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经常会定期就举行一次特别重大的活动,就比如为了给皇帝选妃子而进行的选秀,还有就是皇帝特别热衷的打猎,不仅仅是在清朝,古代不管什么时候都会出现一些打猎的活动,而且每个季节还都有各自的名称,如果是在夏季,那就叫做夏苗,如果是秋季的话,就叫做秋狝,而发生在清朝的就被叫做木兰秋狝,它的规模都大到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程度了。
除了雍正以外,从康熙开始到嘉庆期间的三位皇帝就一共有过这样的八十八次打猎活动,而且每次都是看起来特别的轰动和壮大,就单单从参加的人数来看,就足以见得,其中除了有一些王公大臣们以外,还有一些来自于其他地方的人士,他们也擅长于骑马射箭,前前后后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一万人。不仅是人数,就连其他的一些设备也是特别多。
这场大型的狩猎活动也并不是只要有人去就可以开始的,它有着一套特别规范的流程,其中有四步最为关键。首先就是参加活动的所有人,除了皇帝的一只小队伍以外,他们需要在刚开始的那天凌晨五点多的时候分成两个队伍,之间的距离需要相隔十多里,从那个地点开始向中心一点的地方行进,为的就是把这个区域的没可以用来捕捉的野兽进行集合。
之前的这些都叫做撒围,第二步就是这些人在还没有开始撒围之前,就要选择好一块特别宽敞的地段,然后搭建起一座座黄色的帐篷,在太阳升起之前,皇帝会亲自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制作一些美食,并且还分享给众人们,然后一起等着那些正在往这个地方聚集的人们,这一步就叫做待围。第三步对于皇帝来说是最关键的,同样也是每个人展示自己身手的时候。
这个时候那些野兽们也都差不多都已经被赶到了这里,这一步就叫做合围,也就是字面上看起来的意思,大家在一起合捕猎物们。等到时间差不多的时候,皇帝就会让最外围的士兵们让开一个缺口,然后让那些剩余的猎物们自己逃生出去,这也正好是体现皇帝仁慈的一步,叫做撤围。这整个活动下来差不多就得花费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说是特别费钱。
难道皇帝们对于这次的打猎活动仅仅只是一个兴趣而已吗,实际上,每有一次围猎活动,就都意味着也顺带地考察了一遍自家士兵们的水平如何。就对于刚刚所阐述的四个步骤来说,就是和包抄敌人的方式差不多的,而且在真正打猎的时候,也不是逮着一个猎物就随便放箭,都是在专门的指挥下进行的,通过这样的一次活动,更多的是要让皇帝看看军队的实力。
不过,这其中也是为了能够大展一下皇帝的神威罢了,既然是作为皇帝,那就肯定要比普通人勇猛好几十倍,总的来说,木兰秋狝这样的活动到头来也不过是耗费了特别的人力物力之后却一点回报都没有的一场活动,不知道雍正是不是出于这一方面,还是一些别的原因,在他在位期间才没有过这样的狩猎活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