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袍子修了一年,经纬交错中还原独家记忆,我在国丝修文物
迪丽瓦拉
2024-11-04 01:36:16
0

原标题:一件袍子修了一年,经纬交错中还原独家记忆,我在国丝修文物

“风宪衣冠——桐乡濮院杨家桥明代墓葬出土纺织品修复成果展”。 图源“中国丝绸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从顶戴的乌纱帽到身穿的四合如意云纹缎獬豸补圆领袍,从素缎贴里到缠枝西番莲花缎棉被……在中国丝绸博物馆,12件出土于桐乡濮院杨家桥明代墓葬的纺织品文物,掀起“大明风华”的神秘一角。

近日,由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桐乡市博物馆协办的“风宪衣冠——桐乡濮院杨家桥明代墓葬出土纺织品修复成果展”正在国丝馆持续展出。

系列展品背后,离不开一支团队的付出。

让糟朽的碎片化为可展出的华美衣裳,让曾经沉睡在阴暗角落里的文物苏醒——经纬交错中,国丝馆纺织品文物修复团队正通过弥合更多历史的缝隙,还原最细腻、完整的“独家记忆”。

过去十年间,这支队伍已让五六百件尘封已久的丝织品文物重现光芒。

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主任、研究馆员王淑娟。受访者供图

一件袍子就修了一年

桐乡濮院杨家桥明代墓葬的主人是当地官员杨青,官至河南按察使佥事,正五品官衔。被发现时,棺内有积水,尸骨虽已基本腐烂,但由于棺椁封闭性好,墓主人身上的衣物却保存较好。其由白棉布包裹,共有9个活结,最上面覆盖一层丝绸棉被,呈现出下葬时的原样。

展出的乌纱帽。记者 黄慧仙 摄

细细观察此次展览中展出的乌纱帽便会发现,经历文物修复师的一番“妙手回春”,这顶乌纱帽上方仍留有三四团灰白色“斑驳”,显得颇有些扎眼。

“墓葬出土时,由于受到棺液、尸液等污染,随葬的纺织品多已残破、褪色。织物上的白毛、结晶盐等病害,往往是纺织品文物修复中的一大坎。”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主任、研究馆员王淑娟说,不少结晶盐嵌在织物纤维缝隙里,很难完全处理干净。

像乌纱帽上的“斑驳”便是几块“顽固”的结晶盐,如强行除去,必然会损伤文物本身;因而,在判定对文物不会产生进一步伤害的情况下,这些“斑驳”最终只能留了下来。

12件文物,除前期检测、方案制定外,光团队成员动手修复的过程前后就花费2年多时间。

一针一线,自有章法。

杨青墓出土的袍子。记者 黄慧仙 摄

杨青墓出土最重要的文物是杨青所穿的“四合如意云纹缎獬豸补圆领袍”,该袍圆领、右衽、宽摆、大袖,胸前和背后各缀有一块用金线绣成的獬豸补子,是明代典型的风宪官员常服款式。风宪官指监察执行法纪的官吏,类似于现在的司法干部。

在旁人看来囫囵一件的袍子,在文物修复师眼中却是两件衣服的体量。“两个人用了一年时间分别修复袍子的里子和面子,再拼合起来,才有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袍子样貌。”王淑娟说。

袍子出土时,宽阔的侧摆已有部分腐烂,呈现散乱的状态。而明朝不同时期,袍子的侧摆并不相同。如何在尽可能还原侧摆原貌的基础上,完成修复工作,成为摆在修复团队面前的一道考题。

除了依据文物残留部分的形态,同时期相关文献记载,也成为确定墓主人袍子侧摆结构的一大依据。“正是较真于厚度、颜色,用的染料、金属线、纱线,以及织物的形制尺寸等纺织品文物的一众细节,我们才最终复原出文物的真实面貌。”王淑娟说。

“风宪衣冠”展品修复,是国丝馆纺织品文物修复团队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

每件文物都有量身定制的“手术方案”

白色工作服,橡胶手套,案前亮着台灯,桌上是一件已经历初步平整的素色衣物,在细细理清织物的经纬线后,一块块磁铁纵横相接,在织物上分隔出一段段更为平整的细节,为接下来的针线修复做好准备……记者在国丝馆文物修复区见到这一幕,正是纺织品文物修复中的局部分块平整环节。

一位文物修复师正在工作中。记者 黄慧仙 摄

在文物修复师眼中,每件亟待修复的文物都有着量身定制的“手术方案”。“这需要调查文物当下保护的基本状况,对其基本信息和价值做出科学的检测和研判,再确定修复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提出具体的保护修复路线和步骤,包括检测、消毒、揭展、清洗、加固、修复、包装、保管等过程,甚至还要为将来修复后的展陈提供指导性的建议。”中国丝绸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汝林说。

中国丝绸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汝林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相比纸张等文物,丝绸等纺织品文物往往有着更“娇贵”脆弱的质地。

“遇到残缺的问题,我们一般采取背衬法,即根据织物本来的厚度,寻找与其组织结构接近的现代织物衬在下面,通过针线将两者缝合起来,从而起到支撑作用。”杨汝林说,而当遇到严重缺损情况或织物极为脆弱时,修复时除了加上背衬,还会在织物上覆一层绉丝纱。纺织品文物便像“夹心饼干”一样,被牢牢保护了起来。

国丝馆修复区架子上的绉丝纱。记者 黄慧仙 摄

绉丝纱是一种非常薄而透明的丝织物,其原料为桑蚕丝。覆于表面的绉丝纱则给予文物全面的保护,其通透的质地又不会影响文物的外观。

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着众多丝绸文物,但要论珍贵精美,当数那件距今800年的南宋紫褐色罗印金彩绘花边单衣,它出土于福州南宋皇室贵族命妇黄昇墓葬。

