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玉器铺满墓底,反山王陵的“宝贝”有多震撼?
迪丽瓦拉
2025-08-23 21:33:25
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文璇

编者按:“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至今已逾百年,几代考古人以坚韧的毅力和对历史的敬畏,在岁月的尘埃中探寻着人类的记忆与智慧。近日,纪录片《考古者说》在CCTV-9热播,讲述了六位考古学家非凡的考古故事。这六位考古学家都是谁?他们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考古学家王明达是与良渚遗址密不可分的。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自1966年便投身于浙江考古工作。

良渚遗址,中国早期文明的代表性遗址,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见证者”。如今,良渚遗址已重见天日,但多年以前,它们还深埋地下,要精准找到绝非易事。

良渚遗址初次现世是在1936年,然而,多年以来,作为命名地的浙江,却一直没有发现重要的良渚文物。埋藏于地下的良渚遗迹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一直盘旋在每个浙江考古人的心头。

王明达。

1985年,王明达等人接过了良渚遗址调查的“接力棒”,他们跑遍了杭州周边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却一无所获。转折出现在年底,王明达注意到一个叫“反山”的地方,而契机则来自于一次意外的事件:一家乡镇企业选中反山的大片土地,准备兴建厂房。

“当时我们的技工每天会路过工地,觉得有情况就跑到杭州来报告。我和另外一位年轻同志来这里看了两次,一看这个墩就是‘土筑金字塔’。”王明达说。在此之前,江苏、上海所发掘的贵族大墓均建在土墩之上,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这些土墩系人工营建,由此提出了“土筑金字塔”的观点。

1986年,反山被迫进入抢救性发掘,王明达担任领队。表土挖去不久,考古队就有了收获,却实打实地属于“意外”——他们挖出了11座汉墓。那么,这处遗址会有良渚墓吗?谁的心里都没底。要知道,20世纪80年代之前,长三角地区的田野考古工作中极少发现带墓坑的史前墓葬,以致考古学界有声音说,良渚古人的葬俗就是“不挖墓坑、平地掩埋”。

不过,王明达等人没有就此放弃。终于,在3号探方的中部,王明达从大面积的灰黄土中辨认出一块灰褐色的斑土。墓口出现!然而,大家雀跃的心很快又沉了下去:墓坑下挖了将近一米的深度,仍未出现良渚时期的任何遗迹。

王明达在观看自己当年发掘的文物嵌玉漆杯。

5月31日下午,一个平常的夏日。眼见乌云密布、大雨将至,王明达赶紧指挥民工清理浮土。这时,一名考古队员递给他一块奇特的“土”。这块“土”跟火柴盒大小相仿,上面分布着红点和白点。王明达从土箕上折下一段竹片,顺着边缘小心地清洁着,更多朱红色的漆皮和小玉粒出现了。这就是这座大墓中第一件被编号提取的珍贵文物——嵌玉漆杯。

更多的惊喜随之而来。反山大墓的玉器多到惊人,满满铺在墓底,考古队员们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当时的发掘技术还非常原始,他们为此想尽了“土办法”。最终,反山遗址共发现了11座良渚文化大墓,出土随葬品1200余件,其中玉器1100余件,成为已知出土玉器数量最多、品种最丰富、雕琢最精美的良渚文化高等级墓地。

反山遗址开启了良渚文化大发现的辉煌,从此,良渚的考古工作再也没有中断。“80多年的追寻,四代人的努力,终于让良渚遗址成为中华文明的圣地,我们十分欣慰。”王明达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世... 毛泽东主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
原创 司...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于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应该也有比较深刻的印象,“阴沉”、“老谋深算”、“...
原创 犹... 前言 大家在互联网上不难看到这样的数据信息: 犹太人被誉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虽然整个族群的人...
原创 看... ?【本文由 蜀山笔侠 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我国历朝历代谁对现在中国的版图贡献最大? 当...
原创 韩... 在中国古代,为了迎合君王向往长寿的愿望,大臣们习惯称君主为“万岁”。在《事物纪原》中记载,战国时期,...
原创 周... 如果把我党比作一个家庭,没有毛主席,这个家要散,同样,这个家也必不可缺少周恩来。 周总理永远是在紧急...
原创 司... 引言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每逢乱世,就会有英...
原创 晚... 这张照片中的风尘女子正陪着一众富商打麻将、抽大麻。在中国古代娼和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娼是出卖肉体...
原创 两... 听说点赞关注我的人,都会好运相伴!还等什么?快行动起来吧! 战争年代,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濒危转安”的中国木拱桥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木拱桥。  刘 妍供图 2024年12月5日,“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联合国...
探秘土耳其“瓷器藏宝阁”:近1... 土耳其托普卡帕宫博物馆是全球除中国外收藏中国瓷器最多的地方,即将迎来一座全新瓷器博物馆。馆藏的元、明...
原创 明... 《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
原创 为... 三观沉思录,如果各位看官喜欢我的文章,麻烦点一下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聚焦历史,冷...
原创 河...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
原创 圆...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当时清朝的咸丰皇帝带着皇宫贵族全部逃亡热河,整个紫禁城都沦陷了,皇宫和...
祝勇60万字长篇小说《国宝》 ... 祝勇60万字长篇小说《国宝》 再现故宫文物近百年前的隐秘征途 祝勇采访故宫文物南迁功臣、故宫博物...
原创 明... 《长岁》曾言:“愿献南山寿,年齐大衍经纶富。”古往今来,长寿皆为世人期盼目标。追寻长寿之路中,无数奇...
原创 1...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 关注 ”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198...
原创 海... 按照史料上记载,夏朝是是我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抛开“大禹治水”的故事不谈,就“夏朝是否曾经存在”这...
数读中国丨坐上银发列车 来一场... 数读中国丨坐上银发列车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