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自姜子牙受封建国以来,就一直以其强大的实力,吸引着各路人才。而春秋时期齐国最有名的贤臣就非管仲莫属了。
但要不是管仲命中有贵人相助,可能他也等不到自己扬名立万的一天,而这个人就是管仲最好的朋友鲍叔牙。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出身官宦人家,所以两个人很早就结识,并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但是管仲家道中落,变得十分贫困。为了谋生,管仲提议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但是穷困的管仲却拿不出多少钱来。
为了帮助自己的朋友,鲍叔牙自己拿了大部分本钱。而分红的时候,却让管仲拿了拿得比自己都多。管仲帮鲍叔牙办事,办砸了很多次,鲍叔牙也没有怪他。
之后管仲无论是入仕失败,还是上战场当了逃兵,鲍叔牙都极力地为他向众人辩解。而管仲也因此把鲍叔牙当成了至交好友。后来管仲发迹了,辅佐齐国公子纠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好朋友。
管仲一开始举荐鲍叔牙,但鲍叔牙并不想入仕做官。后来在管仲的再三劝说之下,鲍叔牙才终于开始辅佐公子小白。但之后发生的事,却彻底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齐襄公继位后,荒淫无道,滥杀无辜,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齐襄公的两个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担心齐襄公会对自己不利,就纷纷逃往其他国家。
之后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齐国大乱,两位公子都想回国继位。由于公子小白得到消息比较早,在鲍叔牙的护送下,已经先一步向齐国进发。
而身在鲁国的公子纠,再想动身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无奈之下,管仲只能率领一小队人马,先行一步阻击公子小白。等到公子小白进入埋伏圈,管仲一箭射出,正中公子小白。
管仲见公子小白坠马身亡,就匆匆带人离开。等鲍叔牙上前查看时却发现,管仲射出的箭被小白的衣带挂钩挡住,公子小白只是诈死。之后鲍叔牙与小白星夜兼程,终于先一步到达齐国。
公子小白顺利继位,称为齐桓公。而不甘心的鲁国,却想武力干预齐国内政。结果遭遇惨败,只能杀死公子纠,与齐国求和。本来齐桓公想把管仲这个仇人也杀了,但鲍叔牙却极力夸赞管仲,说管仲才是能够帮助齐桓公称霸天下的人。
之后齐桓公以报仇为名,将管仲带回齐国,并拜他为相。而鲍叔牙也被封为大谏,从此两人尽心辅佐齐桓公,助他成就春秋霸业。但从后世的名气上看,管仲要远超鲍叔牙,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还是,鲍叔牙治理内政有余,但领兵作战不足。齐桓公继位第二年,鲍叔牙领兵再次征讨鲁国。但齐国被之前的胜利所蒙蔽,轻视鲁国,最终大败而归。
之后鲍叔牙提议,联合宋国再伐鲁国。但宋国战力低下,与鲁国交战一触即溃。鲍叔牙无奈,只能暂时撤退。之后征讨山戎,进攻蔡国、楚国,鲍叔牙虽然都随军出征,但都不是主帅,所以也没有什么大的功绩。
公元前645年,管仲重病,在他临死之前,他向齐桓公举荐公孙隰朋代替自己。之所以没举荐鲍叔牙,是因为他知道,鲍叔牙性情刚直,害怕他接替自己后会遭遇不测。
但没想到,在管仲死后,公孙隰朋上任一个月也死了。齐桓公希望鲍叔牙可以继任相位。但晚年的齐桓公昏庸无道,任用奸臣。鲍叔牙提议,如果齐桓公可以远离小人,自己就继任相位。
齐桓公虽然一开始照做了,但等鲍叔牙称相之后,就又把他们召回到了身边。而不久之后,也如管仲所料,鲍叔牙在气愤与苦闷中郁郁而终。
管仲一生经历数次大起大落,如果不是他身边有鲍叔牙这位好友,恐怕早已经死了好几次了。自然也不会做出之后的许多功绩,被世人所敬仰。所以有一个值得托付的朋友,真是值得庆幸一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