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死赵国亡,国家都快要灭亡了,赵王为什么还非杀李牧?
迪丽瓦拉
2024-11-04 05:09:40
0

原标题:李牧死赵国亡,国家都快要灭亡了,赵王为什么还非杀李牧?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张英

编辑 | 张英

前言

李牧与赵国命运之谜,自古便为人所津津乐道。

作为公认的良将,李牧却因国家危亡之时王室决策被斩,实在让人费解。

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家在危机时选择自相残杀,而非团结一致?

本篇文章将深度解析李牧与赵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这位名将为何成为了国家灾难的牺牲者。

在国家危难之际,为何要诛杀功绩显赫的李牧?

这个疑问将引导我们踏上一次历史迷雾的探索之旅,逐步揭示李牧背后的故事。

关于李牧的出生还有少年期的情况,史书记录的并不多,只知道成年后李牧,曾在赵幽缪王统治时期效力,被誉为廉颇和庞煖之后的赵国末代名将。

他骑兵的运用能力,堪称一时无两,其战略战术水平更是超越同时期的王翦与白起。

尽管那时候的赵国,历经了“长平之战”及“邯郸之战”的重创后,已然步入衰落之途,然而面对强大秦国的步步紧逼,李牧依然凭借其过人的军事才能,指挥赵军先后两次击退敌军,为赵国的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史书记载李牧一生从未有败绩,如此战功赫赫又有哪些呢!

公元前243年,李牧成功收服燕国武遂和方城两处领地,为赵国的发展注入活力。

公元前233年,秦军分两路进攻赵国,北路被李牧截断,南路则遭遇惨败,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在此危机时刻,李牧再次挺身而出,率领雁门关守军在宜安重创秦军,仅剩桓齮带领少数人马逃脱。

两年后,李牧在番吾抵御秦王嬴政亲自指挥的数十万大军,多次取得局部胜利,迫使秦军撤退。

公元前229年,赵国北方代地发生地震及饥荒,秦始皇趁此机会再次派遣大将王翦攻赵。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当年,秦军进攻赤丽、宜安等地,李牧率军反击,取得胜利后被封为武安君。

此后数年间,秦军屡攻番吾、代地等地,均遭到李牧抵抗。然而,王翦虽为名将,但在北路与李牧交战仍未能取胜,使得秦军双线挺进邯郸的计划落空。秦始皇深知若不能除去李牧,赵国难以攻克。

于是,他指使密探潜入邯郸,贿赂赵国重臣郭开,到赵国,这名奸细便开始四处散播流言蜚语,说“李牧要造反,李牧已经和副将军司马尚勾结了秦军,一旦时机成熟,就将背叛赵国。”

赵王一听,火速就要收回李牧和副将军司马尚的兵权,让他们给个说法。

然而木讷不善言辞的李牧竟然没有解释,秉承着自己一心为国,问心无愧的态度拒不接受命令。

这一下子就激发了赵王的暴躁因子,反复施加压力逼迫李牧上交兵权。

被“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思想侵蚀的李牧最终上交了兵权,离开驻地回朝复命,最终的结果就是:李牧被赐死。

李牧遇害后,赵国军队土崩瓦解,北境防务顿时脆弱无力,秦军趁此机会挥师南下,势如破竹。

赵军士气低落,全线溃退,此时的赵王迁已被困于宫内,整日沉湎于声色犬马,置政务于不顾。

百姓在绝望中目睹北方狼烟四起,盼望援救却无人问津。

三年之后,赵国彻底沦陷于秦军之手,赵王迁只得携家眷、亲信及财物流亡他国,留下故土的百姓饱受战乱灾难。

赵王迁在异乡回首故土之际,是否悟出无民心注定灭亡,若君王不竭诚保护国民,也就失去君主之位的道理呢?亡国之主,终将后悔莫及!

赵国的覆灭是战国晚期的必然趋势,当赵王迁被谗言蒙蔽,李牧反而遭受猜忌时,正义受到挑战;当百姓舍弃君主,国家亦将面临分裂危机,一个民族的兴衰固然仰赖英雄时代的壮举,但最终仍取决于君主的胸怀与度量。

综上所述,赵国在英雄与君主的角逐中走向毁灭,给后人留下深刻教训。这既是李牧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赵国民族的悲剧。

当权力争夺超越信任,猜疑战胜仁爱,民族悲剧便难以避免。

对君主而言,最重要的教训便是不可轻信谗言,严禁暗箭伤人,时刻提防奸邪小人的诽谤。要明辨是非,广纳谏言,关心爱护百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开... 封建统治时代终于走向了终结。明清两代的皇帝们曾经居住的宫殿,曾经以金碧辉煌的气势展现出极致的奢华。然...
原创 他... 1967年8月,南京军事学院的院长张震向叶帅请示,希望能前往北京汇报工作,获得了批准。这对于他这样高...
原创 蔺... 蔺相如,这位战国时期的政治人物,最初是宦者令缪贤的门客。他因“完璧归赵”一事深得赵惠文王的宠爱,最终...
原创 宋... 孟子在散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到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一句话告...
原创 华... 1947年初,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进行了合并,正式组成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粟裕担任副司令员,...
原创 封... 电视剧《封神榜》中的剧情对观众来说并不陌生。故事讲述了商朝末期,纣王昏庸无能,宠信奸妃,滥杀忠臣,最...
宁可放弃本国也要保住伪满洲国,... 为避免错过冷热防务的优质文章,请。 1945年二战进入最后时刻,日本越来越朝着“一亿玉碎”的方向发展...
原创 他... 1959年,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德因为在一次会议上公开批评军区司令员许某和政委唐某,并且写下大字报,导...
原创 2... 提到大清王朝,许多人立刻联想到的是腐朽、衰退与国家丧权辱国的历史。然而,清朝三百多年的历史中,曾有一...
原创 奥...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周边地区的最强大国家,尽管如此强大,中国始终坚持“国无大小,平等相待”的立场。然而,...
原创 周... 1949年10月6日,两名男子乘坐国民党的汽车进入胡宗南防区,没想到仍然被拦下接受检查。经过搜查后,...
原创 圆...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生活在如今这个美好社会中的我们,常常会回望过去。在回望中,那些曾经的痛苦和不堪往事...
原创 他... 1981年1月,身为兰州军区顾问的陈先瑞突然接到了离休的通知。对于这个意外的消息,他感到十分震惊和措...
原创 晚...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毫无疑问是伴随西方强大冲击的到来。与西方社会和日本的封建制度几乎自动转变为金钱秩序...
南宋为何选择定都杭州,而不是六... 宋高宗赵构选择定都杭州而不是南京,主要是为了方便跑路,一旦金兵南下,从杭州水路撤退比较容易! 虽然说...
原创 傀... 东汉末年,皇权凋零,群雄割据。 9岁登基的汉献帝刘协,一生被董卓、李傕、曹操等枭雄挟持,沦为政治傀儡...
原创 德... 在1941年,战争的阴云已经在欧洲的天际蔓延,暗示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即将降临。纳粹德国,这个现代战...
原创 建... “感谢您的好意,但我还是想走自己的路。” 周总理看到张发奎的回信后,露出了无奈的微笑。这已经是无数...
原创 三... 清朝三眼花翎是极为稀有珍贵的官员顶戴装饰,整个清王朝267年间仅有7人获此殊荣,连权倾一时的和珅都未...
古代科举制度背后不为人知的五个... 部分章节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请理性阅读 参考来源:《中国科举制度史》、《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