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五四运动”的烽火点燃了民族觉醒的曙光,一群青年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呐喊,撕开了旧时代的铁幕。百年后,青春的力量依然澎湃如潮,在基层医疗的田野上、在医防协同的实践中、在守护社区居民健康的每个日夜,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
青春是扎根基层的坚守,用脚步丈量生命的温度
在播州区龙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能看到一群年轻身影背着红色背包穿梭。他们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为留守老人送去温暖,为适龄儿童普及卫生常识。寒来暑往,他们的足迹遍布大街小巷,用方言土话拉近与患者的距离,用耐心倾听化解焦虑。当城市医院的同龄人在手术台前精进技艺时,他们选择在田间地头播种健康,用青春诠释“健康守门人”的担当。正如一位青年护士所说:“基层医疗不是大江大河,但每一滴水珠都能折射太阳的光辉。”
青春是突破传统的勇气,用创新重构医疗生态
在基层医疗改革的浪潮中,青年医护成为破局者。他们打破“重治轻防”的旧模式,将健康管理关口前移:为糖尿病患者设计“彩虹饮食卡”,用颜色区分食物类别;为高血压人群开发“血压日记本”,通过动态随访记录波动规律调整用药;甚至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现代健康管理,推出“八段锦”“督脉灸”等新项目。这些看似微小的创新,却在悄然改变着社区居民的健康观念,让“预防为主”从口号变成触手可及的服务。
青春是拥抱科技的敏锐,用智慧拓展服务边界
面对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青年医护成为科技与人文的摆渡人。他们立足中心实际,用巧思搭建健康桥梁:在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健康管理中心",配备自助体检一体机,居民刷身份证就能同步完善基本信息,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验等基础检查,数据实时同步推送至临床医生系统;医生在线可审核体检报告,对特殊群体拟定健康管理方案并动态开展随访,确保体检结果闭环。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创新,让科技不再是云端的概念,而是化作微信视频里医生用乡音叮嘱用药的温情。正如一位青年医生所说:"要让每个居民都能坐上健康的'直通车',车票就是触手可及的服务和持续不断的关怀"。
青春是直面风险的担当,用专业守护生命尊严
在中心医疗的日常中,青年医护始终保持着“战备状态”。当独居老人突发急病,他们第一时间破门施救;当孩童意外受伤,他们化身“临时家长”安抚情绪;当自然灾害来袭,他们迅速组建应急医疗队。这些场景没有聚光灯的追逐,却考验着医者的本能与初心。正如一位青年医生写道:“穿上这身白衣,就选择了永远站在生命的前线。”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新时代医护青年既承载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更肩负着“守护人民健康”的时代使命。在医共体建设中,他们是上下联动的纽带;在医防融合中,他们是健康管理的先锋;在生命救援中,他们是永不言弃的战士。这代青年医护正用行动证明:青春的价值不在于舞台的大小,而在于能否为时代留下温暖的印记。当他们的白大褂在各楼栋及田间地野里飘扬,那抹白色便成了最动人的青春色彩。
播州区龙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张正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