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疲秦之计与管仲的购鹿之谋并称春秋战国两大奇谋。疲秦之计就是郑国渠。具体来说就是,鉴于秦国的强大,韩国根本没有任何可以抵御的力量,所以采取的经济加间谍行为,在财政上拖垮秦国。意图以经济杠杆阻止秦国的侵略计划。如此就此“灭秦”就更好了。就这个计划而言,韩国策略是正确的。
在公元前246年(秦始皇登基当年),由韩国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向秦国提出一个水利计划,就是西引泾水东注洛水,一旦建成可以灌溉4万顷农田,但唯一的缺点却是耗费巨大,而且时间太长,但秦国经过讨论,通过了这个计划,历时数十年,终于修成,他实际上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最重要的资本,韩国属于偷鸡不成蚀把米。秦国属于歪打正着。郑国渠的修建使得关中地区一直到隋唐时期都是重要的仓。
应该说,韩国的疲秦之计类似于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谁先拖死谁先完。只不过韩国没有想到是,秦国的国力如此强大,再就是在明明已经知道是“间谍行为”还是毅然决然地将郑国渠进行到底,这份气魄与决心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所以说,在战略上和战术上韩国都输了,那秦国是如何发现郑国渠是个阴谋的呢?具体暴露的原因已经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密的泄露肯定出于韩国,待阴谋破产以后,秦国上下欲杀郑国泄愤,但郑国告诉秦王,你现在杀我也拟补不了已经耗费的钱粮,而现在这个计划即将完成,而一旦完成将给秦国带来千秋基业,对于韩国而言不过是延寿几年。对比之下,秦国你将如何选择。秦王嬴政采纳了郑国的建议,该水利工程继续进行。直至该水利工程最终落成,最后以郑国本人的名字命名此工程为郑国渠。
郑国渠给秦国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但不能说,韩国的策略是失败的,如果秦国中途放弃,或者因“”经济崩盘‘’而放弃,都是韩国胜利的体现,韩国的疲秦之计成就为助秦计。原因就是秦国的强大出乎了韩国的意料之外,历史的过程谁也不知道如何走向,韩国的乌龙间谍战失败既是偶然,也是必然。郑国渠历时十五年修成,修成6年之后韩国就被灭。15年后秦灭六国,实现了天下统一。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