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西汉第一贤相就是他
迪丽瓦拉
2025-09-02 19:04:18
0

你知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在中国古代,但凡贤明的皇帝身边,必定少不了名将贤相的左右,周武王身边有姜太公辅佐,秦始皇有李斯定计,而刘邦身边则有萧何。

说起萧何,大家可能会有点陌生。因为他本人相当低调,他属于那种江湖上鲜有哥的传说,没几个人见过哥的那种,相当神秘。

当年萧何与张良、韩信一同被称为“汉初三杰”,张良以足智多谋闻名天下,韩信以能征善战位列兵仙,而低调的萧何似乎少了些许存在感。

但是,贵为汉朝的开国宰相,曾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萧何,怎么可能没有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西汉的开国宰相。

01

萧何是江苏沛县丰邑人,跟刘邦是隔壁村的老乡,他在沛县曾做过主吏掾,相当于县人事部主任这样的小官。

别看他官小,在当地他可是个牛人,对当时的法律那是倒背如流,可算得上是法律界的精英了。

而且萧何本人的性格非常随和,而且善于结交朋友,当时就任泗水亭长的刘邦、鸿门宴上救了刘邦的樊哙,都是他的死党。

说起刘邦,当初他还是一个小混混的时候,萧何就已经当上公务员了,而且为了这个兄弟,萧何没少袒护他。

刘邦这个人平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但他还是有人格魅力的,身边总有一帮愿意跟随他的小弟。

后来刘邦当上了亭长,要去咸阳服差役,人生地不熟的,自然需要很多钱来打点。一帮兄弟就开始给刘邦随份子钱。

兄弟几人各给了三百块,尽管自己也不富裕,但萧何却慷慨地给了五百块。刘邦感动之余,把这件事记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他想着若是有一天自己飞黄腾达了,一定不会忘了这个兄弟。

刘邦离开沛县以后,萧何的公务员做得越发得心应手。有一次朝廷的御史来到县里考核,萧何由于各项业务精通,很快被御史看中。

御史有意提拔萧何,可是萧何却拒绝了到大城市发展的机会,选择继续留在沛县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

有如此才华,却愿意窝在一个十八线的小县城,这不得不让人奇怪啊,他在想什么呢?

原来,他对现在的秦王暴政十分不满,堂堂一国之君却只懂得贪图享乐,搞得百姓民不聊生,萧何对当时的时局可以说是痛恨不已。

02

此时,反秦的火种开始遍地开花。刘邦也在陈胜、吴广的影响下,有了谋反的小念头,但是自己官小,也没有后台,所以他底气不足啊,那怎么办呢?

于是他给好兄弟萧何写了一封信,他在信里问:“兄弟啊,现在的皇帝我感觉不行啊,我要谋反的话,你赞同不赞同呢?”

没想到平时温文尔雅的萧何回复说:“行啊,现在这个皇帝确实不怎么样。这样吧,你带头谋反,我辅佐你。”刘邦一听立马有了底气,于是一群人就开始商量着谋反的大计。

当时西楚霸王项羽也参加了这次谋反,他跟刘邦之间有个约定:项羽负责往北解救赵国,解了巨鹿之围后,从北路向西攻打秦国。

刘邦从南路向关中进发,两路人马在击败秦军后,谁先进入秦国都城咸阳,谁就来当这个皇帝。

没想到,刘邦的军队竟然抢先项羽一步攻入了咸阳,当众人都在争抢金银财宝的时候,萧何却独辟蹊径,他在干嘛呢?

只见他把别人根本瞧不上的经史、典籍、户籍档案等资料收了起来。要知道,被萧何收起的这些资料,既有珍贵的经史文稿,也有当时的士农工商的经济数据。

他的这个举动,为后来西汉迅速恢复生产、稳定经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得不说,这可真是刘邦的优秀员工啊。

03

灭掉秦国之后,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就杠上了,干嘛呢?一山哪能容二虎,当然是为了争夺皇位啊。

当时萧何只是一个文官,刘邦带兵打仗的时候他只能留守后方,负责运送粮草兵源,但是呢,他为刘邦极力举荐了一个人非常会打仗的人——韩信。

不得不说,萧何真是慧眼识英,这个韩信果然不负众望,为刘邦统一天下立下了一个又一个华丽丽的战功。所有的对手在韩信面前,几乎都兵败如山倒了。

可就在这时,刘邦多年未发作的疑心病犯了。他想到,自己在前方冲锋杀敌,而后方的萧何要是搞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己就玩完了。

于是乎,他隔三差五地去“问候”萧何,并对他说:“萧丞相,每天工作累不累啊,辛苦萧丞相了。”

萧何心想,这刘邦还挺仗义,在前方打仗还不忘慰问我。但是萧何的一个手下却看出了端倪。

他对萧何说:“丞相,这刘邦可不是在关心你啊,你看啊,他在前方打仗,万一你来个偷袭,他不就完了吗?毕竟年轻人都不讲武德,刘邦明显是不信任你呢。”

萧何一听,恍然大悟,赶紧把一家老少送到刘邦麾下听刘邦派遣。刘邦看到萧何把一家子都送来了,这才放了心。

后来刘邦搞了个排行榜,把对他打天下出了力的兄弟们一个个的地进行封赏,萧何自然是排行榜的第一名。

本来以为能过几天太平日子,哪想刘邦的疑心病又犯了,这次的对象是为他称帝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

刘邦心想:自己这么年纪大了,这韩信要是哪天不听话了,谋反了怎么办啊?毕竟这韩信年轻得很,这人,不能留。

于是他开始对韩信进行各种污蔑,还伙同自己的妻子吕后和萧何一起设局,把韩信给杀了,而且还诛了韩家三族。如此这般,刘邦才放下了戒心。

04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当初可是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的,为什么萧何跟刘邦一起设计杀掉他呢?

