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锦衣卫:作为明朝最强特工组织,为何会消失在历史中
迪丽瓦拉
2025-09-02 08:03:31
0

锦衣卫,作为大明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执行着“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的任务。在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锦衣卫从一支令朝廷百官闻风丧胆的部队,演变成令明朝境内所有人害怕的部队。可也在这三个世纪的发展中,锦衣卫从皇帝眼中最亲近的“大儿子”逐渐被疏远,在朝堂内被东厂的公公们压着,甚至一度冒出一个西厂来,沦为了没人疼没人爱的地里小白菜,最终伴随着南明的灭亡而不复存在。

01

明朝始立,明太祖朱元璋设立了“拱卫司”这一军政情报收集机构,后称“亲军督尉府”,辖仪鸾司。洪武十五年设锦衣卫,负责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参与过收集军情、策反敌将。开始,太祖为了保持朝野上下绝对的稳定,设立锦衣卫监察百官。可明太祖朱元璋是个抠门的皇帝,明朝官吏的工资很低,一品大员一年才一千零四十四石米,而宋朝一品官一个月便领禄米一百五十石。

所以说,读书人们十年寒窗才拿到这么低的收入,搁谁谁心里能舒服,所以基本所有的官员都或多或少收收红包,搞点计划外收入。当然,还是有十分廉洁的官员,可廉洁也没有什么好处,例如众所周知的海瑞,穷得连丧事都办不起,棺材钱还是靠大家凑的。

虽然太祖皇帝对手底下不放心、很抠门,但锦衣卫还是能给他一些安慰的。

作为明朝厂卫机构最早出来的老大哥,锦衣卫拥有了独立于刑部之外的司法体系,诏狱成了锦衣卫的代言,但这有监狱却是空的,这不大好,浪费国都黄金般的土地资源。于是,锦衣卫开始收拾好诏狱准备接客。

按照明太祖的意思,锦衣卫校尉们将搜查指向了建国功臣们,十分利索地解决了胡惟庸和蓝玉这些掌握大权的掌权者,还一度抓了例如宋濂这些已经退休的老干部们。因此,锦衣卫的权势也一度达到了顶峰。

当然,制造了不少“大案”,也有不少“奇”案。

02

洪武二十年,由于锦衣卫不断坐大,锦衣卫从朱元璋的私人保镖成为了朱元璋挥向百官们的屠刀,朱元璋对于锦衣卫未来的发展产生的担忧,对于自己的儿子朱标能否掌控锦衣卫产生了疑惑,于是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并称不再启用。

然而他老人家的儿子朱标没能享受到他爹的恩惠,即位的朱允炆倒是遵循了他爷爷的意思,再没有启用过锦衣卫。

可作为反贼的朱棣入主南京后,倒是焦虑万分。这人造反,就怕有人反他,于是乎,这锦衣卫的重组工作便呼之欲出了。

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上手锦衣卫一阵子后,朱棣深深洞察出这部门的问题。这玩意监察百官用起来还算可以,可远远达不到朱棣所需要的。毕竟锦衣卫的士兵们都是良民出身,作为一个正常人,弱点是很多的。朱棣否决了一切,厂卫机构的老二便闪亮登场了。

作为英明神武的永乐大帝,自然不会无缘无故用这些宦官。

作为一个急需特务的皇帝,特务在身边才是最安心的,但那些锦衣卫在宫外,北镇抚司虽然让人闻风丧胆,可终归不能随叫随到。在靖难之役时,也是靠宫里的太监传递的情报,相对于良民出身的锦衣卫而言,这些宫里的宦官,和百官没啥接触,追求也就是钱了,还帮过自己,还随叫随到,那就让这些公公们挂牌营业吧。

在朱棣的安排下,亲信宦官在东安门挂上了“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官防”,领了营业执照开始上班了。

03

不得不说,东厂的名声虽然很臭,但是东厂的所作所为是让人叹为观止的,例如它的关防印,如上,就是那么的,气派。而且,他们似乎管得更宽。

东厂麾下的打工仔们兢兢业业,无所不管。朝廷会审,东厂要听;衙门办公,东厂要看;六部文件,东厂要查;不仅如此,东厂连今儿菜市场萝卜几块都要记录在案。

这些监视着一切的东厂甚至还监察着他们的老大哥——锦衣卫,而且,东厂在执行相应的任务时,东厂的番役不少都是从锦衣卫挖来的。

随着东厂的发展,东厂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态度也搞了自己的监狱。并且在皇帝的支持下,东厂成功盖过了锦衣卫的风头,以致以后明朝之中,锦衣卫和东厂平级官吏相间,锦衣卫官员是要向东厂官吏叩首行礼。

