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历史是个轮回”,今天的人之所以要花费这么大的功夫去品评、研磨过去的历史,就是因为古今多有相似之处,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有可能再次降临,只有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把握今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汉族王朝,明朝曾经有过举世瞩目的辉煌,最终仍难逃灭亡的命运;
而明朝与今天的一个超级大国有很多相似之处,那就是美国。那么,二者的相似之处体现在哪里呢?
开国之主的相似奋斗历程
首先,明朝和美国的相似之处体现在最初的建立过程上,开国总统华盛顿和开国皇帝朱元璋两个人就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华盛顿虽然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但是父亲在他11岁那年就去世了,全家七个孩子要靠着遗产生活,华盛顿也不得不放弃古典课程,转而学习了一些实用性很强的土地测量、畜牧养殖等技术,并且靠着自己的本事外出挣钱。
而朱元璋的身世同样坎坷,甚至比华盛顿更加困难,他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小小年纪就要给地主放牛,后来因为瘟疫,父母双双离世,朱元璋连给父母下葬的钱都拿不出来,去求地主相助也惨遭冷眼,后来还是在邻居的帮助下才给父母办了葬礼,因为家中无力养活,朱元璋年纪轻轻就进寺庙当了和尚,可谓是饱尝了底层百姓的疾苦。
两个人除了出身都比较苦以外,奋斗历程也颇为相似。美国与明朝建立之前,都处在异族的统治之下,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原住民们的地位非常低下,受尽了英国人的压榨,而中国当时正值元朝的统治时期,汉人的地位同样低下,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让社会处于一片凄苦骚乱的氛围,动乱也更加频繁。
后来,华盛顿参加了战争,慢慢靠着自己的能力成为首领,带领殖民地民众赶走了殖民者,建立起美国政权,而朱元璋则加入了起义军,后来又发展出自己的势力,一举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和华盛顿一样,都没有显赫的出身,也都经历了异族统治者的压迫,看遍了底层人的痛楚,在乱世之中靠着战场上的表现崭露头角,并最终成为一代领主,他们无疑都是值得尊敬的开国之主。
建国后相似的商品经济发展
美国与明朝都有自己的巅峰时期,在世界上都是举世瞩目的存在,而二者的巅峰时期同样有着相似之处。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在古代,社会阶层的划分往往要遵照“士农工商”的顺序,科举制度的普及,让“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深入人心,寒窗苦读、金榜题名成了无数人的梦想,明朝同样如此,读书人和官员的地位高,商人的地位则低很多,朱元璋还曾经下令禁止商人的后代读书入仕;
但是,商品经济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是不容忽视的,即使不愿意赋予商人更高的社会地位,也不能放弃发展商业,因此,明朝的商品经济还是发展得十分迅猛,带动了整个国家越发繁荣,而随着国内市场的缺口越来越大,慢慢还和周边的国家产生了贸易往来,在郑和七下西洋之后,这种局面来到了顶峰,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了明朝蓬勃的经济和旺盛的购买力,纷纷前来进贡,进而拉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万国来朝的盛况,让明朝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焦点,到了中后期,明朝甚至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倾向,原来,万历年间,部分地区的商户开始雇佣工人帮助自己扩大生产能力,也就是说,他们虽然占有了生产资料,但是自己并不从事劳动,而是付出流动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这是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那么美国呢?美国建国之后就确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发展商业变成了整个国家的重大战略,相比于明朝,美国是站在国家层面发展商品经济的,所以更能放开手脚,一方面是积极扩张领土、发展对外贸易,另一方面是顺应时代变革进行了工业革命,完成了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的过渡,这让美国一举爬升到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位置,随后更是一路水涨船高,超过了“日不落帝国”英国,曾经的殖民地,如今已经压过了殖民者,美国的发展道路,也成为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借鉴。
二百年后的共同困局
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和明朝依然表现出了高度的相似,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光阴,二者都在鼎盛时期遭遇了极大的困局。先说明朝,明朝的商品经济发展重心主要位于东南沿海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撬动了可观的贸易量,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倾向,然而,明朝整体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除了少部分地区以外,广大的内陆依然是农耕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种庄稼就好比是靠天吃饭,存在很多人力无法控制的变数;
到了后期,西北地区频繁出现天灾,百姓得不到好收成,政府得不到足够的赋税,底层百姓又过上了艰辛困苦的生活,不安定因素重新活跃起来,原本朝廷可以调动发达地区的资源和利润帮助平衡,但是这些地方的富商们却不愿配合吐出自己的利益,所以,民间财富无法收归,矛盾进一步激化,推动了明朝由兴盛走向衰亡。
美国同样如此,虽然美国拥有庞大的经济实力,但是巨额财富却集中在华尔街,这些大鳄们因此有了翻云覆雨的能力,像滚雪球一般把越来越多的财富卷入自己手中,还操纵着政治,所以我们常说美国的民主是金钱民主,政客们也不得不臣服于这些财富的压力。所以,美国虽然有钱,但是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并不高,这种矛盾正在一步步激化,相信大家也都能看出端倪。所以,纵览美国的发展历程和当今的国内局面,不难发现,它和灭亡前的明朝颇为相似。
结语:
历史虽然不会彻头彻尾地重演,但却周而复始地以相似的面貌降临在人类社会,所以我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跨越时空的镜像往往令人深思,关于美国接下来将走向何方,就让我们静观其变。对此您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