家引起,其背后原因是什么?

战争,是人类因贪婪驱动、以野蛮的方式的攫取利益的行为。

19世纪末期以来,欧洲列强吃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红利,迅速崛起。争先恐后地在全世界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尤其是在当时相对落后的非洲和亚洲地区。随着瓜分蛋糕的国家越来越多,殖民地的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

这种竞争矛盾具体表现为英法俄与德国之间的矛盾,以及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的矛盾。20世纪初,德国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地位超过了英国,将野心进一步扩张到觊觎英国已经取得的世界霸主的地位。

随着德国愈发频繁地将手伸向英国海外殖民地,掠夺英国在殖民地的既得利益,英国自然将德国视为头号竞争对手和威胁最大的敌人。

与英国有着同样顾虑的还有法国。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这让法国社会各界对德国的敌视更上一层,纷纷支持向夺取他们西欧和中欧霸主地位的德国报仇雪恨。而德国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断扩充军备,使得德法关系愈加紧张。

德国和俄国之间关系的恶化,是从贸易保护和管制开始的。德国禁止俄国牲畜输入,又限制俄国粮食进口。俄国也对德国报复,限制德国工业品进口。两国的生意做得并不顺畅,因此经常出现摩擦,关系持续恶化。

如此看来,德国似乎成了当时世界格局中的“搅屎棍”,倚仗着快速崛起的国力,到处招惹是非,不断向既成的国际秩序发起着挑战。

而俄国和奥匈帝国之间因为巴尔干半岛的归属问题,也是争得头破血流。这一矛盾,使德国很容易就找到了自己的盟友。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1879年,在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国与奥匈帝国签署了“同盟条约”,这个条约主要是针对俄国而设立的。

后来,意大利在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战争中战败,也被德国看准时机拉拢进“朋友圈”,对抗法国。1882年,德、奥、意三国签署了《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同盟国的小动作,早已引起了英法俄的注意。既然敌对势力为共同利益已经捆绑在了一起,这三个国家自然不会单打独斗,各自为战。为了在争夺利益的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把握更大,它们也暂时搁置争议,签署了协约,成为协约国成员。

至此,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在利益的驱动下,两方势力不断扩充军备,矛盾日益激化,并不断爆发出小范围的摩擦。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与妻子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枪杀,史称“萨拉热窝事件”。协约国和同盟国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萨拉热窝事件后来被认为是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7月28日,奥匈帝国借这一事件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战争持续到1918年11月11日,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终。然而,战后的各战胜国,在凡尔赛宫召开的战后协约会议,为重构国际秩序签署的《凡尔赛和约》,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凡尔赛和约》的条款,对同盟国核心德国的战后制裁极其严厉,这让德国民众在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后,又要面对各战胜国的盘剥,最普通的生活都难以为继,因此民众间普遍有一种对各战胜国的抵制甚至仇恨的情绪。

1933年初,阿道夫·希特勒出任德意志第三帝国总理,纳粹党开始掌握国家政权。希特勒违反《凡尔赛和约》20年停战的协议,开始秘密武装德意志第三帝国。

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将对外侵略扩张定为基本国策,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首先将目标定在了中国,妄图以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崛起和扩张,英法美等西方主要大国非但没有挺身而出,反而采取了明哲保身、处处退让的绥靖政策,极大地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气焰,对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战争起到了加速剂的作用。

在西方大国的纵容下,德国轻易占领了奥地利,意大利入侵了埃塞俄比亚,日本在中国侵占了东北和华北大部分地区。德意日这三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在各自都尝到了侵略的甜头后,更是又拉拢了一票看不清形势的“小弟”,组成邪恶的“轴心国”同盟,妄图瓜分整个世界。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回顾这两次世界大战,分析其内在原因,无外乎“利益”二字。这些自诩文明的现代人,以一种最野蛮的方式,攫取着利益,全然不顾给全世界、全人类带来的史无前例的灾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柴... 我国四大盆地,从北往南依次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其中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
逝去的古建筑 数千年的历史传承古老的中国留下了很多令人惊叹的古建筑,那是一种渗透在骨子里面的美,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
《顾廷龙年谱长编》中的“学术彩... 2025年11月10日是顾廷龙先生一百二十一周年诞辰。去年上海图书馆曾分别在本馆、东馆举办展览纪念顾...
原创 无... 近代的中国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贫穷和落后,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不断在变得更加强大,但仍有不少...
“面具之下:发现三星堆与金沙”... 新华社英国牛津11月9日电(记者赵家淞)“面具之下:发现三星堆与金沙”展览与学术研讨会8日在英国牛津...
原创 刘... 公元422年5月,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生命的最后时刻悄然降临。这位一生征战沙场、建立赫赫功业的君王,在临...
海捞瓷是什么?西安博物院专题讲... 作为“碗礁瓷语——碧波启封的丝路时光舱”展览的系列重要活动,11月7日,西安博物院特邀西安美术学院副...
原创 科...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关于早期社会形态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其中,母系氏族社会究竟是否...
原创 1... 1965年2月下旬,国民党高层的重要人物、蒋介石的亲信陈诚因肝癌病重,生命垂危。医生将这一消息告知他...
原创 司... 古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意味深长。司马懿,魏晋时期的权谋大家,一生智计如海,但有一次...
原创 魏... 公元621年,李建成任命魏征为太子洗马,对他礼遇非常周到。五年后,到了626年,李世民发动了著名的玄...
原创 你... "秦始皇统一六国靠的是暴政?长城全是孟姜女哭倒的?" 嘿,要是这么想,你可就被电视剧带进沟里啦!今天...
原创 同... 在历史上,康熙和朱元璋作为两位开国皇帝的继任者,尽管都位列第二任帝王,但他们的皇权传承方式却大相径庭...
原创 吕... 吕布麾下八健将的正史结局:乱世浮沉中的命运交响 东汉末年,吕布以"飞将"之名纵横中原,其麾下八健将...
原创 日... 从19世纪末开始,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赴日本留学,他们怀着改变国家落后局面的决心,选择向日本学习。日本...
原创 朱... 咱聊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估计不少朋友第一反应都是 “狠”。这哥们从放牛娃一路拼到九五之尊,按理说该...
最新发现!秦始皇祖母陵墓发现灭... 秦始皇祖母陵墓出土的长臂猿为灭绝新物种 由中国科学家牵头的国际团队通过古DNA测序技术发现,秦始皇祖...
原创 1... 1949年,随着国民党在各条战线的溃败,全国解放只是时间的问题。在中央的指挥下,解放军在各个方向全面...
原创 袁... 在我们看《三国演义》电视剧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袁绍炫耀他麾下的两位猛将,颜良和文丑。 当十八路诸侯联合...
赵银芳:这一册《永乐大典》,入... 现藏国家图书馆,曾是加拿大华裔袁女士旧藏的一册《永乐大典》的发现跟“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有关。那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