但!锦衣卫的悲惨命运还没结束,宪宗于成化十三年设立西缉事厂,即西厂。

厂卫机构的老三也出生了,它学习东厂,本着同为宦官,但我要更强的精神,一度与东厂在皇帝爸爸面前争风吃醋。虽然西厂很短命,只有两任领导人,但东、西两厂的存在,使得锦衣卫这个大哥像个孙子一样抬不起头。可陆炳执掌卫政之时,锦衣卫权力达到顶峰,实现了超车,一度压过东厂势头。

04

在明朝发展之中,锦衣卫虽然被东厂一直压着,但是依旧作为明朝重要的一个情报机构,不仅刺探满朝文武、乡野百姓的一切,也参与过明朝重大战役,负责情报的收取,却也没能逃脱腐败堕落的命运。

随着明朝逐步走向颓废,锦衣卫也必将迎来自己的终结。

当年那个可以参与到北京保卫战中的锦衣卫不复存在了,在李自成破城后,属于锦衣卫的时代便黯淡了。

在史书上对于明朝灭亡没有确切的说法,既有锦衣卫官员誓死抵抗李自成的农民军,而时任锦衣卫最后一任指挥使的骆养性投靠了李自成的闯军,而在吴三桂投降清军后,李自成败北,骆养性便又投靠了吴三桂。

明朝宗室在江南称帝,与清军抗衡。而有明一代,皆立锦衣卫。最终1661年南明永历皇帝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于咒水之难被杀,被定义为锦衣卫二百九十年的历史正真结束。

顺道一提,骆养性投靠吴三桂之后就就将刀对准了自己曾经的主子。依据野史记载,明朝最后一位流亡皇帝就是被骆养性给处死的。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演绎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三国时期,追随刘备的忠臣、良臣、贤臣数不胜数。在蜀国诸多人才里,赵云与刘备的关系却有些微妙。论功绩,...
原创 刘... 夺汉中,进位汉中王,刘备不仅首次体会到独自正面击败曹操的快感,势力更是达到巅峰。对于重要的汉中防务,...
原创 陕... 张载有诗言:“君子防未然,见机天地先。”古之文物,多深埋地底,常人无从知晓,然盗墓贼因垂涎其中利益,...
诸葛亮明知姜维是大才,为什么没... 没有越级提拔的规矩。 1 人才是讲求梯队的,比如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 诸葛亮在病逝前,明...
历史 | 明朝的锦衣卫到底有多... “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荫寄禄无常员……十七年改锦衣卫指挥使为正三品。...
原创 李... 公元前208年,大秦丞相李斯被判腰斩。临死前,他对儿子说:“多想和你再次牵着黄狗出东门打猎,可惜再也...
九旬侨史见证者廖坎珍重归故里,... 近日,酒店迎来了一位特别的贵宾——90多岁高龄的廖坎珍老先生,他是梅县区松口镇传奇建筑“松江大酒店”...
原创 秦...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统治者,他花了自己半辈子的时间修建了一座属于自己的陵墓,最多的...
原创 项... 项羽,那个英勇的西楚霸王,曾经在咸阳的废墟上踏着沉重的步伐,他的每一次跨越,都仿佛带着千军万马的震响...
原创 《... 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党地下工作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该片一经上映便引起了轰...
原创 秦... 早在几万年前,弓箭诞生之后,颠覆了当时的部落战争形态。以前的肉搏近战,在弓箭出现之后,也可以转为伏击...
原创 项... 项羽跟刘邦到底有什么区别? 当刘邦入了咸阳以后,看到那么多的美女,然后就住到皇宫里了,到皇宫以后,他...
原创 秦...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说起秦桧与岳飞...
《奇袭白虎团》原型人物之一赵顺... 抗美援朝一等功臣赵顺合。沧州晚报 图 澎湃新闻从相关方面获悉,抗美援朝老战士、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
原创 清... 前言 如今回顾中国历史,清朝的覆灭似乎已经成为了每一个人心中的共识,然而,如果将时间拨回到那个年代,...
原创 岳... 岳飞是我国历史上面的民族英雄,也是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他在北宋末年的时候,宋徽宗想要和金朝联合灭辽...
原创 秦... 秦琼我们都很熟悉,如果有不知道他的,可以看一下自己贴的门神,其中一个就是他。秦琼之所以成为门神和唐太...
原创 项... 太史公司马迁作《史记.项羽本纪》,网罗了天下佚失旧闻,记少年项羽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学兵法则三天打...
孙闻博:新见封泥与秦中央职官用... 封泥是中国古代用以封缄简牍并加盖玺印的泥块,在封缄盛装物品的橐、囊、箧、笥时也多使用,又称“芝泥”“...
原创 胡... 嘉靖三问胡宗宪,胡宗宪完美接招。 第一问:四品的官你举手就杀了,好气魄!胡回复我奉王命棋牌可以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