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在中国古代,但凡贤明的皇帝身边,必定少不了名将贤相的左右,周武王身边有姜太公辅佐,秦始皇有李斯定计,而刘邦身边则有萧何。
说起萧何,大家可能会有点陌生。因为他本人相当低调,他属于那种江湖上鲜有哥的传说,没几个人见过哥的那种,相当神秘。
当年萧何与张良、韩信一同被称为“汉初三杰”,张良以足智多谋闻名天下,韩信以能征善战位列兵仙,而低调的萧何似乎少了些许存在感。
但是,贵为汉朝的开国宰相,曾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萧何,怎么可能没有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西汉的开国宰相。
01
萧何是江苏沛县丰邑人,跟刘邦是隔壁村的老乡,他在沛县曾做过主吏掾,相当于县人事部主任这样的小官。
别看他官小,在当地他可是个牛人,对当时的法律那是倒背如流,可算得上是法律界的精英了。
而且萧何本人的性格非常随和,而且善于结交朋友,当时就任泗水亭长的刘邦、鸿门宴上救了刘邦的樊哙,都是他的死党。
说起刘邦,当初他还是一个小混混的时候,萧何就已经当上公务员了,而且为了这个兄弟,萧何没少袒护他。
刘邦这个人平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但他还是有人格魅力的,身边总有一帮愿意跟随他的小弟。
后来刘邦当上了亭长,要去咸阳服差役,人生地不熟的,自然需要很多钱来打点。一帮兄弟就开始给刘邦随份子钱。
兄弟几人各给了三百块,尽管自己也不富裕,但萧何却慷慨地给了五百块。刘邦感动之余,把这件事记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他想着若是有一天自己飞黄腾达了,一定不会忘了这个兄弟。
刘邦离开沛县以后,萧何的公务员做得越发得心应手。有一次朝廷的御史来到县里考核,萧何由于各项业务精通,很快被御史看中。
御史有意提拔萧何,可是萧何却拒绝了到大城市发展的机会,选择继续留在沛县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
有如此才华,却愿意窝在一个十八线的小县城,这不得不让人奇怪啊,他在想什么呢?
原来,他对现在的秦王暴政十分不满,堂堂一国之君却只懂得贪图享乐,搞得百姓民不聊生,萧何对当时的时局可以说是痛恨不已。
02
此时,反秦的火种开始遍地开花。刘邦也在陈胜、吴广的影响下,有了谋反的小念头,但是自己官小,也没有后台,所以他底气不足啊,那怎么办呢?
于是他给好兄弟萧何写了一封信,他在信里问:“兄弟啊,现在的皇帝我感觉不行啊,我要谋反的话,你赞同不赞同呢?”
没想到平时温文尔雅的萧何回复说:“行啊,现在这个皇帝确实不怎么样。这样吧,你带头谋反,我辅佐你。”刘邦一听立马有了底气,于是一群人就开始商量着谋反的大计。
当时西楚霸王项羽也参加了这次谋反,他跟刘邦之间有个约定:项羽负责往北解救赵国,解了巨鹿之围后,从北路向西攻打秦国。
刘邦从南路向关中进发,两路人马在击败秦军后,谁先进入秦国都城咸阳,谁就来当这个皇帝。
没想到,刘邦的军队竟然抢先项羽一步攻入了咸阳,当众人都在争抢金银财宝的时候,萧何却独辟蹊径,他在干嘛呢?
只见他把别人根本瞧不上的经史、典籍、户籍档案等资料收了起来。要知道,被萧何收起的这些资料,既有珍贵的经史文稿,也有当时的士农工商的经济数据。
他的这个举动,为后来西汉迅速恢复生产、稳定经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得不说,这可真是刘邦的优秀员工啊。
03
灭掉秦国之后,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就杠上了,干嘛呢?一山哪能容二虎,当然是为了争夺皇位啊。
当时萧何只是一个文官,刘邦带兵打仗的时候他只能留守后方,负责运送粮草兵源,但是呢,他为刘邦极力举荐了一个人非常会打仗的人——韩信。
不得不说,萧何真是慧眼识英,这个韩信果然不负众望,为刘邦统一天下立下了一个又一个华丽丽的战功。所有的对手在韩信面前,几乎都兵败如山倒了。
可就在这时,刘邦多年未发作的疑心病犯了。他想到,自己在前方冲锋杀敌,而后方的萧何要是搞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己就玩完了。
于是乎,他隔三差五地去“问候”萧何,并对他说:“萧丞相,每天工作累不累啊,辛苦萧丞相了。”
萧何心想,这刘邦还挺仗义,在前方打仗还不忘慰问我。但是萧何的一个手下却看出了端倪。
他对萧何说:“丞相,这刘邦可不是在关心你啊,你看啊,他在前方打仗,万一你来个偷袭,他不就完了吗?毕竟年轻人都不讲武德,刘邦明显是不信任你呢。”
萧何一听,恍然大悟,赶紧把一家老少送到刘邦麾下听刘邦派遣。刘邦看到萧何把一家子都送来了,这才放了心。
后来刘邦搞了个排行榜,把对他打天下出了力的兄弟们一个个的地进行封赏,萧何自然是排行榜的第一名。
本来以为能过几天太平日子,哪想刘邦的疑心病又犯了,这次的对象是为他称帝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
刘邦心想:自己这么年纪大了,这韩信要是哪天不听话了,谋反了怎么办啊?毕竟这韩信年轻得很,这人,不能留。
于是他开始对韩信进行各种污蔑,还伙同自己的妻子吕后和萧何一起设局,把韩信给杀了,而且还诛了韩家三族。如此这般,刘邦才放下了戒心。
04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当初可是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的,为什么萧何跟刘邦一起设计杀掉他呢?
首先,萧何是为了自保,因为韩信是他推荐给刘邦的,现在刘邦处处怀疑韩信,要是逼得韩信谋反了,他也脱不了干系。第二,吕后一直不断地给萧何施压,拿家人的性命威胁他,他只设计将韩信骗到宫里。
至此,赫赫有名的一代战神韩信被杀。
杀掉韩信以后,刘邦封赏了萧何,还派人来“保护”他。萧何心想:“这不妙啊,我一个文官,从不与人结仇,我不需要保护啊,这会不会有点过了?这肯定是老大又犯疑心病了”
随后,为了消除刘邦的疑心,他把刘邦封赏的东西全都捐出去了,据说刘邦知道以后,满意地笑了。
刘邦为了扩大自己的版图,一直在外面拼命打仗,而萧何呢,就在后方发展经济,输送粮草,慢慢的萧何的声望越来越高,刘邦听到这事又不高兴了。
萧何的嗅觉还是挺灵敏的,很快他意识到了刘邦对自己的猜忌,于是他决定要演一场戏。
萧何一改往日的亲民作风,开始强买强卖土地,还给老百姓放高利贷,甚至摆起了官架子,显示了宰相的威风,明眼人都知道,他是故意的。
当刘邦听到老百姓抱怨萧何时,特别的高兴,如此一来他的心里就踏实了。萧何就此保住了小命。
他就这样一直饰演着“坏人”角色,直到刘邦死后,汉惠帝二年,萧何去世,被封谥号为“文终侯”。这部《萧相国世家》可以说是一部刘邦对萧何的猜忌史。
萧何通过自己的智慧,很好地化解和老板刘邦之间的关系。他深知自己功高盖主,但依然谨言慎行,也只有这样的气度,才称得上“世家”。
好了,今天的《萧相国世家》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分享,欢迎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