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安禄山有多出色:他没当节度使前,唐玄宗嫁了7个公主给契丹酋长
迪丽瓦拉
2025-08-27 17:04:28
0

安史之乱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给大家介绍导致唐朝走向衰落的“安史之乱”发起者安禄山的另一面。

这倒不是兰台想要哗众取宠,而是大众对安禄山甚至唐玄宗的认识都存在很大的偏差。

在大众层面对于安禄山的认知就是“奸臣”,依靠拍唐玄宗马屁才得以成为独当一面的节度使;而唐玄宗更是一个昏聩的老头子,被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奸臣玩弄于股掌之间。

可这种认识实在是过于脸谱化,接近刻板印象了。

安禄山

01、

唐玄宗之所以重用安禄山,并不是因为李林甫担心边将进入中枢为相损害自己利益,而故意在唐玄宗面前进谗言,让唐玄宗重用胡将所导致的。

唐玄宗重用安禄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唐朝从唐高宗朝后期开始,传统以“兵募和府兵为主”的作战方式已经越来越跟不善形式。

所谓“兵募和府兵为主”的作战方式,简单说就是唐朝在边境是没有常备军的,需要作战时强行征招老百姓入伍,这就叫“兵募”,注意,兵募不是募兵,兵募是带有强制色彩的征兵,同时再用府兵制度下的勋官担任这些临时招募的老百姓的军事主官,集中训练一两个月后,由中枢派遣的大将以“XX道行军大总管”的名义领军出战。

战争结束后,大军随即解散。

但是由于唐太宗与唐高宗前期,唐军不停开疆拓土,在整个北部边境,唐朝已经扩张到和吐蕃等草原国家“面贴面”的程度;之前犁庭扫穴式的突击作战变成了无穷无尽的边境作战,唐军也因为受限于当时的交通运输条件,已经扩张到极限,由攻转守。

吕思勉先生在《隋唐五代史》就指出——

唐室之兵威…亦至高宗时而就衰。

紧接着吕思勉先生就批评了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以及唐玄宗等四位帝王,吕思勉先生认为唐初边患并不严重,李世民非要好大喜功去“开疆拓土”;唐高宗中后期唐朝国力和军力开始走下坡路,那些已经占下来的地方却不好意思丢掉,只能硬挺;到了唐玄宗朝,草原各大势力都与唐朝发生了边境摩擦,唐玄宗也不愿意放弃,只能重要边兵,结果引发“安史之乱”。

吕思勉先生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先不说唐朝应该不应该放弃唐太宗、唐高宗时期开疆拓土的成果,确实原来的兵制已经到唐玄宗朝已经不适应当时实际情况,想要适应频繁边境摩擦,就必须在边境要点驻扎大量脱产军队。

而唐朝动员体系之下,征招原本在边境依附于唐朝生活的草原小部落的部落民就比征招内地的农民在经济上更划算。这些人被称为“城傍”。

大家觉得是从玉门关直接征招士兵省钱还是从洛阳征招一批士兵再长途跋涉到玉门关服役省钱?

电视剧里的安禄山

而这些大多是归附于唐朝的草原小部落部落民的士兵,很多人根本不会说汉语,那么类似安禄山这样掌握多种语言的胡将被重用就是必然的了。

李锦绣先生在《城傍与大唐帝国》一书中就表示城傍是唐朝前期开疆拓土的真正主力。

电视剧里的安禄山

02、

唐玄宗重用安禄山的第二个原因是唐玄宗时期唐朝最大的威胁来自西北的吐蕃,在战略上唐朝采取了“西重东轻”的态势,重兵与精锐都集中在西北地区,对于东北的契丹、奚族尽量采取守势。

早在开元二年就有大臣上书唐玄宗,表示为了与吐蕃争雄西北,关中壮丁都快被抽调一空了:

自顷西北二虏寇边,凡在(关中)丁壮,征行略尽,岂宜更募晓勇,远资荒服。

而从唐玄宗“十节度”兵力分配来看,用于与吐蕃争雄的四镇总兵力是26万,占当时唐朝机动兵力的55%,而安禄山所属的范阳(幽州)、平卢两镇只有12万人,占总兵力的26%。

如果算上剑南节度使所辖3万多人,那么用来与吐蕃争雄的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30万。

而在安禄山担任范阳节度使之前,唐朝北部边境安宁吗?

