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和萧子升穷游,一客栈老板娘给毛主席看相:你未来必有大用
迪丽瓦拉
2025-09-02 13:06:41
0

1917年8月16日,两个落魄青年来到长沙,虽然他们穿得破破烂烂,但却依旧气度不凡,谈吐颇为大气。后来还说出这样一句话“叫化做三年,给官都不干”,很显然,他们似乎比较享受着这般乞丐模样,还嘲讽起了官老爷。

若有人在场,自然会觉得他们俩有毛病,但就是两个这样看起来“不正常”的青年,却在后来历史上留下大名。因为他们一个叫毛泽东,一个叫萧子升。要想搞明白他们之间的故事,一切还得回到1917年夏初。

当时正值暑假期间,青年毛主席看到一则报道,有两个年轻学生徒步漫游全国最后抵达西康,对此毛主席感触颇深,于是也产生行乞游学的念头。

其实毛主席很早前便有过这样的想法,从中国影视作品中我们也能知道,毛主席早年底子较薄,所以如饥似渴的学习知识。但是随着知识水平不断提升,毛主席则开始担心自己两耳不闻窗外事,终究成为闭门造车的书呆子,所以早就静极思动想要亲身实践。

恰好当时毛主席的好友萧子升,对此也十分感兴趣,于是两人便组队徒步漫游。为深入民间了解疾苦,增长见闻,毛主席和萧子升不带分文,两人各自剃成光头,穿着一身男女的衣服,带上文房四宝,踏上了这条实践之路。

不过虽然两人志向高远,意志力也很坚定,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两人都没有带钱,自然就没钱吃饭。那么该怎么办呢?毛主席想到办法,他通过给商户店铺写对联写字来换取食物。

这刚开始,也能解决温饱问题。但当时离过年过节还很遥远,因此毛主席的字画和对联也不一定每次都能交换食物,有时候他们也得饿肚子。不过毛主席胆大心细,既然普通商户不需要字画对联,那么就去找知名大户,顺带与对方进行学术交流。

为此,他们找到归隐乡里的翰林刘氏,萧子升对毛主席笑言:今天我们俩就是要攻克他。于是两人共同作诗句:翻山越岭之名郡,竹杖草履谒学尊。途见白云如晶海,沾衣晨露浸饿身。

两位大才子一出手,让众人刮目相看,刘翰林认定两人非等闲之辈,不仅热情接待了他们俩人,双方还进行过经史子集的深入探讨,临别时甚至送了他们40个铜钱。

显然,刘翰林属于有气度的文人,毛主席自然可以与他推心置腹,但也有一些心高气傲和重视身份的文人,毛主席对此也是丝毫不退让,最终用才学折服对方。

例如安化县城的乡贤夏默庵,他就瞧不上两个乞丐一样的年轻人,毛主席数次通传都不被接见,以至于萧子升都打算放弃。

但毛主席还是固请,夏乡贤这才与他见面,但开口就是作诗对毛主席进行“雅骂”。毛主席则丝毫不慌乱,引用晋惠帝的典故以是公还是私的疑问反讽了对方,即:身为乡贤不履行自己推荐人才的职责,反以私心蒙蔽公心。

毛主席这般有才气的反讽,终于让这位乡贤明白过来:原来眼前两人不是骗子,真是大才人。于是立刻请毛主席进行深入探讨,聊得兴起之时,甚至拿出自己的毕生心血大作,进行交谈。

就这样,毛主席他们通过自身的才学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时常还能得到大学者的馈赠。不过毛主席始终是一副乞丐模样,深入基层,去了解底层百姓的痛苦和需求。

例如他们借拜访一位县长的名义,深入感受过县长只拿钱不干事的黑暗,了解到县衙小吏见钱眼开的小人嘴脸,更知晓了百姓对当官之人只知盘剥压榨的无奈。为此毛主席感慨:当今社会之最大弊病就是钱可通神,而资本家的金钱全都是压迫百姓而得。

有一次,他们途中遇到一个捕快与文书打架,只因为其中一人怀疑对方偷了自己的东西。看着两个衣着体面的两人,毛主席也只能叹息:都说贫穷导致道德滑坡,但现在看来,金钱无法提升道德,知识才能。

总之,毛主席等人一路行乞,途中所见所闻颇多,虽然不至于像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样能让毛主席的思想成型,但也的确启发毛主席,为他后来的思想提供过一些突破口。

