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廷杖打烂了朝臣的屁股,打断了朝廷的脊梁
迪丽瓦拉
2025-08-27 20:03:47
0

所谓“廷杖”,就是使用栗木制成的棍子去责打犯人,最早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据《后汉纪》记载:

明帝政事严峻,故卿皆鞭杖。

但是,由于中国古代历来就有“刑不上大夫”的礼制和传统,廷杖出现以后并没有形成定式。而且,统治者针对读书人历来比较优抚,因此极少进行这样羞辱性的惩处。

伴随着封建君主专权的不断强化,帝王的个人威势逐渐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到了明朝时,为了空前加强自己的皇权统治,太祖朱元璋正式设立了廷杖制度并将其纳入固定的刑罚范畴。据《明史》记载:

廷杖之刑,亦自太祖始矣。

明朝的廷杖主要针对朝廷官员,是朱皇帝对违背旨意的臣子进行的体罚,受刑部位通常都在臀部,具体由锦衣卫执行。如果说得通俗一点,明朝廷杖就是“扒了裤子打屁屁”,听起来幽默挨起来疼。

不可一世的朱元璋驾崩后,其皇太孙朱允炆登基称帝,史称建文皇帝。不过,由于盲目自信,朱允炆在大张旗鼓撤藩的同时,终于引发了燕王朱棣的反抗,通过“靖难之役”而成功夺位。

朱棣登基后,开始类同其父大发神威,采取了异常激进的举措。为了巩固得来不易的皇位,他对所有的异己分子通通都施以酷刑,其中就包括了廷杖,成为当时最热门的刑罚。

廷杖的命令虽然由朱皇帝下达,但负责行刑却是锦衣卫,而且必须严格训练后才能持证上岗。据《历代刑法考》记载:

少时习杖,先缚革为二人,一填砖于中,一纸裹其外,俱以衣覆之。杖填砖者,视之若轻,徐解而观,则砖都裂;杖纸裹者,视之极重,而纸无伤,能如是则入选。

所以,同样是廷杖,如何执行却大有讲究。太监在监刑前,通常都会与锦衣卫约定暗号。比如说“打!着实打!用心打!”,每个暗号都会有不同的力度和结果。有的人,屁股被打得血肉模糊,但实际上却只是皮外伤而已;有的人,屁股被打得并不严重,但皮层之下已经筋骨俱断,必死无疑。

明仁宗登基后,他立即废止了父亲朱棣的许多苛政和酷刑,实行了许多的仁政之举。但是,仁宗皇帝朱高炽并没有废除廷杖,反而将其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继续沿用。

看来,朱高炽或许仁慈,但却认为廷杖制度的存在,的确有助于加强和维护朱明王朝的皇权。

宣宗统治时期,廷杖被使用的频次有所降低,可依然犹如“达摩克斯剑”一样高悬于朝臣的头顶之上。

明英宗朱祁镇肆意宠信太监王振,赋予他典兵指挥之权,甚至还跟随他御驾亲征蒙古瓦剌部,终于酿成了“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蒙古人生擒活捉后,明廷一片哗然,完全茫然不知所措,毕竟以前没遇到过这种事情。

在于谦的力挽狂澜下,代宗皇帝朱祁钰继位,领导明朝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瓦剌大军后撤时,还故意释放回了明英宗,故意为明朝制造矛盾。

不出意料,明英宗回京后,他与自己的弟弟明代宗朱祁钰展开了权位的争夺。几番刀光剑影下来,一场“夺门之变”,朱祁镇终于重新登基称帝。而在这期间,兄弟二人都多次使用了廷杖打击异己。

明武宗时期,明朝终于迎来了继朱元璋之后的又一次大型廷杖场面。群臣反对朱皇帝南巡滋事,朱厚照在大怒之下,竟然将数百名谏臣都施以了廷杖,当场打死十余人血溅午门。

不过,明武宗的廷杖还不是明朝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这堪称廷杖之最的当属嘉靖初期的“大礼议之争”。

朱厚熜以小宗继大宗的形式登基称帝,自然显得名不正言不顺。于是,首辅杨廷和率领数百名大臣宫门跪谏,逼迫嘉靖在“认谁作父”的问题上退让。不过,万万没想到少年嘉靖竟然是宫斗高手,当即举起了“廷杖”这个太祖皇帝留下的大杀器,一举打断了明朝文臣的脊梁。