并不安宁,开元年间契丹与奚族时常入寇,而唐朝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应对契丹与奚族的入寇,唐玄宗只能不停的把公主嫁给契丹与奚族,希望用和亲的方式让契丹与奚族不再入寇。

唐朝一共有18位公主嫁给了草原部落的酋长,其中唐玄宗朝有9位,而其中又有7位都嫁给了契丹与奚族的部落酋长。

而自从天宝三年安禄山担任范阳节度使之后,唐玄宗就再也没有和契丹以及奚族和亲了。(天宝四年静乐公主与宜芳公主下嫁是之前就商量好了的。)

而且自从安禄山担任范阳节度使以来,契丹和奚族不但再也没有进入唐朝河北地区烧杀抢掠,相反,契丹与奚族反而被安禄山打的节节败退,安禄山主要使用的是范阳镇9万1千人的部队,却在天宝年间不停的在东北“开疆拓土”。

更为重要的是安禄山在河北花钱并不多,根据唐朝相关史料记载,安禄山担任范阳节度使之后,范阳镇每年用于养军的费用平均下来比剑南节度使养军的费用还要便宜。

换言之,剑南镇3万多人一年养兵的费用竟然和拥有9万多人的范阳镇差不多。

花最少的钱,打最多的仗,还能“开疆拓土”,这才是安禄山获得唐玄宗宠爱和重用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唐玄宗在天宝年间重用的李林甫、杨国忠以及安禄山,他们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有真正的“业绩”。

李林甫和杨国忠都善于理财,杨国忠更是两只手能同时打算盘;安禄山也是,他坐镇幽州后,契丹和奚族再也没能进入唐朝河北内地劫掠。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安禄山个人的业绩绝对是十节度里排第一的存在。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END

参考资料:

《唐朝的边疆局势及御边戍守体系的变化》,管彦波,《贵州民族研究》2006.6;

《安史之乱背景分析——唐前期边疆整体局势的紧张与东北一隅的相对安定》,李飞,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S1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在中国历史上,刘邦和朱元璋有个类似之处:那就是都是出自民间,通过农民起义建立新王朝。但是,两者在成为...
原创 资... 傅钟将军是新中国诞生后,中央授予的1614位开国将帅之一,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不仅是党内入党最早、...
原创 他... 河南新县是中国十大将军县之一,这个地方培养了许多开国将领,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许世友。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
原创 回... 在1997年的北京早春时节,一场足以搅动东亚局势的脱逃事件正默默上演。 当年76岁的朝鲜前劳动党书记...
原创 被... 叶利钦给人的印象总是像是一个总是醉醺醺的样子。事实上,他的确非常喜欢喝酒,而俄罗斯的伏特加酒度数高,...
原创 胡... 1950年,在中央举办的高级知识分子座谈会上,毛主席和周总理应邀出席。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各...
原创 姜... 姜子牙封神之前,天上到底有没有天庭?如果有,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解...
原创 盘... 1924年6月,黄埔军校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由孙中山亲自创办。这所军校的...
原创 历... 人们常说,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然而,有些人物尽管最终失败,他们依然会永远留名于历史,依然...
原创 朱... 古代中国社会的性别角色分工深刻影响了女性的地位和行动自由,女性通常难以参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政...
原创 曹... 在古代的典籍中,明朝的思想家李贽(李卓吾)写过一副极为著名的对联:“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原创 凤...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古代的谚语,用来形容诸葛亮和庞统的才能,的确再合适不过。遗憾的是,刘...
原创 孙...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给民众带来了民主与共和的思想。这场革命的影响...
原创 广... 广东抗日港九大队于1942年2月正式成立。队伍成员包括来自香港和九江的工人、农民以及热血的年轻知识分...
原创 两... 1949年,为了顺利解放上海,我军决定策反蒋军上海防线的关键人物——汤恩伯,以瓦解敌人的防御力量。当...
原创 诸... 谜团重重的诸葛亮墓,终于被专家揭开了真相 在临终前,诸葛亮似乎已经预见到自己死后将会引发一场关于墓地...
故宫博物院发讣告:耿宝昌逝世 今天(11月10日),故宫博物院发布讣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国家文物鉴定...
原创 国... 杜聿明:国军的隐形大将与命运的错失 在众多国军将领中,有一位人物在许多人眼里并不起眼,但他凭借自...
原创 北... 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英雄辈出。在北周的皇室中,有一位杰出的将领,素有“智勇冠世,攻战如神”的美誉,...
原创 清... 清朝的御前侍卫身上佩刀,这让人不禁疑惑,皇帝难道不会担心他们会刺杀自己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