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历史价值问题的思考
卢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押改造战犯的监所主要有3个。即:抚顺战犯管理所、太原战犯管理所和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从关押改造各类战犯的角度说,抚顺战犯管理所最具代表性和历史价值。
抚顺战犯管理所。
第一,抚顺战犯管理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关押各类战争罪犯的监所。国内有多处关押战犯的监所,如北京功德林主要关押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战犯,山西太原战犯管理所关押少部分日本战犯。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历史上,先后关押的战犯包括日本战犯、伪满洲国战犯、汪精卫伪政权战犯和蒋介石集团战犯。
“第981号”战犯溥仪。
第二,抚顺战犯管理所关押的战犯级别最高。在中国乃至世界各类羁押人犯的监所中,抚顺战犯管理所是唯一羁押中国“末代皇帝”溥仪长达10年之久的监所。在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皇帝贵为“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威权和地位。可在抚顺战犯管理所里,溥仪作为“第981号”战犯,与其他战犯一样被羁押并接受教育改造。此外,这里关押的日本战犯、伪满洲国战犯和蒋介石集团战犯,有为数较多的将官,其中军衔最高的除了伪满洲国陆海空军大元帅溥仪以外,还有伪满洲国陆军上将5名(共13名),即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1871—1959),1932年3月被授予上将军衔;伪满洲国治安部大臣于芷山(1879—1951),1934年7月被授予上将军衔;伪满洲国尚书府大臣吉兴(1879—1969),1934年7月被授予上将军衔;伪满洲国军事部大臣邢士廉(1885—1954),1935年7月被授予上将军衔;伪满洲国第一军管区司令官王之佑(1893—?),1942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上将军衔人员籍贯》)日本帝国主义在伪满洲国的第一号“太上皇”——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厅长官武部六藏、第二号“太上皇”——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厅次长古海忠之,均为伪满洲国最高统治者和决策者之一,他们均被关押在这里。日本战犯军衔最高的是陆军中将,如日本陆军第三十九、第五十九、第一一七师团长佐佐真之助、藤田茂、铃木启久等等。蒋介石集团战犯军衔最高的是陆军中将,如第十二兵团中将司令官黄维、第五十一军中将军长王秉钺等。
免于起诉的部分日本战犯。
第三,抚顺战犯管理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关押国内外战犯人数最多的监所。战后,日本战犯在中国被关押在抚顺、太原两个地方。太原战犯管理所关押的是自1948年至1952年间捕获的136名日本战犯。其中128名是在日本投降后参加了国民党阎锡山的军队,参加了内战,把枪口指向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战犯。抚顺战犯管理所共接收日本战犯982名(其中1950年7月18日接收苏联政府移交日本战犯969名),伪满洲国战犯(含汪精卫伪政权战犯)71名,蒋介石集团战犯328名。累计羁押国内外战犯1381名。
毛泽东主席批示释放榊原秀夫。
第四,抚顺战犯管理所被称为新中国“天字第一号”的战犯管理所。从抚顺战犯管理所选址和工程改扩建,到战犯移交以及生活待遇和饮食标准,从教育改造战犯的方针政策,到审判、宽释战犯等重要举措和原则,都必须经过中国共产党和政务院(后改为国务院)及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批准或制定。抚顺战犯管理所定期上报的改造战犯工作汇报,均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和亲切关怀。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功改造战犯的巨大成就,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归功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明决策,归功于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以及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归功于中国管教人员对战犯们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改造工作。
周恩来总理接见藤田茂。
第五,抚顺战犯管理所是世界上改造战争罪犯效果最好的监狱之一。在982名日本战犯中,除了极个别的战犯外,绝大多数日本战犯经过教育改造由“鬼”变成人,由“杀人魔王”变成反战和平人士。伪满洲国战犯和蒋介石集团战犯也在这里得到很好的改造,绝大多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爱国人士,这在世界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尤其是对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成功改造,已被载入世界成功改造战争罪犯历史的不朽史册。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我们把末代皇帝改造好了,这是世界上的奇迹”。(抚顺战犯管理所档案资料室藏档案。)
抚顺战犯管理所高墙。
第六,抚顺战犯管理所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保护比较完整的唯一一处成功教育改造各类战犯的场所。70多年过去,由于职能改变、城市扩建和监所改建等原因,有的战犯管理所遗址没有保存下来。就关押处置各类战犯的监所来说,抚顺战犯管理所是唯一的也是保存完整的监所。
历史仍在继续前进。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各类战犯实行教育改造方针政策的成功范例及其深远意义,仍将不断地昭示后人,仍将不断地凝聚民心,仍将不断地激励人民,去共同开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作者是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抚顺改造战犯历史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