从此以后,嘉靖皇帝领教了廷杖的益处,屡屡使用俨然成为了常规武器,被他下旨杖死的朝臣简直是数不胜数。嘉靖的儿子非常短命,皇位还没坐热就歇菜了。

在嘉靖帝的亲自示范下,孙子万历皇帝也有样学样,虽然不上朝理事,但却动辄就喜欢使用廷杖。据统计,万历在位期间使用廷杖多达上百次之多,在这方面创造了一项记录。

刚愎自用的朱由检登基后,他也是廷杖的坚决拥趸。高兴时廷杖朝臣,是为了鼓舞战时的士气;生气时廷杖朝臣,是为了发泄怒气心中的怒气。总之,崇祯时期的朝臣简直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据《明史》记载:

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明朝廷杖最大的坏处,不仅仅在于破坏了封建礼制,而且还破坏了封建法制,使得“礼法制度”和“刑罚律令”都成为了一纸空文,使得朝廷权威迅速降低。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记载:

臣之于君,可贵、可贱、可生、可杀,而不可辱。

显然,他认为廷杖简直就是对士族阶层的莫大侮辱,是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基本上,廷杖打坏得是朝臣的屁股,打断的却是明朝的脊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自清朝入关以来,其一共走过了两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与我们最接近的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留给我们的依然有很多...
汝州市:山乡铜器队 敲出“新风... “我们村的铜器队这些年经常代表镇里参加全市春灯节期间的铜器大赛,还有镇里的一些企业开业、搞活动,都是...
原创 清... 一个朝代的繁荣昌盛,不单单与皇帝的治理天下的能力有关,还与朝代的官员有密切联系。清廉的官员,为国家,...
原创 梁... 《——【·前言·】——》 梁山好汉个个“义”字当头,可你知道在108将里,竟藏着一位“朝廷内奸”!他...
原创 慈... 晚清时期,慈禧太后把控朝政,但是她并没有为清朝的壮大做出过明显的贡献,反而是她的铺张浪费、好大喜奢加...
原创 川... 在民国初期这段时期,有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军阀,根本就不服从上面领导管理。当时的局面是非常混乱的,各个军...
原创 家... 在云南的一座典雅庭院里,任先生家中世代珍藏着一枚极具历史意义的中华民国十年造袁大头伍圆银币。这枚银币...
原创 古... 在古代,人们除了不断推进科技、知识以及自然进步的同时,也要推进人文的进步。在中国,有着世界上任何国家...
原创 为...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皇帝作为最高权力的象征,其服饰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和文化意义。 ...
原创 清... 曾赋皇都与帝都,若兹形胜古今无。金迁元复其久矣,明筑清修滋盛乎。——乾隆。 1912年,满清政府正式...
原创 “... 汉宣帝刘询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他统治期间,国力强盛,史称“孝宣中兴”。 在以制定庙号和谥号严格...
“穷毕生精力研究一两个什么问题... 邓绍根 范长江(1909—1970年),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他只身前往我国西北部采访,在《大公报...
原创 汉...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征战不休,早在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大乱。在这时候,局势就已经无法控制了。黄巾起义后...
原创 狄... 狄仁杰被人们称为“东方的福尔摩斯”,就是因为他断案如神,任何细小的证据都是他破案的关键,和西方的福尔...
原创 电...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努... 清太祖努尔哈赤有16个儿子,这些儿子中有褚英、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多尔衮、多铎这些能征善战的人物...
原创 房... “房梁下吊块肉都比那个模型强!”如果笔者要说这句话出自中国地震学奠基人、中科院院士傅承义之口,大家相...
原创 农...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诸葛亮制造生产的木牛流马,不但在第四次出祁山中赢得了北伐战役的关键胜利,而且成为后...
原创 清... 这是一组清末时期的山东各地的老照片,这组老照片因为是后期上色,所以真实地还原了100多年前的山东人的...
原创 承... 在山西省太原市,闫先生珍藏着一枚承载着深厚家族情感的传家宝——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这枚双旗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