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为推进抗日战争主题片区建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工作人员一行走访、拍摄大汤山烈士陵园,采集相关资料。
大汤山烈士陵园,位于昌平区小汤山镇大汤山村北。
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大汤山村民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33年,在昌平县立乡村师范学校读书的马景鑫(化名马志,昌平大汤山村人), 和国文教师、共产党员张世辉一起,联系大汤山村8名贫苦农民,以学练武术为名,订立盟约,成立秘密抗日团体,组织发动小汤山地区的贫苦民众抗捐抗税,同反动当局开展斗争。
1940年初,马景鑫受党组织委派,到十三陵地区开展抗日根据地工作,后不幸遇害,壮烈牺牲。在马景鑫等革命烈士的影响下,不少村民都积极投身抗日,大汤山的革命火种生生不息。
1975年,为缅怀革命先烈,大汤山村村民将散埋的21名革命烈士的遗骨集中合葬于村北,并建立烈士陵园以兹纪念。 大汤山烈士陵园激发着党员干部的爱国热情、凝聚着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2011年12月,大汤山烈士陵园被公布为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3月,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追寻先烈足迹,弘扬抗战精神,抗战馆走访北京抗战遗址遗迹活动持续进行中, 感谢昌平区委党史办、昌平区小汤山镇人民政府对本次调研活动的大力支持。
撰 稿:张 源
编 辑:邹占兵
设 计:陈严烁
审 核:亢 宁 李庆辉
监 制:李志东 赵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