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古代历史长河,在清末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家,他出身于传统军人家庭中,受到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立志报国,他就是我们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军人后代——葛云飞,那么在他的身上又隐藏着哪些感人事迹呢?
出身于军人家庭练一身绝佳射技
葛云飞出生于军人家庭中,在七岁的时候就被送入私塾读书,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葛云飞还练了一身好的射技,深受父亲的熏陶,葛云飞从小就对战争充满了好奇,所以他立志将来能够成为一位大将军报效祖国。
长大后的葛云飞还不断钻研各种作战方式,他曾对岳飞的“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这两句名言进行不断的赞赏,还将两汉至明代的十一位著名将领事迹编成《名将录》,以勉励自己。
在道光年间,凭借自己的努力葛云飞中武举人,成为了武进士,当上了守备,在水师营任职,一直镇守东南海疆十六年。每次作战葛云飞都冲锋在前,率获佳绩,最终得到了提拔,担任定海镇总兵。
提出自己的政治看法阻止外敌侵略
升官之后的葛云飞更加以身作则,严守纪律,执法如山。有一次,他手下的兵在外出巡逻过程中,偶然从老百姓的家中拿了一个芋头,这件事被葛云飞知道后,他下令惩罚了那个兵,判他鞭刑,还亲自让他把芋头还给老百姓。
因此葛云飞率领的队伍从来不会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得到了老百姓称赞。道光十九年,葛云飞的父亲离开人世,这让葛云飞不得不回到家乡替父亲守孝。在临行之前,他还特意向皇帝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看法。
在葛云飞眼中,广东地区是外敌虎视眈眈之地,应该在这里严格禁止鸦片的流入,加强防御工作。果不其然,在1840年的时候,英国军队直接发动了侵略战争,而定海成为了他们进攻的目标。
得知这样的消息后,葛云飞穿着孝服,马不停蹄的感到了镇海。当时英国派出四千多人,军舰近三十艘侵犯定海,在危急的情况之下,葛云飞把战袍套在了孝服的外面,对全军发出了战斗的号令,誓死不离开定海半步。
在战场上,一颗突如其来的子弹打中了葛云飞的左眼,随后敌人迎面而来对他砍了一刀,鲜血涌出后,葛云飞继续忍着疼痛顽强抵抗着,因为连中四十多发枪弹,最终葛云飞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他被皇帝追赠为太子少保,建威将军。
葛云飞牺牲之后,他的遗体被连夜运出定海,送回老家,安葬于所前三泉王村黄湾寺北侧。
葛云飞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英勇无畏的精神,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他的事迹广为流传,后人在抗战中还为他特立“清葛壮节公故里表”纪念碑,表达了对民族英雄的崇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