首先,萧何是为了自保,因为韩信是他推荐给刘邦的,现在刘邦处处怀疑韩信,要是逼得韩信谋反了,他也脱不了干系。第二,吕后一直不断地给萧何施压,拿家人的性命威胁他,他只设计将韩信骗到宫里。

至此,赫赫有名的一代战神韩信被杀。

杀掉韩信以后,刘邦封赏了萧何,还派人来“保护”他。萧何心想:“这不妙啊,我一个文官,从不与人结仇,我不需要保护啊,这会不会有点过了?这肯定是老大又犯疑心病了”

随后,为了消除刘邦的疑心,他把刘邦封赏的东西全都捐出去了,据说刘邦知道以后,满意地笑了。

刘邦为了扩大自己的版图,一直在外面拼命打仗,而萧何呢,就在后方发展经济,输送粮草,慢慢的萧何的声望越来越高,刘邦听到这事又不高兴了。

萧何的嗅觉还是挺灵敏的,很快他意识到了刘邦对自己的猜忌,于是他决定要演一场戏。

萧何一改往日的亲民作风,开始强买强卖土地,还给老百姓放高利贷,甚至摆起了官架子,显示了宰相的威风,明眼人都知道,他是故意的。

当刘邦听到老百姓抱怨萧何时,特别的高兴,如此一来他的心里就踏实了。萧何就此保住了小命。

他就这样一直饰演着“坏人”角色,直到刘邦死后,汉惠帝二年,萧何去世,被封谥号为“文终侯”。这部《萧相国世家》可以说是一部刘邦对萧何的猜忌史。

萧何通过自己的智慧,很好地化解和老板刘邦之间的关系。他深知自己功高盖主,但依然谨言慎行,也只有这样的气度,才称得上“世家”。

好了,今天的《萧相国世家》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分享,欢迎关注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竹简惊现!秦始皇身世反转:吕不... 说起秦始皇嬴政,这位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 “千古一帝”,他的身世却像一团迷雾,两千多年来争议不断。传...
原创 毛... 一、帮邻居抢谷子 1903年,教员10岁。这年秋天的一个下午,韶山冲里家家户户都在收割稻子,金黄的谷...
原创 舞... 提到毛泽东毛主席想到的是天安门广场的威严形象,还是史书里的开国伟人,亦或是诸多影视作品中,对他形象生...
原创 常... 关于二战末期日本的投降行为,一直以来我们被灌输的事实就是: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
原创 嬴... 按照周朝的分封制度,只有周天子称王,其他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秦国出身低微,部族初为周...
原创 史... 水浒马战第一人,一直有争议,按照民间的说法,林冲是第一,按照原著来看,林冲绝对不是第一。 比林冲武艺...
原创 宁... 在我国的省级区划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省级区划,那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1954年,塞北四省之一的宁夏省...
原创 三... 如果来谈论古代的美女的话相信不少人脑中涌现出来的都是我们古代四大美女貂蝉,西施,王昭君,杨玉环的名字...
原创 史... 说起我们的历史,想必大家最感兴趣的一个地方就是古代的帝王了吧。确实。皇帝,那个时代的特产,一个世纪前...
原创 清... 清陵守墓人的历史变迁:从王朝守护到时代传承 引言:探寻清陵守墓人的神秘群体 “嘿,清朝,作为中国古...
原创 誓... 古代的中国,自古便有姓氏之间的纷争,犹如阴霾笼罩着一片清澈的天空。众人皆晓,姓氏乃人之血脉,家族的荣...
原创 尧... 尧和舜都是我国早期贤德的君主。尤其是他们仁德治国、礼让贤能等被后世广为传颂! 尧帝在万国争雄的乱世,...
晚清状元曹鸿勋书法作品 曹鸿勋楷书八字联 曹鸿勋楷书七字联 曹鸿勋行书 曹鸿勋楷书《重修玉清宫碑》局部 曹鸿勋楷书《重修玉清...
原创 玄... T君|玄奘西行取经数年,回到唐朝后著就《大唐西域记》,里面提到了玄奘途径各国的风土人情,却独独省略了...
原创 持... 中国历史上的商朝,又称为殷商。商朝大约为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
曾侯乙编钟丰富了档案文献遗产形...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通讯员 艾海滨 赵文 4月28日,国家档案局在北京召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入选《...
原创 作... 贾诩被称为三国第一毒士,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贾诩给人出的主意,总是非常毒辣,造成的后果也极为严重。 ...
原创 清... 清朝后宫妃嫔的事,宠幸后被宫女搀扶着走,原因常被男人想错 中国历史悠远长久,对于历史,我们只能了解一...
原创 定...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长河,在清末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家,他出身于传统军人家庭中,受到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
原创 真... 清朝晚期,因为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主要学习西方科技。但随着甲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