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瞿秋白被叛徒出卖牺牲,44年后,一份报纸曝光了叛徒身份
迪丽瓦拉
2024-11-03 22:14:06
0

原标题:1935年,瞿秋白被叛徒出卖牺牲,44年后,一份报纸曝光了叛徒身份

1979年11月,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向山西省榆次市日用化学品厂寄去一封函件,收信者则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妪。

奇怪的是,这位老婆婆刚把信纸展开,只看了开头几行字便已经热泪盈眶,情绪久久不能平息。

老婆婆一边继续往下浏览,另一边则喃喃自语道:“接近50年了,党中央终于给我沉冤昭雪,我没有陷害瞿秋白同志啊!”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那这位看似貌不起眼的老妪,为何能与他产生联系?

故事还要从1934年开始说起……

1934年10月,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与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5年2月,留守江西瑞金的瞿秋白、何叔衡、邓子恢,项英之妻张亮与中央妇女部部长周月林一同准备突围。

当时担任妇女部部长的周月林与其丈夫梁柏台是党内不可多得的精英人才,二人都曾留学苏联,学成归国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革命工作中。

因为周月林因为长期在上海生活并从事地下工作,中央分局决定由她负责把身体十分虚弱的瞿秋白、年过六旬的何叔衡、以及身怀六甲的项英妻子张亮带出江西苏区,由地下党组织配合经香港转移前往上海。

接到任务后的周月林没有懈怠,制定好了详细的转移路线。几天后,一行人抵达福建上杭,不幸被国民党发现并包围。激战中,行动受限的何叔衡光荣牺牲,邓子恢则成功突围,瞿秋白与张亮、周月林一同被敌人俘虏。

三人刚被俘虏时身份还未暴露,于是偷偷商议对策“改名换姓,统一口径”。瞿秋白自称“林祺祥”,周月林自称“陈秀英”,张亮自称“周莲玉”,都是从上海到福建来经商的。

改名换姓加上统一口径之后,瞿秋白三人一时还没有被敌军发现破绽。但没想到,两个月后,瞿秋白的身份突然暴露。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烈士英勇就义,张亮与周月林则被敌人一直关押在监狱。

1938年5月,周月林的丈夫梁柏台的一位故人将周月林、张亮保释出狱。周月林、张亮出狱后,第一个念头就是寻找党组织,争取尽早回到革命队伍。

可是几年过去了,无论苏区党组织还是上海地下党组织的联系已经中断。

周月林想到了丈夫梁柏台,所以她带着张亮千里迢迢从福建赶往浙江新昌,从年迈的婆婆那里得知丈夫梁柏台于1935年3月光荣牺牲。

一段时间后,周月林又带着张亮前往江西南昌新四军办事处,准备寻找张亮的丈夫项英。

彼时,党内已经有一些“风言风语”,说周月林和张亮是出卖瞿秋白的叛徒。项英好几年没有见到妻子,此时相逢,他是又急又气。

另一边的周月林倒是侥幸逃过一劫,前往了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人员听到她的名字后,不但极为冷淡,甚至还大声呵斥。

周月林不明白,自己在被关押三年后,为何战友们对自己如此冷淡且暴躁?所以要求面见周恩来、董必武。

但在武汉周月林没见到这些老领导,反而受到组织的审问。思来想去,周月林决定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上海,到达上海后才知道父母早已去世。

一个女人想在乱世中生活下去十分困难,无奈,周月林与一位穷苦的船工结为伴侣。婚后,周月林生下一儿一女。

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周月林听闻老战友陈毅成为上海市市长后激动不已,她真想去找陈毅、潘汉年诉说这么多年来的委屈。

但转念一想,自己已经是个有污点的人,贸然去找老战友聊天岂不是自讨没趣,甚至给对方带来麻烦。

就这样,周月林一直与丈夫孩子过着清贫却安稳的生活。

但在1955年6月18日,即瞿秋白烈士遇难二十周年纪念日,瞿秋白的遗孀杨之华强烈要求中共中央缉拿当年出卖丈夫的元凶。

有关部门接到杨之华的请求后,很快成立专案小组,疑点就集中在与瞿秋白一同被俘的张亮与周月林这两位女同志身上。

由于张亮下落不明,专案组就把目标对准了周月林。公安部门很快查清楚周月林居住于上海。1955年8月,上海市公安局接到上级命令,将周月林逮捕。

在被关押十年后,1965年底,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正式刑事判决,以“出卖党的领导人”罪名判处周月林十二年徒刑。

鉴于罪行重大,1967年8月,本已刑满的周月林却未获完全自由,于1969年10月被疏散到陕西省榆次市日用化学厂就业(软禁)。

二十多年的服刑生涯里,周月林提出无数次申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终于给周月林带来了希望。

1979年11月,经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复审,撤销周月林的原判,宣告其无罪。

有关部门是基于哪些证据,判断周月林不是出卖瞿秋白的元凶?

