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王时,开始谋划灭商,于是定居东南。他安排长子泰伯、次子仲雍秘密到吴国发展,建立吴国,以便适时进攻商朝。历史上称为“台伯”。薄跑到吴国去了。”
几十年后,武王伐纣时,《尚书牧氏》记载,最重要的八个盟友是雍、蜀、羌、厉、卫、鲁、彭、濮。历史上被称为“八国”,吴国并不在其中。
商朝灭亡后,纣王之子武庚回国,周公旦率军东征。他与姜子牙、伯秦等人一起出击,消灭了无数商朝的铁杆势力。然而,在这场真正确立了周人统治的战争中,却依然没有吴人的踪迹。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国的前五位君主是太伯(无子嗣)、仲雍、季简、叔达、周章。周章在位时,周武王就已经建立了周朝。找到吴军周章后,正式册封他为吴国王,同时,周章的弟弟虞忠也被册封为虞国王。
按照这个理论,武王伐纣时吴国之所以不在场,可能是因为吴与周失去了联系,周章等人并不知道他们部落灭商的计划。
由于吴国地处江苏无锡地区,远离中原,以三千多年前的交通通讯条件,对中原发生的事情感到困惑也是很正常的。但武王灭商之后,为什么能很快找到周章呢?册封周章后,周、吴实现正常交往。所以周公旦东征是一场极其重要的战争。吴怎么又缺席了?
总之,司马迁所写的这段历史的很多细节都经不起推敲。考古发现的《西周乙侯珪》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春秋时期吴国起源的真相。
1954年,当地农民在江苏镇江京口大港镇烟墩山挖地时,意外发现一件西周青铜器——乙后簋簋(上图),上面有120多个字。部分铭文如下:
然丁未四月,诸侯武王、成王攻伐上土,遂行省东或(国)土。王步在义口南。国王命于侯夔曰:“迁侯于邑”……(给予的奖励规格很高)……邑侯大举提拔王休,成为虞的岳父丁尊。
《王州武王成王伐商图》显示,其中的“王”应该是周朝第三位君主周康王。当他考察周朝的疆域时,发现东南方还有一片空白,并没有周朝势力介入。于是于侯奎(c)被调到夷狄,因此青铜器的主人也被称为“夷侯”。
特别是“吴国成王攻上土,又攻东土,王预言夷口土南”这句话,清楚地表明了这是这是周朝第一次在这里封侯。同时,“乙侯卫簋”也是淮河以东地区存在周朝的最早的考古证据。周武王征服河南等地,周旦东征征服山东西南和江苏部分地区。周康王考虑开拓如今的镇江、苏州、西昌等地时,也符合周朝的扩张逻辑。
不久后,考古专家在烟墩山麓发掘了三座西周古墓,出土了12件大型青铜器,其中包括5件青铜鼎。由此可以证实,周康王在镇江京口地区册封了“夷后奎”。
问题是:史籍中的“余侯奎”是谁?
首先,周康王给予的赏赐等级非常高,甚至比后来的晋文公还要高,这说明“于厚魁”的地位很高,应该有姬姓的皇家血统。
其次,《史记》说,周武王将仲庸的曾孙虞仲封为虞(今山西平陆县),于是虞国就由虞忠建立。周武王灭商三年后去世,周成王在位22年。那么,周康王即位时,于忠可能还活着,那么“于侯奎”会不会是于忠呢?
第三,古汉语中的“虞”与“吴”是可以互换的,而镇江曾是宜兴、太湖、无锡的传统吴地,与春秋时期吴国的血统相连。那么,“余侯魁”会不会是周章呢?
虽然其中疑点颇多,但从史料记载来看,“虞侯魁”要么是虞仲,要么是周章。
那么,益国是如何演变为吴国的呢?
关于吴国的起源,有很多令人费解的事情。比如,从史书上看,太伯、仲庸、季简、叔达、周章这些名字就充满了中国文化气息,而吴国后来的君主名字却是熊遂、克襄、羌。九邑、玉桥新屋、客路等处充满了蛮族文化;从考古的角度来看,考古发现的西周吴国墓葬,没有一个是周式墓葬。如果吴国有一个叫姬的国王,不至于彻底改变人们对丧葬的看法。因此,夷国可能是被当地土著所灭,春秋吴国是土著冒充泰伯、仲雍的后裔;也可能与当地土著合并,形成新的吴国。
至于“吴国”中“吴”的由来,应与“虞”、“夨”有关。既然周章可能是虞国的国王,那么他就应该被称为“虞章”。调到仪狄后,可能还会继续叫“于”。由于“虞”与“吴”相通,遂演化为吴国。或者“夨”和“于”可以互换。山西曲沃金侯墓地出土的“叔奎方鼎”,其中的“叔奎”就是唐叔虞。这就证明了“娨”和“虞”可以互换使用,所以即使周张郃不是虞国国王,但因为他的名字是“娨”,“娨”就被转化成了“虞”,进而变成了“虞”。 “吴”。
综上所述,可见所谓泰伯去吴,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去现在的吴地,而是去了山西。周康王前后,被封至镇江京口地区。过了几年,吴国逐渐发展起来。吴国建立后,泰伯、仲雍、周章等人被追封为初代王。
所以,当武王伐纣、周公东征时,位于现在吴地的吴国实际上并不存在。自然不可能配合武王、周公灭商。
参考资料:乙侯库龟铭文、《史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