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太平盛世,所谓时势造英雄,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也注定有人会谱出不平凡的史诗。
当然随着唐朝的日益强大,世界上别的国家也没有闲着,远在大唐万里之外的西南边陲,有一个国家也正在快速发展,当时应该称它为古印度或者天竺。
一、大唐使者团的覆灭
贞观二十一年,对于王玄策来说这或许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年,对于热爱旅行和佛学的他第二次被委派出使天竺。此行的目的有三,一是继续与天竺保持友好的沟通。二是拜会吐蕃王松赞干布。三则是探望进藏不久的文成公主。
但让人没有预料到的是此时的天竺发生了内乱。篡位的阿罗顺那听说大唐派来了使者或许是名不正言不顺,他作出了此生最愚蠢的决定,竟派人伏击了大唐使者团,除王玄策、蒋师仁外,大唐使节团全部遇难。王玄策、蒋师仁被擒后在迦室利公主的帮助下逃脱。
二、灭国前的准备
国家的强大,令他们自豪填满胸膛。但却未曾想到到达了梦中萦绕的地方后,昔日踏过千山万水的兄弟们已成异族人的刀下亡魂。曾经满怀欣喜的自己如今也犹如丧家之犬。
此仇不报,非为我大唐好男儿。两人怀哀策马北上,他们没有忘记自己出使的另一个目标——吐蕃。也正是这个契机使王玄策那不亚于苏秦的纵横之术得以在历史的舞台上展现出来。他先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向吐蕃的邻国尼泊尔借得7000骑兵,同时檄召附近各个大唐藩属国,外加吐蕃派来的1200骑兵。自命为兵马总管。是时候了!复仇的长剑直指天竺。
三、发誓尽灭天竺
今日已遂凌云志,踏平天竺再还家。茶博和罗城外面对天竺高大威猛的象阵。王玄策摆出中国传统阵型“火牛阵”一举击溃天竺数万象军。事隔千年后“火牛阵”在异国如此大放神威。若田单泉下有知,定会好好嘲笑那些曾说自己一生只打过一次漂亮仗的人。此仗之后阿罗顺那彻底被吓破了胆,只能守城不出。王玄策却把云梯、抛石车、各种当时现代化的器具一股脑地用了上去。近望战火延绵的茶博和罗城。此时也只有战火才能,抚平心中的愤怒和那曾被践踏的尊严。
贞观二十二年,城破。天竺兵将被斩杀三千,落水溺亡者过万,被俘一万一千人,阿罗顺那狼狈逃亡至中印度。王玄策趁全胜之势,攻入中印度,发誓尽灭天竺。昔日我尝到的苦痛,今日我加倍奉还。天竺军遇联军后犹如散沙一般,一触即溃。此时的阿罗顺那估计正为自己当初的那个冲动的决定而懊悔无及,一念之差定国运,后悔哎声缝云朵。只得弃国继续逃亡至东印度,纠集残部求得尸鸠摩的援兵。
四、一人灭一城
王玄策、蒋师仁用计引得倒霉的阿罗顺那上钩后活捉,并一举歼灭其残部,尽数坑杀。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得朝乾托卫城不久后也被攻破。中印度正式宣告灭亡。
曾提供给阿罗顺那援兵的尸鸠摩面对来势汹汹的王策玄此时已经吓得心胆俱裂,急忙缴纳贡品,表示向大唐称臣。一人灭一国的奇迹也画上了句号。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