1979年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公安部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就过去几十年出现的冤假错案进行统一查证。

关于周月林是不是出卖瞿秋白的叛徒,最后也是通过一份不起眼的老报纸。这份老报纸是这样报道的:“赤共闽省委书记之妻投诚,供出匪魁瞿秋白之身份。”

也正因为这份老报纸,相关调查人员抽丝剥茧,结合近来党史部门最新掌握的关于瞿秋白相关资料一结合,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

原来当年出卖瞿秋白的叛徒,不是周月林和张亮,而是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万永诚的老婆徐氏。

前面简单说过,瞿秋白、周月林一行几人从江西瑞金出发后经过福建省长汀县城来到上杭县,目的地是上海。

这支小队伍在福建省长汀县城遇到了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万永诚。

在接待瞿秋白等人的过程中,他的老婆徐氏自然是知晓了瞿秋白、周月林的真实身份。1935年4月,即瞿秋白被国民党抓获后不久,万永诚在一次战斗中牺牲,妻子徐氏被敌人俘虏。

为了活命,徐氏就供出瞿秋白曾在自己家住了两晚,然后向上杭赶去。

敌人根据徐氏提供的情况,从最近被俘人员中轻而易举找出了化名为“林祺祥”的瞿秋白。为了进一步证实,又让在苏区工作过的叛徒郑大鹏在暗处指认,这就导致了瞿秋白完全暴露身份。

所以,周月林与张亮根本没有陷害瞿秋白,二位女同志受尽严刑拷打,但始终没有吐露半点党的机密。

周月林在出狱后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之所以受到同志们的冷眼,那是因为当时国民党特务机关为了保护和利用徐氏与郑大鹏这些叛徒,便对外宣称是周月林、张亮供出瞿秋白的。

当时的一些报纸也大肆报道,还刊登出捏造的周月林、张亮撰写的《悔过反共书》。

敌人这一手十分毒辣,将脏水泼到共产党员身上,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报复和陷害,甚至想借自己人之手来杀害周月林和张亮,

至此,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平反时,周月林在狱中整整度过了二十五年。出狱后,中共省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给她落实政策,周月林最后同意享受十七级干部工资待遇。

1980年,中共浙江省新昌县委、县政府得知周月林居住于山西榆次后,专门召开会议讨论,正式作出决定,将周月林接回她第一任丈夫梁柏台的家乡,实际上也是她的家乡浙江新昌定居。

1997年12月。91岁的周月林病逝于浙江新昌。

参考文献:

[1]孟昭庚.瞿秋白就义,是谁出卖? 国民党借刀杀人使手段 被疑叛徒,张亮被丈夫项英亲手击毙、周月林蒙冤50年[J].文史月刊,2010(09):23-28.

[2]杨小波.谁出卖了瞿秋白[J].共产党员,2011(02):47.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他是日本帝国最后的“陆军大酱”,也是“玉碎战术”的代表人物。自杀式战机、自杀式鱼雷、自杀式导弹等各种...
原创 毛... 一位农民出身的教师,如何培养出一支能够横扫千军的将领团队?从井冈山到抗美援朝,毛泽东的军事智慧在这些...
原创 宋... 赵匡胤统一天下后,为了确保后代能够秉承正确的治国理政方针,他在一块石碑上刻下了三条祖训。碑文中明确告...
原创 中...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四位人物可以真正被称为“天命之子”,他们的崛起可谓传奇。与通常的世袭贵族或天...
原创 地...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地府是亡灵最终的归宿之地,是一个拥有严格秩序和独特审判体系的地方。在这个体系...
原创 卫... 卫瓘之所以在三国时期能够轻松干掉三大名将,并不是因为他有过人的能力,而是因为他背后有强大的支持,特别...
原创 项... 天下大势,有合必分,有分必合。 即便六国被灭,大秦建立,统一天下看似繁荣昌盛,但秦帝国最终因推行...
原创 从...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按理说,它应该代表着腐朽与衰落的象征。然而...
原创 刘... 三国时期,动荡不安的局面展现了许多将领和谋士的智慧。在国土争夺和权力斗争中,许多英雄人物为各自的国君...
原创 故... 北京最著名的建筑物无疑是故宫。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外国游客,几乎每个人都想去故宫亲眼见识它的雄伟和壮丽...
原创 他... 1940年初,琼崖地区的抗日战争形势异常严峻,琼崖特委紧急向延安请求支援,希望能派遣有军事指挥经验的...
原创 李... 毛主席一生非常喜爱抽烟,几乎到了无法戒除的地步。恰巧李先念也有抽烟的习惯,两人因此在这个话题上有着很...
原创 诸... 看完《三国演义》之后,很多人对诸葛亮临终时为何坚持要除掉魏延感到疑惑。魏延如此出色,为何诸葛亮不愿意...
首次集中出现 西安发现25座战... 张家坡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道张家坡村东,东距浐河约1.2千米,西距韩森寨战国秦陵约2....
原创 福... 历史就像一层迷雾,笼罩着许多无法解开的谜团,一直在挑战着我们对过去的认知。我们通常通过史书来获取历史...
原创 2... 时至今日,任何关于苏联的讨论,几乎都能揭示出参与讨论者的年龄。毕竟,苏联的解体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
原创 西... 1949年底,人民解放军向川南地区推进。当部队接近川、云、贵三省交界时,几名衣衫褴褛的农民忽然出现在...
原创 魏... 魏武侯为何亲手拆散三晋联盟? 如果说魏武侯的一生中,夺取楚国的大梁是他攻战事业的巅峰,那么与赵国的交...
原创 清... 1922年,在东京郊外的一座老洋房里,38个身穿洋装的年轻人整齐地排成两排,低着头,听着管家读父亲写...
分合之间:历史周期里的大势与人... 分合之间:历史周期里的大势与人心密码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