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与火”的艺术 烧造出中华文明的印记
迪丽瓦拉
2025-08-27 16:03:41
0

三彩鸟首壶瓶 彩陶双连壶 汝窑洗 乳钉纹红陶缸 商代原始瓷 唐青花塔式罐 制图\首席编辑 杨芳芳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张弋 文/图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景德镇考察调研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

2025全国两会召开之际,顶端新闻联合全国主流媒体推出“总书记的国宝课”系列策划,本期推出陶瓷篇,溯源跨越南北的陶瓷文化。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陶瓷文明孕育、勃兴的沃土,让我们沿着时空脉络,赴一场河南万年陶瓷之旅。

河南孕育出北方最早的陶器

中国的陶文化始于何时?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一块陶片,将中国制陶史提前到2万年前。

河南的制陶史,目前可追溯至距今1万年前。

距今11000~9700年的新密李家沟遗址发现的陶器,是中国北方最早的陶器。这些陶器都是盘筑或手捏成形,器形简单,具有厚胎、质地疏松的特征,烧成温度一般都在700℃上下。

到了距今8500~7000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中原制陶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烧成温度提高至900℃~960℃,器表经打磨,并出现了篱笆纹、指甲纹等纹饰。中国最古老的三足陶鼎,就出自新郑裴李岗遗址,可见“三足鼎立”的形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馆藏于河南博物院的乳钉纹红陶鼎是目前发现时代最为久远的完整陶鼎。新石器时期原始种植业的出现给人类提供了稳定的粮食供应,改变了先民的饮食结构,直接导致了对炊煮类陶器的需求。

仰韶彩陶掀起史前时代第一次“美学浪潮”

距今6000年前的庙底沟文化是仰韶文化中期的典型代表,也是仰韶文化的成熟阶段。彼时,农业生产已经较为成熟,社会复杂化程度加剧,出现并形成了区域中心聚落,彩陶技艺也得到较大发展。

庙底沟时期的彩陶数量众多、色彩艳丽、图案繁缛,其中最具特点的便是花瓣纹。曾有学者提出观点,仰韶彩陶掀起中国史前时代第一次“美学浪潮”。

说起彩陶,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河南博物院馆藏的彩陶双连壶了。

1972年,考古人员在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发掘时,发现了一堆彩陶碎片。经过修复成形后,考古人员发现这是由两个橄榄形壶身相连、相通的陶酒壶。

研究认为,彩陶双连壶是外交礼仪用品,是两个部落氏族结盟时首领对饮的器具,象征着和平、友好、相亲。

瓷器“鼻祖”在河南

虽然世界上许多古代文明都掌握了制陶技术,但只有中国发明了瓷器,实现了从陶到瓷的飞跃。

在河南博物院和郑州博物馆,商代的“原始瓷”是当之无愧的“明星文物”。它为何叫作“原始瓷”呢?

河南考古学家安金槐认为,中国瓷器起源于商代,其基础是史前的白陶以及稍后的印纹硬陶。他的观点在瓷器起源于汉代说为主流的当时,引发了一场学术大讨论。中国硅酸盐学会于1978年召开了跨学科的“中国古陶瓷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中国瓷器的起源问题,会议最终达成了共识:最早的瓷器从商代开始,到了东汉才出现了成熟的瓷器,从商、周到东汉是瓷器的过渡阶段,应叫“原始瓷”。

此后,早于商代的二里头文化二期出土了原始青瓷,又把中国瓷器起源再次提前,陶瓷史又一次被改写。

宋代五大名窑半数在中原

宋代是中国制瓷史上的巅峰。宋代工艺的发明和革新,打破了唐代“南青北白”的陶瓷地理分布格局,驰名中外的瓷器名品接踵问世,形成了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全面发展、各具特色的瓷窑体系。

“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半数在中原。宝丰清凉寺汝窑以“雨过天青云破处”的天青釉色冠绝古今,钧窑“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技艺惊艳世人,开封北宋官窑则代表当时青瓷烧造最高水平。此外,当阳峪窑的绞胎瓷“白如雪、红如朱”,鹤壁窑的黑釉剔花瓷粗犷豪放,共同构成“民窑与官窑并美”的陶瓷版图。元代《陶记》记载“中原窑场三百座”,足见昔日盛况。

据历年来文物普查资料显示,河南先后在25个市县发现318处古代瓷窑遗址,位居全国各省区古瓷窑址数量的前列,仅次于浙江省和福建省。其中宝丰清凉寺汝窑等12处窑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瓷窑遗址中的国保单位数量并列全国第一。

