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赐死杨贵妃后,唐玄宗李隆基的晚年生活有多凄惨?
迪丽瓦拉
2025-09-03 18:33:34
0

历史上的太上皇,除非是自己主动禅位,继续大权在握,晚年生活才会比较自在快活。比如,宋高宗赵构和清高宗乾隆,退位后,少了很多事务的烦扰,反而活得更滋润。

可是,在唐朝,成为太上皇,多数都不是自愿的,退位后的日子,自然过得不会那么顺心。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如此,唐玄宗更是如此,甚至相比他的高祖父李渊,更凄惨。

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直奔杨国忠经营良久的益州。可是在途中,突发马嵬驿之变,太子李亨,宦官李辅国,以及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等人,借故诛杀了杨国忠父子,并逼迫唐玄宗赐死了杨贵妃。

杨贵妃之死,说明此时的唐玄宗大势已去。当太子李亨借故跟玄宗分道扬镳之时,唐玄宗应该已经想到,李亨很可能会僭越称帝,只是,他还保留着最后一丝希望。当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遥尊玄宗为太上皇的消息传到益州之时,最后的希望也没了,唐玄宗虽然有些失落,但也在他的预料之中。所以,他还是平静地接受了,甚至正式下诏,由李亨继位,并派人将皇帝玺印送到了灵武。

在唐肃宗李亨的指挥下,唐朝大军展开反攻,重夺长安、洛阳二都,唐玄宗也被接回了长安。

唐玄宗虽然此时已经成了太上皇,但是,开元、天宝的余威尚在,很多朝臣还是从心里忠诚于玄宗。而唐肃宗自成为太子之时,就在朝堂之争中,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恐惧和担忧,早已深深植入了他的心底。肃宗对玄宗的感情,由此也就变得非常复杂。

唐肃宗希望和玄宗之间,父慈子孝,让玄宗颐享天年。可是,他更担心玄宗一呼百应,突然复辟。肃宗的纠结,正好让李辅国有机可乘,离间父子二人的关系。

李辅国在李亨称帝,以及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了大功,得到了肃宗的信任和重用。可是,李辅国虽然已经位极人臣,还是被唐玄宗左右的侍从们藐视。

有句经典的话,叫做“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就让你高攀不起”,更不要说已经大权在握的李辅国了。此时,连大唐宰相李揆见到李辅国,都要行子弟之礼,一个过气皇帝的侍从官,竟然都敢小看李辅国,哼哼,那就走着瞧。

原本,唐玄宗返回长安后,还可以居住在他最喜爱的兴庆宫。而肃宗李亨,也会经常去兴庆宫看望李隆基。玄宗也可以随时到大明宫游玩,探望儿子。唐玄宗爱听戏,他曾在“梨园”亲自指导“梨园弟子”,被梨园行尊为祖师爷。现在,这些弟子可以继续给他唱戏娱乐。再加上高力士、陈玄礼等人在左右陪伴,李隆基这段时光过得还不错。

甚至,唐玄宗还可以登上一面临大街的长庆楼,接受过往的长安父老叩拜。他还会派人在楼下摆上酒宴,赏赐叩拜的这些人。甚至,玄宗还会在楼中宴请一些朝廷官员。

如果只是闲逛,看戏,游乐也就罢了,唐玄宗还经常在长安百姓面前露脸,接受人们的叩拜,继续山呼他万岁,还宴请朝廷官员,这不免就会刺激到唐肃宗李亨。而原本就对玄宗左右侍从心存的怨恨的李辅国,则趁机开始挑拨父子二人之间的关系。

李辅国对唐肃宗说:“上皇居兴庆宫,日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

唐肃宗不信。李辅国则继续挑拨,说太上皇可能没有复辟的意思,可是,这不等于太上皇手下那帮贪图富贵的小人物,会起异心。接着,李辅国建议肃宗将太上皇,从兴庆宫,搬回皇宫,监视起来,断绝小人物们煽风点火的机会。

唐肃宗虽然表面不接受,可并未阻止李辅国采取行动。在肃宗的默认之下,李隆基凄惨的晚年降临了。

李辅国干的第一件事,偷走了唐玄宗养的御马。

这位李辅国也是够逗的,他假传圣旨,派人将唐玄宗养在兴庆宫的三百匹御马,仅留下十匹,其余的统统运走。

唐玄宗被气得哭笑不得,无奈地对身旁的高力士说:“吾儿为辅国所惑,不得终孝矣。”

接着,李辅国又开始干第二件事,逼唐玄宗移宫。

李辅国逼玄宗移宫的办法也很奇特。他掌控军政大权,就调来六军将士,即禁军六军,分别是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包围了皇宫请愿,“号哭叩头,请迎上皇居西内”。