衣服的主人年仅17岁,服饰体量不大,但通体轻薄通透,灵动飘逸,唯一的装饰就在于衣襟处的印金彩绘花边,整体流露出一种“低调的奢华”。

南宋紫褐色罗印金彩绘花边单衣。 图源“中国丝绸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回忆修复过程,中国丝绸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汝林直用“大气都不敢出”来形容。出土时,衣服由于是折叠状,折痕处的纤维均已断裂;且由于年代久远,衣物已极为脆弱,稍有风吹草动,就有“灰飞烟灭”的危险。“平整衣物时,我们都不能快速走动,在手与衣物接触时,也要轻柔再轻柔。”杨汝林说。

在丝蛋白加固及绉丝纱针线缝合加固相结合的修复方式下,这件曾“病入膏肓”的衣服,也因此有了与世人重新见面的机会。

南宋紫褐色罗印金彩绘花边单衣正在修复中。图源“中国丝绸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在文物修复中感受时间永恒

“这是经过修复的文物,以后这将是你的工作。”王淑娟仍记得19年前,在国丝馆的那场面试上,当时的技术部主任领着自己参观馆内纺织品文物时的情景。

彼时,刚从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她,此前仅在毛纺厂从事过呢料技术工作,文物修复对她来说是全然陌生的领域。

一晃多年,王淑娟也成了那位领徒弟进门的“老师傅”。如今,这支共有20多人的国丝馆纺织品文物修复团队,“70后”“80后”担当主力,还有部分“90后”加入。

为什么选择纺织品文物修复这一行业?面对这个有些抽象的问题,国丝馆文物修复师们却用颇为具象化的方式作了回答。

透过那件紫褐色罗印金彩绘花边单衣,我们或可想见黄昇这位南宋贵族女子短暂但富贵的一生,勾勒出南宋贵族女性生活的轮廓;那块金线绣出的獬豸补子里,描摹着明代御史监察执行法纪的情景,墓主人的网巾圈,则印证着《南都繁会景物图》中的种种细节……

跨越千百年,今人对历史的感知,既有赖于史料等文字记载,更依托那些积淀着岁月沧桑的文物。在王淑娟看来,纺织品文物修复工作的意义,正在于此。

多年来,国丝馆技术部先后与近90家文博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广泛服务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等单位,共计130多个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正在工作中的文物修复师们。记者 黄慧仙

在静谧的时光里,俯身埋首,常常一整天忙活下来仅有巴掌大的进展。天长日久,考验的是文物修复师们的细致,更是定力。“当我们用心去倾听这些文物的故事,精心去修复这些历史的痕迹,能感受到文物中涌动的蓬勃生命力,我们也成为了历史最忠实的守护者。”王淑娟说。

这种感觉,或许正如一部纪录片里说的那样,“仿佛时间不存在,或者更换了度量方式,不再以分、小时、周、月、年作分割,而获得了新的更辽阔的坐标,以千年起计。在此坐标中,个人变得渺小,但以另一种方式接近永恒。”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南开大学,位于天津,是一所享有盛誉的双一流大学,长期以来也被纳入了985和211重点高校之列。它的历...
原创 民... 民国时期,军阀林立,大小军阀数量众多,超过了几十个。中华民国成立后,最初由北洋军阀主导政治,袁世凯去...
原创 假... 唐朝开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李隆基为纪念和祭祀历代的名将,专门设立了武成王庙。庙中主祭的是姜子...
原创 他... 2021年7月1日,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许多党和国家的...
邓孔昭:施琅其人二三事 一、“争专征权”强烈排斥他人 施琅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争取专征权,并且坚持不懈,不达目...
原创 古... 古代男子普遍喜欢娶13、14岁的少女,这种现象在今天看来,可能让现代人无法理解。如果放到现在,可能还...
原创 为... 前言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推进,每一位英雄都曾在动荡的年代中,以独特的方式披荆斩棘,创造了属于自己...
原创 1... 许多人认为,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从而间接地拯救了中国。其实,这种看法是...
原创 历... 1929年冬天,国民政府一道命令下来,中国人延续几千年的春节,突然就成了“违禁品”。 不准贴春联,不...
原创 曹... 三国时期的历史中,我们常常提到三足鼎立的局面,很多人都会认为魏、蜀、吴三国各自分庭抗礼,但如果细细分...
原创 战... 1950年3月,李文,这位曾担任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和第五兵团司令的将领,在重庆西南军事政治大学高级研...
原创 刘... 在之前的文章《刘邦分封了十(九)位同姓诸侯王,他们的结局究竟如何》中,我提到过西汉初年有十(九)位同...
原创 封... 在封神世界中,姜子牙受命于元始天尊,封神三百六十五位,每位正神都各自守护一方。 随着历史的演变,...
原创 朱... 在中国古代,殉葬制度是一种极具历史背景的仪式,既令人毛骨悚然,又长久地在社会中流传。尽管它的残忍性受...
原创 日...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崛起之路可谓一目了然。从一个长期封闭的岛国,到逐步扩展自己的势力,日本在近代史...
原创 历...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太监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侍从,他们承担了许多重要职责,深得皇帝信任。虽然在生理上经历...
原创 4... 认证作者激励计划 1946年4月,沙岭战斗结束后,第四纵队的司令吴克华被调往其他岗位,上级决定将...
泛舟赏菊 沪上今昔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行书上海二日游诗二首(书法) 陆深(明代) 上海博物馆藏 【藏...
原创 他... 1963年,杜平从沈阳军区副政委升任南京军区政委,并排在了第七位。当时南京军区设有七位政委,这让人不...
原创 朱... 1955年初,拟定的授衔名单提交给朱德审阅。细心的朱德在中将名单中发现少了一个人,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