更有意思的是,在毛主席等人一路龙场悟道般的行乞过程中,他们还遇到过一个民间诗人的后裔,她名叫做胡茹英,是一个客栈老板娘。第一眼看到毛主席等人,也觉得他们只是乞丐,但这个姑娘自称和爷爷学过相面之术,因此仔细端详二人,立刻认定他们绝不是乞丐,而且未来不可限量。

毛主席对这位姑娘也是十分好奇,于是就请她给自己和好友算了一卦。这位姑娘首先对着萧子升相面算卦,然后得出结论:萧先生额角高,眉眼翘,发顶如山,你上得快,去得远,浮云绕九重。

毛主席听后哈哈大笑,然后又拉着姑娘给自己相面,这位姑娘沉吟良久,最终谨慎的说:毛先生眉眼带忧,额角平阔,发顶有奇峰,沉而久,进而实,云开见日出。毛主席调侃道:那未来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吗?姑娘坚定的说:不是有点用,而是有大用。

这个算命的小插曲,一度引得毛主席二人哈哈大笑,这个姑娘也与毛主席二人成为知心好友。后来离别时,萧子升还开玩笑的对老板娘说:“日后毛先生如果真如你所言发达了,他会写信让你当参谋的。

对此,毛主席自然也只是当玩笑看待,没有放在心上,但在姑娘表示“到时候早把我这山野女子忘了”之时,毛主席还是安慰道:“怕是忘不掉”。随后毛主席和萧子升顺利完成穷游,顺利回到长沙,这才有开头的那一幕。

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毛主席果然展现出惊天之大才,最终成为我们新中国伟大的红太阳。至于萧子升,似乎也和那个姑娘说的差不多,1924年以后他一飞冲天,只是后来到了台湾,终究没有和毛主席走到最后。

参考文献:《毛泽东和萧子升的一次行乞游学》、《青年毛泽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如何加强文物保护?听5位文物保...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王连香)今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来自文...
原创 朝... 1956年8月,朝鲜劳动党高层在平壤召开中央委员会集体会议。在此次会议上,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尹公钦...
官场不倒翁,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 我们看历史电视剧,一般讲到哪位大臣是三朝元老,哪个都要竖起大拇指。了不起啊,能够历经三朝而不倒,堪称...
原创 东... 生活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对先辈们所生活的时代感到好奇,而离我们最近的民国与抗战时代,无疑吸引了越来越...
原创 武... 在唐高宗李治即位初期,后宫中最受宠的是萧淑妃,就连王皇后都无法和她争锋,可惜后来出了个武则天,直接将...
原创 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在古代,马是战争时期的必须品,对...
焦点访谈丨从编钟到碑碣 中国如... 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闻公报,中国组织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和《少林寺碑碣(566—1...
纪念|海上金石学的兴盛与王昶《... 成书于清代的《金石萃编》是中国历史上金石学的集大成著作,共160卷,由清代青浦人王昶(1725—18...
孙宝强老师解构姓名学玄机:从帝... 在文明演进的长卷中,姓名学犹如镌刻着先民智慧的水晶棱镜,折射出语言符号与生命轨迹的奇妙共振。孙宝强老...
原创 《... 说起古典战争类小说,武评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我做武评向来是本着战绩为主、描写为辅的基准,虽然武艺高...
原创 老... #健身嘉年华# 作者|张海滨张庆萧红尘 应荣桂,男,农历1921年10月13日出生,浙江东阳人。 ...
“五一”假期去哪玩?来趟博物馆... 市民游客在广西民族博物馆观展。记者潘浩摄 “五一”假期将至,你计划好去哪儿玩了吗?为满足广大市民游客...
原创 秦... 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海内,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身为“千古一帝”的他,自然...
原创 他... 说起大唐的开国战神,一般人能想到十多位。但 真正意义上的战神其实只有两位:一位是李世民,另一位就是李...
原创 刘... 刘备在赤壁大胜后,南征荆州南部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这...
原创 康... 清朝历史一大堆,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康熙皇帝的一生有着不少丰功伟绩,一位雄才伟略,拥有一世英名的皇...
末代状元刘春霖:金榜题名不久大... “一甲第一,刘春霖!” 这是1904年7月7日的清晨,所有参加清廷考试的贡士在乾清门外的台阶上集...
原创 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五胡乱华并不是必然事件,同三国时期以及西晋统治者的一系列决策错误是分不开的。...
原创 最... 1937年秋,陕北高原上战旗飘扬。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各级将领的任职安排成为众人关注...
原创 运... 黄河新闻网运城讯(记者吉祥)“斗拱是古建筑的‘交响乐’,每一朵斗拱都是凝固的音符。”近日,在运城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