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和禹州神垕钧窑址的考古发掘,分别被评为2000年和2001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目前禹州钧官窑博物馆和宝丰汝窑博物馆都已建成对外开放,向世人展示古代陶瓷文化的辉煌。

陶瓷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商贸盛况

上世纪90年代,一艘名为“黑石号”的古代沉船发现于马六甲海峡勿里洞岛附近。这是一艘1200年前的阿拉伯商船,船上载着6万多件文物。沉船被打捞出水后,经专家辨认,船内的文物几乎全部来自唐朝。

“黑石号”上发现了四件瓷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唐代青花瓷。过去,人们认为青花瓷创烧于元代,直到1975年唐代扬州城遗址发现了唐代青花瓷的残片。

成熟的“元青花”离不开“唐青花”打下的坚实技术基础,而“唐青花”的产地在河南巩义,主要用于外销。巩义窑生产的青花瓷器在不少地方有发现。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上街唐墓中发现了两件唐青花塔式罐,上面青花图案为唐代的“步打球”,有人称为最早的曲棍球。

河南陶瓷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载体,见证了中国瓷器远销欧亚的商贸盛况。

河南出土的许多三彩器就有浓厚的西域风格。馆藏于河南博物院的唐三彩凤首壶,1965年出土于洛阳东郊塔湾村。它的外形来源于一种叫作鸟首壶瓶的波斯商品,富有异国情调,是唐代三彩器中的精品,体现了唐代包容万象、文化多元的盛世气魄。

从仰韶彩陶到北宋名窑,一部河南陶瓷史,半部中华陶瓷史。这把一万年不熄的窑火,烧制的是器物,传承的是文明基因。厚重河南,正以陶瓷为媒,在守护与创新中书写新的文明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西晋灭吴之战是三国时期的最后一场大战,西晋六路大军水陆并进,迅速摧毁了东吴这个在江东割据了五十余年的...
原创 商... 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它不仅帮助秦国摆脱了由穆公之后的衰弱状态,再次变得...
原创 美... 说到中美两国之间的较量,大家都知道这种拉锯战早在冷战时期就开始了,而且到现在依然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许...
原创 商... 夏王朝到了夏桀的手中,已经腐败透顶,内外危机四伏。很多诸侯看到局势不妙,纷纷选择背叛夏朝,转而投向商...
原创 战... 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的兵制差异显著。战国时期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制度,也就是说,只要是身体健康、能上战场...
原创 千... 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旨在通过推崇儒家思想来指导官员治理...
原创 商... 商鞅变法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鞅,原名卫鞅,因在秦国实施变法并取得显著成绩,成功收复河西后...
原创 楚... 《史记·七十列传·滑稽列传》中曾这样评价楚国大臣优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这句话便是对他智慧...
四川出土战国漆器凤鸟图案,与1...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黄家祥在青川县青溪古镇老县衙遗址调研时, 意外发现青川郝家坪战国墓...
原创 兔... 白起,原名公孙起,乃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同时也是战国时期最为残酷且高效的军事人物。他因在...
告别“肝氪”,三谋带你轻松逐鹿... 相信不少朋友在玩三国SLG游戏的时候,都被“又肝又氪”的玩法折磨得够呛。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款能让大家...
原创 战... 当考古刷子轻轻拂过青川郝家坪战国墓漆奁盖顶的凤鸟纹,一道跨越两千年的美学闪电突然击中现代人的眼睛——...
原创 商... 商代的王位继承制度有两个主要的规则:一是足终弟及,二是父死子继。对于商代是否已经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
原创 暴... 我国是全球古墓最多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像西安、南京这样的城市,修建地铁时经常会挖掘出古墓。这还只是冰山...
日本尼康,最早是干什么的? 前几天在日本,我还参观了尼康博物馆。 一进门儿,我就被那几个军绿色的测距仪、经纬仪吸引住了,因为我是...
原创 秦... 秦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末年的时期,那时诸侯纷争,周王室失去了对各地的控制。随着春秋战国时代的到来,...
原创 周...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统治时间从公元前16世纪延续至公元前11世纪。尽管商朝最初的强盛...
原创 舜... 舜为何能够接替尧,成为新的掌权者呢?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讲解一下这个问题。...
原创 商... 商鞅变法,帮助秦国从积贫积弱的状态中脱颖而出,使得国家实现了从贫弱到富强的转变,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西安张家坡墓地发现309座战国...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11月5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西安张家坡墓地共发掘古代遗迹566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