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城外,一个是拥有斩颜良诛文丑享逆天战绩的关羽,一个是有万夫不当之勇、能开二石力之弓、箭法超绝的黄忠,两人分别交手三次,看似平手,其实仔细看演义里已经交代了两人大战的胜负结果。
关羽带五百校刀手要取长沙
赤壁之战后,刘备集团展开了向外扩张地盘的步伐,在荆州马良的提议下开始了取零陵、武陵、桂阳和长沙的军事行动。
其中零陵有猛将刑道荣坐镇,刘备全军出动,以张飞为先锋,赵云为后援,刘备、诸葛亮为中军,共计一万五千人马,拿下了第一站零陵郡。
随后张飞以三千兵马攻取了武陵,赵云也用三千人取了桂阳,眼见张飞、赵云各自拿下一郡,还未有立功的关羽坐不住了,赶忙向刘备请示要去攻取长沙。
诸葛亮对此表示长沙太守韩玄不足为惧,但长沙有老将黄忠坐镇,黄忠虽然年近六旬但有万夫不当之勇,善意提醒关羽不要轻敌,表示关羽可以带六千兵马,一向高傲的关羽哪能受得了诸葛亮这般激将法,表示只要带本部五百校刀手就能斩杀黄忠、韩玄,拿下长沙。
一、我们依据演义来回顾黄忠与关羽的三场单挑
长沙太守韩玄听闻关羽军马在长沙城外,急忙召黄忠商议,黄忠很有自信地表示凭他的宝刀和雕弓,不要说关羽只带五百人,就算是一千人来,也是一千个死,黄忠肯定也听说过关羽的名号,却不会轻易被关羽斩杀颜良文丑的战绩吓到。
两人交战前,关羽先刷了一波经验,韩玄部将杨龄不知死活,出去挑战关羽,结果不到三回合就被关羽斩于马下,黄忠大战关羽就此开始。
第一场:一向高傲的关羽之前看别人都是“插标卖首”,这次却很有礼貌问来将是否是黄忠,对于犯境之敌黄忠言语可不客气,直接来了句“既知我名,焉敢犯我境!”,关羽也不示弱表示来斩其首级,说罢两马交锋,两人刀法精湛,斗了百余回合,旗鼓相当,不分胜负。
韩玄怕黄忠年老,体力不支,于是鸣金收兵,关羽收兵会寨后也对众人表示黄忠不是浪得虚名之徒,刀法纯熟毫无破绽,也定下了用拖刀计背砍黄忠的计策。
第二场:第二天关羽再次来城下搦战,黄忠迎战,两人又斗了五六十合,还是不分胜负,关羽只好用诈降想用拖刀计来赚黄忠,黄忠不知是示计,拍马追赶黄忠,关羽在前、黄忠在后,关羽正想转过身给予黄忠致命一击时,黄忠战马失蹄,被掀翻在地,关羽不愿趁人之危,于是放了黄忠,这一场比试来看是关羽占了上风,黄忠败了。
第三场:第三天,两人相斗不到三十回合,黄忠诈败,关羽拍马追赶,黄忠一边退到吊桥上,一边两次虚射弓弦,并未射杀关羽,只为还昨日战马失蹄关羽不杀之恩,等到关羽赶到吊桥边时,才搭箭开弓,一箭正射在云长盔缨根上,关羽吃惊不已,原来黄忠确实有百步穿杨的箭术。这一场比试看来是关羽落了下风,黄忠胜了。
那么总共三次比试,第一场来看两人棋逢对手,未分出胜负。
第二场关羽并未趁黄忠为难之际下死手,表现出了关羽君子大丈夫的作风,第二场关羽赢了。
第三场黄忠占优势的情况下,有机会射杀关羽,却放了关羽,也显示出老黄忠善恶分明、是非分明的英雄气概,很显然这第三场是黄忠胜了。
二、关羽、黄忠大战三场,看似平手,其实胜负已分
那么这样看来,两人还是平手,是这样吗?演义里有这三个细节,表明了两人胜负已分
从两人的武艺来看。两人比刀法,三场两人共相斗了一百八九十回合,可是关羽光从刀法上想要胜黄忠已然不可能,否则关羽不会想到用诈败用拖刀计,借用关羽的话黄忠刀法毫无破绽,黄忠虽然年老,但演义里并未表明黄忠体力不支的情况,说明黄忠老当益壮,就算再多打一些回合,黄忠也不一定会落入下风,相反关羽握着重达八十多斤的青龙偃月刀会不会更吃力些。关羽的情绪变化。从关羽以前的交手记录来看,对敌颜良文丑、黄河渡口遭遇夏侯惇时,很少在战场上对敌的时候,情绪发生很大的变化,演义里写到“云长两日战黄忠不下,十分焦躁,抖擞威风,与忠交马。”连续两天两场单挑,关羽没从黄忠那儿占得任何优势,反而因为战黄忠不下,心情十分焦躁,越急躁,越容易慌乱,也容易被对手找到破绽。黄忠百步穿杨的箭术。关羽战场对敌有一致命弱点,就是对弓箭的防御力几乎为零,过五关斩六将之时就曾被洛阳太守韩福一箭射中左臂,襄樊之战时又被庞德一箭射中左臂。虽然关羽也曾在水淹七军时一箭把庞德部将成何射落水中,但跟黄忠能精准射中头盔红缨还是差得很远,箭术也是体现武将武艺的一方面。
演义里长沙城外关羽战黄忠给我们展现了一场非常精彩的打斗戏,两人大战三天,演义里虽然没有明说谁更胜一筹,但我们从两人的武艺、关羽的情绪变化还有两人的箭术相比,结果显然易见,老将黄忠比起关羽更胜一筹。
以上内容以三国演义为参考。
上一篇:劳动欢歌|古岁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