当时,兴庆宫被称为南内,太极宫被称为西内。

李辅国这是在逼肃宗下旨,让唐玄宗搬到太极宫。可是,唐肃宗也不傻,不能担这个罪名,“泣不应”。个个都比猴子精,普通人在大唐朝的朝堂之上,估计还真混不下去。

不过,这对李辅国而言,那都不是事。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唐肃宗突然生病,李辅国就趁机再次假传圣旨,让唐玄宗到太极宫游玩。等李隆基到了宫门口,李辅国率五百弓骑兵,拔出钢刀,嘿嘿,太上皇,您老人家就留下吧。

李隆基吓得差点从所骑的马上跌下来。还好,高力士临危不惧,上千大声呵斥李辅国,迫使李辅国下马向玄宗行礼。不过,兴庆宫,李隆基是回不去了,自此,他被幽禁在了太极宫内。

最后,李辅国干了第三件事,报复那些看不起他的人。

李辅国向唐肃宗进谗言,将唐玄宗最信任的高力士流放巫州,王承恩流播州,陈玄礼强制退休。其他的侍从,也都是流放的流放,赶走的赶走,只留下了唐玄宗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住在太极宫内。

唐肃宗李亨,为了照顾李隆基的起居生活,亲自挑选了百余名宫女,送到了太极宫。他还让自己的妹妹,李隆基的女儿万安公主、咸宜公主,进宫服侍李隆基。不过,这些都已经无法挽回李隆基的失落与忧愁,很快李隆基就病倒了。

最终,曾经带来了开元盛世的一代大唐雄主,唐玄宗李隆基,在郁郁寡欢中病逝于太极宫甘露殿,享年七十六岁。而他的儿子,唐肃宗李亨,也因为太子时期的压抑,平定安史之乱时的操劳,久病不愈,半个月后,病逝于大明宫长生殿,年五十一岁。

李隆基、李亨,虽然都贵为皇帝,可是他们的晚年,在权力争斗的漩涡之中,连最基本的快乐都享受不到,最终,只能在凄凉中离世。

这应该就是,上帝如果关上了一扇门,那祂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可是,如果上帝为你打开了一扇门,祂也会关上曾经开着的那扇窗。鱼与熊掌,有时候,还真的不可兼得,想要得到一些东西,那就要接受失去另外一些东西的后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两个王朝,汉朝与唐朝对于中国的影响可谓是达到了方方面面的程度。无论是现如今疆...
原创 原...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在民间,刘伯温的足智多谋,雄韬伟略是可与诸葛亮齐名的,明太祖朱元...
原创 太... 一提到清政府,大家可能想到的是昏庸无能懦弱,但其实,清政府是无能,但最终我们还是要看到这背后的实质,...
原创 夷... 导语: 从孙权的角度去看这场所谓的夷陵之战,自打他打算拿下荆州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孙权已经做好了跟刘...
原创 唐... 导读:众所周知,由于唐朝经济空前繁荣,政治稳定统一,统治者清明爱才再加之科举制度的改革使得诗歌也在这...
原创 原...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出色的军事家之一,作为东汉末年名士的司马徽曾有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在政治方...
原创 左... “国幸有左宗棠也。”曾国藩毫不吝啬地称赞左宗棠,足见其非凡的才干与成就。左宗棠,这个名字从西北的新疆...
原创 南... 这些年齐国北伐山戎,帮助周边国家,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更加稳固。而齐桓公依然心心念念的想攻打楚国。当时楚...
原创 三... 在古代的时候,一个武将要想成名就要有着非常强大的战斗力,那么战斗力怎么才能够提高呢?首先就要有一把非...
原创 难... 越王勾践灭吴后,一次,召文种入朝,对文种说:“先生教寡人灭吴七术,寡人只用了三术就把吴国灭了,剩下的...
东汉末年“侠客”董卓:从杀牛招... 在东汉末年的动荡岁月中,有一位少年侠客,仗剑独行,游走在边荒,宛如一阵清风,令人仰慕。他的名字叫董卓...
原创 明... 明朝时期,战场上杀一个敌人,把头(首)提回来就升一级。因为得一个"首"就可以升一"级",所以"首"也...
原创 史... 自古有“胸无点墨”一词来形容某人没有文化,在《太平广记》中还有做梦喝“墨水”,瞬间变成文化人的传奇;...
原创 明... 中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古国之一,上下五千年里人才辈出,无数著名的文人武将名留千古,被后人世代传颂;...
原创 唐... 大家都知道,唐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特别伟大的唐朝,当时可谓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特别是在唐玄宗李隆...
朱元璋与道士的智谋对决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其非凡的领导才能和铁腕手段,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人知的皇帝...
原创 清... 清朝官员官帽后以孔雀翎装饰,称为“花翎”。花翎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贵;所谓“眼”指的是孔雀翎...
原创 原... 【历史】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穷者,更多不幸也”,也就是穷苦的人,所拥有和经历的苦难,那是更多的。这句...
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的传奇人生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帝王的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闪耀着各自的光芒。然而,若要谈及从平民到皇帝的传奇...
齐桓公称霸:春秋时期的强国之路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而又充满变革的时代。这个时期,各诸...