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在九月八日下午在白金汉宫去世,女王一生峥嵘,不过伟人们总是会因人身安全而苦恼,女王也不例外。
四十一年前,女王在例行公务骑马庆祝生日游行时,遭到了一次莫须有的“谋杀”。
女王精通骑术,王室长大的她对马儿的熟悉程度不亚于普通人熟悉自己的宠物。
在这场庆典中,女王身穿红黑色骑装,尽管是最为保守的侧骑也依然掩盖不住她的英姿。
在红色的映衬下,女王的肌肤显得越发吹弹可破丝毫没有五六十岁的妇人感。
只见女王优雅地坐在马背上,频频向周围欢呼的英国群众点头微笑。
若是没有那阵枪声这应当是极其和谐的一次游行
。
天不随人愿,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女王游行的激动中时,一阵连续的枪声惊扰了这份宁静。
六发子弹,弹无虚发全部命中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女王身下的马儿因为受惊高高跃起。
人群顿时骚乱起来,在民众的惊呼中英国皇家保卫队已经揪出了罪魁祸首——
一名十七岁的少年。
所幸那些打在女王身上的并不是真正的子弹而是徒有响声的空心弹。
好在女王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并没有被这几发假的子弹吓到。
女王只是拉着受惊马儿的缰绳轻轻地安抚它,最终一人一马仍是完成了这次游行。
至于那名少年自然是被缉拿归案等待女王游行结束后另行处置。
对于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而言,女王虽然没有实际权力,但是在国民心中仍有着很高的威望。
若是将这名少年关在普通的监狱,恐怕他活不到刑满释放的那天就会被狱友们活活打死。
女王并没有滥用职权对这名少年有过多的苛责,而是按照法律审判并且单独为他开了一个单间使他免于狱友的刁难。
这一举动更加体现了女王陛下对英国民众的宽容与爱。
在被审讯为什么要“刺杀”女王时,那名少年的回答令人咂舌。
“我希望成为刺杀女王的第一人然后青史留名”
,少年无不后悔地向法官忏悔着,不过这些都为时已晚,他将在监狱中度过自己本该是最美好地三年。
少年并没有如愿因为刺杀女王而青史留名,恰恰相反他成为了过街老鼠。哪怕是出狱后也不得不隐姓埋名才能过活下去。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不乏众多因为刺杀知名人物而得以出名的人。
但是那名少年在刺杀前并没有想过女王并不是一个“人人得以诛之”的鼠辈,相反,女王是值得所有英国人民敬重的君主。
早在女王十三岁时二战爆发,英国王室岌岌可危。在如此不安全的情况下,伊丽莎白的父亲希望自己的爱女能够出国躲避战乱。
年仅十三岁的伊丽莎白不仅毅然决然拒绝了家人的好意反而转身上了战场。
在战火的历练下伊丽莎白成为了一名坚毅的战士,这也为她后来成为君主打下了基础。
在战争结束后,21岁的伊丽莎白便在演讲中表示自己愿意将一生都奉献给英国和全体英国人民。
按照王室继承法,伊丽莎白本不该在如花的年纪就继承王位担负着本不属于她的责任。
无奈她的大伯“不爱江山爱美人”抛下了王位带着爱妻过上了平凡快乐的生活。
而伊丽莎白的父亲体弱多病,但也不得不拖着自己残破不堪的身体担下这份重任。
不幸的是伊丽莎白父亲即位期间正值二战,国家繁忙的公务彻底压倒了他,甚至没有熬到二战结束他便去世了。
刚刚成年的伊丽莎白不得不担负起王室继承人的身份。
在别的女孩谈恋爱读书的年纪,伊丽莎白便开始为了整个英国履行自己的义务。
在伊丽莎白任职期间并没有参与党派之争,她一生致力于保持中立。
正所谓“铁打的女王流水的首相”,女王任职期间与各位首相都保持和谐友好的关系。
她从未有过假公济私动用私权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她能够在英国众多的君主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受人民喜爱的君主之一。
若说女王峥嵘一生没有遗憾倒也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向女王这般优秀的女性也会在婚姻中暗暗吃亏。
成为了女王后的伊丽莎白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菲利普。
要说女王这般优秀又兼具美貌的女人自然是不缺少男人的,照理说不结婚应当是最好的归宿。
但是王室有王室的规矩,女王丈夫的选择极为苛刻。
在英国众多贵族中寻找一位年轻英俊又有才华的男子做王室的赘婿,这份好事最终是降临在了菲利普的头上。
婚后女王的生活并不顺心,一是因为繁重的国事使得女王不能拨出太多的时间陪伴丈夫和孩子,而是菲利普的背叛。
在两人孩子出生后菲利普便绯闻不断,这其中最著名的情人便是彭尼了。
彼时年轻貌美的彭尼轻易俘获了菲利普的心大有“上位”之心。
面对报纸上铺天盖地的丑闻,女王并没有因此动怒大失风度。
女王选择了最为隐晦也最为大度的方法——和情人做朋友。
也许在我们看来这简直是不可理喻,但是女王并不是普通人,她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整个英国的脸面。
在这场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中,女王知道有多少国家的媒体等着看笑话。
万幸女王并没有让他们得逞。她们没有分居没有离婚照常过着夫妻生活,不过这样平静的生活中多了彭尼罢了。
女王不管是在战场还是官场都打得一手好牌,唯独在婚姻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输的体面。
但是与男人打多了交道的女王又怎么会是“恋爱脑”?
也许在她看来,菲利普亲王的存在无非是帮助自己稳固王位的棋子罢了。
她真正的心之所向永远是英国以及全体英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