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成吉思汗西征时,将主力部队基本调走,为何金国还是无法实现反扑
迪丽瓦拉
2025-08-25 07:33:49
0

成吉思汗带着蒙古大军一路西征,主力部队基本都调走了。按理说,这是个难得的机会,金国本应趁机反扑,把蒙古人赶回去。可奇怪的是,金国非但没能抓住这个机会,反而越打越糟,最后连自己都保不住了。这是为啥呢?

金国那时候内斗严重。朝廷里头,文臣武将整天勾心斗角,互相拆台。这边大臣刚提出个作战计划,那边就有人跳出来反对,说什么“这样不行,那样不对”。结果呢,啥事也办不成。将领们也不团结,各怀鬼胎,谁也不服谁。有的将领想立功,有的只想保命,还有的干脆就想着怎么在乱世中捞好处。

当时,金国的将领们对战局缺乏清晰的认识,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利用成吉思汗西征留下的空档期。有些将领过于保守,不敢主动出击,只想着守城;而另一些将领则过于冒进,不考虑实际情况就贸然进攻,结果往往被蒙古人的小股部队打得措手不及。这种混乱的指挥体系,导致金国军队在关键时刻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和资源。

再看看三峰山那一战,简直就是金国将帅贻误战机的典型例子。本来金国有机会在这场战役中重创蒙古军,但由于将领们的犹豫不决和错误决策,最终导致金国的有生力量几乎消耗殆尽。原本有机会取胜的战役,变成了金国的一场惨败。

由于长期的内斗和腐败,国家财政吃紧,军队的粮草供应不足。士兵们饿着肚子打仗,士气低落,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再加上老百姓对朝廷的不满日益增加,后方也不稳定,这使得金国的统治者更加难以集中精力应对外敌。

成吉思汗西征时,虽然蒙古主力部队不在,但金国却因为自身的内斗、错误的战略决策以及后勤保障的不足,错失了反扑的最佳时机。相反,蒙古军队虽然主力不在,但他们的小股部队依然保持着高度的机动性和战斗力,不断骚扰金国边境,削弱其抵抗能力。最终,金国不仅没能实现反扑,反而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国二十四将新排序:典韦马超排... 说的是吕布第一,赵云第二,典韦第三,关羽第四,马超第五,张飞第六,但这只是小说和民间故事里的排名,并...
领跑者让位:为什么英国会衰落,... 《经济史的趣味》,赖建诚 著,格致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 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史学界大致都同...
原创 仔... “世界七大洲,欧洲最独特。”这句话听起来或许有些夸张,但当你仔细审视世界地图,你会发现,欧洲的存在,...
原创 清...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留下了许多争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清朝为中国现代...
原创 假...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在经历过改革开放的热潮之后迅猛发展了起来,将我国的政治、经济、...
打好政策组合拳 优化营商软环境 晋中市知名民营企业龙湖精密电子(山西)有限公司展厅一角。本报记者郝光明摄 历史上,晋中是晋商故里,书...
罗马共和国的最大败仗:特拉西梅... 特拉西梅内湖战役/维基共享资源 弗拉米尼乌斯急于抓住入侵者,却没有进行适当的侦察。 简介 特拉西梅...
原创 “... 韩信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他的人生履历看上去,比许多的小说主角还要更加不可思议。出身非常普...
原创 “... “八路军”一词在我国可谓耳熟能详,即便不熟悉历史的朋友,也知道这是人民解放军的前身。很多影视作品里面...
原创 汉... 悠悠国之大,上下五千年,岁月淡然绕过长河,历史也有浓墨重彩,自古以来我国便注重和他国的外交,为了避免...
原创 雍... 世人皆知雍正帝是个雷厉风行的皇帝,却不知他在位期间曾遇到过一次严峻的考验。那一年,西北战事频繁,江南...
宋代建盏底款“太师栋”考(之二... 前文已经分析了宋代生前被封为太师或者检校太师之人的名单,其中无有名字带“栋”者,这就意味着“太师栋”...
从纪录片《胡瑗》谈,中国书院文... 2月26日和2月27日晚21:10,纪录片《胡瑗》在江苏卫视、ai荔枝、荔枝新闻、inJiangsu...
原创 德... 德国和日本都想摆脱美国的控制,成为正常国家,但是显然德国人更加务实。 你什么时候听到了德国人满世界吵...
原创 诸... 221年,曹丕篡位称帝,刘备为与其抗衡,在成都建立蜀汉,立诸葛孔明为丞相,统上下。“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原创 戊... 晚清戊戌变法,出现很多“君子”。但在我看来,真正称得上“大英雄”的,只有谭嗣同。这里面最牛逼的人物,...
原创 1... 108将中有一个顶级高手,九个一流,剩下的不值一提 导语:《水浒传》中讲述了108位好汉的故事,他们...
王景:重塑黄河命运,点亮华夏曙... 在历史的浩瀚星空中,东汉时期闪耀着一颗璀璨夺目的治水之星 —— 王景,他宛如一位神奇的魔法师,以非凡...
原创 清...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我们一直要懂得的一个道理便是,世界要远比你想象的大的多的多。还有许多的奇闻异事...
原创 百... 前言: “铁骨铮铮”能够形容中华儿女。李百药在《元景安传》中写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敌人面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