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年羹尧的“骨灰级”作死历程,有人认为是年羹尧缺乏政治灵敏度和缺少政治智慧的表现,但我并不这样认为!
年羹尧系安徽凤阳人,标准的汉人,最初的年氏家族连汉军旗人都不算,但其父年遐龄官至湖广巡抚,年羹尧得算是官宦字弟。
在其父的影响下,年羹尧自幼读书,算是清朝汉人中颇有见识的人物!而且,当时已经官至川陕总督的年羹尧能坚定拥护皇四子胤禛继位为帝,就能看出年羹尧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灵敏度绝非常人能比!
对于,年羹尧在胤禛继位以后的作死表现,个人认为原因有三:
1.“人生难再世,潇洒走一回”
作为一个汉人,年羹尧能到到达位极人臣的地步,被雍正皇帝恩宠如斯,绝对能够将他所有的虚荣和骄傲之心全部勾起。他不但是年氏官职最高者,甚至在鼎盛时期,拥有“年选”资格,嫣然一副西北皇帝的样子!作为汉人,他也明白自己的下场,即使老实本分的忠心于雍正皇帝,等待自己的也将是多疑的胤禛对自己的清算和兔死狗烹。
所以,与其坐等雍正皇帝对自己下手,还不如强势控局,让皇帝忌惮,或许还能换回一线生机!
2.人之本性。
年羹尧再是自幼读书,熟知历史上“功高震主”、“僭越犯上”的下场,面对自己的拥立新帝之功、平定西北叛乱之功,处于人之本性,他也会变的骄傲自满,不可一世,甚至做出“作死”举动!鳌拜不懂恃权凌主的下场?多尔衮不懂把持朝政的结局?张廷玉不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
恐怕不是,地位放在那里,恩宠摆在那里,权力握在手中,真能把持住不作死,就不是正常人了。
3.无可奈何。
作为雍正朝初期的第一功臣,位极人臣的年羹尧身边自然会聚集一大帮趋炎附势之徒。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这些围在年羹尧身边的党羽势力间接的帮着年羹尧走到了权利之巅,他不能辜负更不敢辜负这一大帮人的“良苦用心”。
为了他们,为了自己不至于被孤立,年羹尧只能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他必须让自己的党羽们看到自己的实力,看到自己屹立不倒的所在。
总而言之,年羹尧之所以沦落到家破人亡的境地,纯系其人之本性作祟,性格使然,更有无可奈何的因素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